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我國首個氫能產業的中長期規劃?!兑巹潯钒囗椄摺昂鹆俊眱热荩状蚊鞔_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確定可再生能源制氫是主要發展方向。
根據中國氫能聯盟預計,到2025年,我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到2050年,氫氣需求量將接近6000萬噸,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約7億噸,氫能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超過10%,產業鏈年產值達到12萬億元,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規劃》明確了氫的能源屬性,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組成部分,充分發揮氫能清潔低碳特點,推動交通、工業等用能終端和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同時,明確氫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方向,是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增長點。
《規劃》提出了氫能產業發展基本原則:一是創新引領,自立自強。積極推動技術、產品、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集中突破氫能產業技術瓶頸,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二是安全為先,清潔低碳。強化氫能全產業鏈重大風險的預防和管控;構建清潔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氫體系,重點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嚴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氫。三是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探索氫能利用的商業化路徑;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引導產業規范發展。四是穩慎應用,示范先行。統籌考慮氫能供應能力、產業基礎、市場空間和技術創新水平,積極有序開展氫能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示范,避免一些地方盲目布局、一擁而上。
《規劃》提出了氫能產業發展各階段目標: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術和制造工藝,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5萬輛,部署建設一批加氫站,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到10-20萬噸/年,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00-200萬噸/年。到2030年,形成較為完備的氫能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清潔能源制氫及供應體系,有力支撐碳達峰目標實現。到2035年,形成氫能多元應用生態,可再生能源制氫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明顯提升。
《規劃》部署了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一是系統構建氫能產業創新體系。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著力打造產業創新支撐平臺,持續提升核心技術能力,推動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二是統籌建設氫能基礎設施。因地制宜布局制氫設施,穩步構建儲運體系和加氫網絡。三是有序推進氫能多元化應用,包括交通、工業等領域,探索形成商業化發展路徑。四是建立健全氫能政策和制度保障體系,完善氫能產業標準,加強全鏈條安全監管。
《規劃》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建立氫能產業發展部際協調機制,協調解決氫能發展重大問題,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氫能產業的重要意義,把思想、認識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上來,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壓實責任,強化政策引導和支持,通過采取試點示范、宣傳引導、督導評估等措施,確保規劃目標和重點任務落到實處。
3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專題發布會,介紹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副司長王翔、國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長劉亞芳出席,介紹我委印發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有關情況并就媒體關注的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情況介紹
王翔: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對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上強調,要把促進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有序發展氫能源。
當前,一些主要的發達國家和經濟體已將氫能視為能源轉型的重要戰略選擇,持續加大投入、加強布局,搶占氫能產業發展制高點。
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居于世界首位,在清潔低碳氫能源供給上具有巨大潛力,氫能產業發展態勢總體良好,已初步掌握氫能制備儲運加注、燃料電池等關鍵技術,在部分區域開展了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在剛剛結束的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上,氫能成為“綠色辦奧”理念的重要體現?!帮w揚”火炬采用清潔低碳氫能作為燃料;冬奧賽區共投入氫燃料電池汽車1000余輛,配套建設加氫站30余座,全面實現交通領域綠色用能。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國氫能產業仍然處于發展初期,面臨產業創新能力不強、技術裝備水平不高、支撐產業發展的基礎性制度滯后等諸多挑戰,需加強頂層設計,引導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系統謀劃和整體推進我國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經報請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編制印發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下面,我簡要介紹《規劃》的主要內容。
一、明確氫能產業發展定位
《規劃》明確了氫的能源屬性,并從三方面闡述氫能產業的發展定位。
(一)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氫能與電能類似,是常見的二次能源,需要通過一次能源轉化獲得;不同之處在于,氫能的能量密度高、儲存方式簡單,是大規模、長周期儲能的理想選擇,為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消納提供了解決方案。隨著燃料電池等氫能利用技術逐漸成熟,氫能-熱能-電能將實現靈活轉化、耦合發展。
(二)氫能是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載體。氫能具有清潔低碳屬性和跨界應用潛力,可廣泛應用于交通、工業等領域,例如燃料電池車輛、氫能冶金等;同時,也是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的優質替代能源。通過廣泛推廣氫能在用能終端的應用,將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ㄈ淠墚a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方向。氫能產業技術密集、覆蓋面廣、帶動效益強。通過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持續加強產業創新體系建設,不斷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材料瓶頸,能夠實現產業鏈良性循環,氫能產業規模預計持續增長,將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二、明確氫能產業發展總體要求
《規劃》明確要求緊扣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堅持“創新引領、自立自強,安全為先、清潔低碳,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穩慎應用、示范先行”的基本原則,推動氫能產業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
一是堅持創新引領。氫能產業鏈長、技術難度大,與國際領先水平相比,我國在關鍵基礎材料、核心零部件,以及氫安全科學機理、專業人才等方面,均有較大提升空間?!兑巹潯穼撔聰[在產業發展的核心位置,聚焦氫能制備、儲存、輸運、應用全鏈條,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裝備自主可控能力,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入融合發展。
二是堅持綠色低碳。解決氫從哪里來的問題是氫能產業發展的基礎,不新增碳排放是發展氫能產業的前提。我國工業副產氫工藝成熟、成本較低,近期仍將是主要氫源。但從長遠發展看,可再生能源制氫規模潛力更大,更加清潔可持續,隨著成本下降,將成為重要氫源。為此,《規劃》明確,構建清潔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氫體系,重點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嚴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氫。
三是堅持安全為先。氫是無色無味氣體且極易燃燒,一旦泄漏,可能在周邊人員尚未察覺之時發生爆燃、爆炸。因此,必須把安全作為氫能產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建立健全氫能安全監管制度和標準規范,強化對氫能制、儲、輸、用等全產業鏈重大安全風險的預防和管控,提升全過程安全管理水平。
四是堅持穩慎有序。當前,我國氫能產業在創新能力、技術水平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存在明顯短板,發展步伐不宜過快,須立足我國氫能產業發展基礎和資源稟賦條件,統籌考慮氫能供應能力、經濟性和市場空間等因素,科學優化產業布局,引導產業規范發展。
三、明確氫能產業發展目標
“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目標是:初步建立以工業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制氫就近利用為主的氫能供應體系;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5萬輛,部署建設一批加氫站,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到10-20萬噸/年,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00-200萬噸/年。
《規劃》還展望了2030年和2035年發展目標。到2030年,形成較為完備的氫能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清潔能源制氫以及供應體系,產業布局合理有序,有力支撐碳達峰目標實現。到2035年,形成氫能多元應用生態,可再生能源制氫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明顯提升,對能源綠色轉型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四、明確氫能產業發展具體任務
圍繞氫能制、儲、輸、用各關鍵環節,以及氫安全和公共服務等,《規劃》提出了4方面任務。
一是構建氫能產業創新體系。圍繞氫能高質量發展重大需求,準確把握氫能產業創新發展方向,聚焦短板弱項,持續加強基礎研究、關鍵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創新,推動建設專業人才隊伍,構建多層次、多元化創新平臺,形成更加協同高效的創新體系,不斷提升氫能產業競爭力和創新力。
二是推動氫能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全國氫能產業布局,合理布局制氫設施,穩步構建儲運體系,統籌規劃加氫網絡,加快構建安全、穩定、高效的氫能供應網絡。
三是穩步推進氫能示范應用。堅持市場導向,合理布局、把握節奏,有序推進氫能在交通領域的示范應用,拓展在儲能、工業等領域的應用,加快探索形成有效的氫能商業化發展路徑。
四是完善政策和制度保障體系。建立健全氫能管理、基礎設施建設、可再生能源制氫支持性電價等政策;建立完善氫能質量、安全、基礎設施、多元應用等領域標準;加強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安全監管。
五、《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
氫能產業發展是一項涉及面廣、綜合性強的系統工程。為推動各項目標和重點任務順利完成,《規劃》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一是做好統籌協調。建立氫能產業發展部際協調機制,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
二是打造“1+N”政策體系。堅持以規劃為引領,聚焦氫能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和重大問題,制定出臺相關政策,形成“1+N”政策體系,推動各項規劃任務貫徹落實。
三是營造良好環境。積極開展氫能安全生產宣傳,加強氫能科學知識普及,引導社會輿論,推動形成社會共識。
四是強化落地見效。優化財政金融支持,穩步開展試點示范,及時總結好經驗、好做法并逐步推廣。切實抓好督導評估,確保氫能產業階段性目標和整體戰略任務落地落實。
答記者問
央視財經記者:《規劃》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有何推動作用?
王翔
2021年已印發的關于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是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的“1”,均對氫能產業發展作出明確部署,要求統籌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加快氫能技術研發和示范應用,探索在工業、交通運輸、建筑等領域規?;瘧?。
本次發布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是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N”之一,全面對標對表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緊扣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統籌謀劃、整體布局氫能全產業鏈發展,既是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抓手,也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撐。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能源供給端,氫能與電能類似,長遠看,將成為未來清潔能源體系中重要的二次能源。一方面,氫能能量密度高、儲存方式簡單,是大規模、長周期儲能的理想選擇,通過“風光氫儲”一體化融合發展,為可再生能源規?;{提供解決方案。另一方面,隨著燃料電池等氫能利用技術開發成熟,氫能-熱能-電能將實現靈活轉化、耦合發展。
二是能源消費端,氫能是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重要載體。從生產源頭上加強管控,嚴格限制化石能源制氫、鼓勵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賦予了氫能清潔低碳這一關鍵屬性。擴大清潔低碳氫能在用能終端的應用范圍,有序開展化石能源替代,能夠顯著降低用能終端二氧化碳排放。例如,推廣燃料電池車輛,減少交通領域汽油、柴油使用;將氫能作為高品質熱源直接供能,減少工業領域化石能源供能,直接推動能源消費綠色低碳轉型。
三是工業生產過程,氫氣是重要的清潔低碳工業原料,應用場景豐富。例如,作為還原劑,在冶金行業替代焦炭;作為富氫原料,在合成氨、合成甲醇、煉化、煤制油氣等工藝流程替代化石能源等。通過逐步擴大工業領域氫能應用,能夠有效引導高碳工藝向低碳工藝轉變,促進高耗能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南方都市報記者:目前我國制氫原料以化石能源為主導,制氫過程會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快速增加,但是氫氣在燃燒后產生的氫能卻是零碳排放的清潔能源。那么請問,氫能產業發展對實現雙碳目標的影響總體上是以正面為主還是負面為主?目前我國制氫過程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請問規劃對發展清潔低碳氫源做出了哪些部署?
劉亞芳
發展氫能對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積極作用?!兑巹潯丰槍ν苿託淠墚a業清潔低碳發展,作了五個方面的部署:
一是確定了氫能清潔低碳發展原則。著力構建清潔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氫體系,重點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嚴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氫。
二是制定了氫能綠色低碳發展目標。規劃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氫成為新增氫能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2030年,形成較為完備的清潔能源制氫及應用體系;2035年,可再生能源制氫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明顯提升,對能源轉型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三是部署了可再生能源制氫相關領域的技術攻關任務。我們將持續推進綠色低碳氫能制取、儲存、運輸、加注和應用等各環節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制氫轉化效率和單臺裝置制氫規模,持續開展光解水制氫等氫能科學機理研究,構建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技術體系。
四是統籌推進清潔、低碳、低成本制氫產業體系建設。結合資源稟賦特點和產業布局,因地制宜選擇和發展制氫技術。在焦化、氯堿、丙烷脫氫等行業集聚地區,優先利用工業副產氫;在可再生資源豐富地區,優先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逐步擴大應用規模;同時,將推進固體氧化物電解池制氫、光解水制氫、海水制氫、核能制氫等技術研發。
五是完善支持氫能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與制度保障體系。研究探索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支持性電價政策,完善可再生能源制氫市場化機制,推動完善清潔低碳氫能標準體系。
目前雖然我國現有氫氣供應體系以化石能源制氫為主,但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全球第一,在清潔低碳的氫能供給上具有巨大潛力,這也是《規劃》明確鼓勵支持的方向。下一步,我們將會同相關部門,按照規劃的有關部署,鼓勵在風光水電資源豐富地區,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相信未來可再生能源制氫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會不斷提升,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提供有力支撐。
證券時報記者:目前來看,制氫、儲氫、運氫及應用還未形成高效完備的產業鏈,在部分技術裝備與國際一流水平尚有差距。如何推進氫能產業鏈的完善與建設,以及氫能技術裝備的研究發展?
王翔
目前,我國氫能產業處于發展初期,相較于國際先進水平,仍存在產業創新能力不強、技術裝備水平不高、部分關鍵核心零部件和基礎材料依賴進口等問題。因此,必須堅持創新發展道路,加大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支持力度,不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并在市場應用中迭代升級,才能夠實現從“跟跑”到“并跑”乃至“領跑”的轉換,從而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要形成高效完備的產業鏈,關鍵是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堅持《規劃》提出的“創新引領、自立自強”原則,圍繞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重大需求,準確把握產業創新發展方向,聚焦短板弱項,適度超前部署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突破項目,持續加強基礎研究、關鍵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創新,建立健全更加協同高效的創新體系,不斷提升氫能產業競爭力和創新力。
《規劃》從四個方面對氫能產業鏈創新能力建設進行部署:一是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推進綠色低碳氫能制、儲、輸、用各環節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持續推動氫能先進技術、關鍵設備、重大產品示范應用和產業化發展,構建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技術體系。二是聚焦創新支撐平臺。圍繞氫能產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構建多層次創新平臺,包括:支持龍頭企業牽頭,布局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開展關鍵技術開發與產業化應用;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發揮科研能力優勢,建設重點實驗室、前沿交叉研究平臺,開展氫能基礎研究和前瞻性技術研究。三是聚焦專業人才隊伍。支持引進和培育氫能技術及裝備專業高端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培訓機制,加快推進學科專業建設,逐步擴大氫能創新研發人才群體;鼓勵職業院校開設相關專業,夯實技術技能人才和從業人員基礎。四是聚焦國際合作機遇。充分利用國內市場優勢,因勢利導開展氫能科學和技術國際聯合研發,推動氫能全產業鏈技術、材料和裝備創新合作,構建國際氫能創新鏈、產業鏈。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采用“揭榜掛帥”等方式,持續加強全產業鏈技術裝備攻關,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裝備;加快氫能創新體系建設,合理布局創新平臺,培育一批創新型企業,培養一批高水平人才隊伍,有效支撐氫能技術創新和產業化高質量發展需要。
中國發展改革報記者:2019年開始,在全國很多地方掀起了氫能產業發展熱潮,各地氫能產業規劃大多把發展方向落在了氫能交通方面,但是一些脫碳真正困難、需要“氫能”的領域,如化工、冶煉、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反而進展緩慢,今后在這些領域如何布局的?
劉亞芳
氫能是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深入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重要支撐技術,應用市場潛力巨大,在能源、交通、工業、建筑等領域都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們應該看到,全球氫能均處在發展起步期,需要結合技術研發、產業基礎以及技術經濟性實際情況來統籌布局?!兑巹潯窂膽鹇远ㄎ?、基本原則、任務部署等方面明確了氫能多元化應用方向:
第一,戰略定位方面。明確氫能是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以綠色低碳為方針,加強氫能的綠色供應,營造形式多樣的氫能消費生態。發揮氫能對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支撐作用,深挖跨界應用潛力,推動交通、工業等用能終端的能源消費轉型和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綠色發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第二,基本原則方面。堅持穩慎應用、示范先行。堅持點線結合、以點帶面,堅持以市場應用為牽引,因地制宜、穩慎拓展氫能在交通、儲能、工業等領域應用場景。
第三,穩步推進氫能多元化示范應用方面。以市場應用為牽引,合理布局、把握節奏,有序推進氫能在交通領域的示范應用,拓展在儲能、工業等領域的應用,加快探索形成有效的氫能發展商業化路徑。
具體來說,《規劃》部署了4項重點示范任務:
一是有序推進交通領域示范應用。重點推進氫燃料電池中重型車輛應用,有序拓展氫燃料電池大巴/卡車等新能源客貨車輛的市場應用空間,探索氫燃料電池在船舶/航空器等領域的示范應用,不斷擴大交通領域氫能應用市場規模。
二是積極開展儲能領域示范應用。發揮氫能長周期、大容量儲能優勢,探索培育“風光水電+氫儲能”一體化應用新模式。
三是合理布局發電領域多元應用。因地制宜布局氫燃料電池分布式熱電聯產設施,開展氫電融合微電網示范。鼓勵開展氫燃料電池通信基站/備用電源示范應用,并逐步在金融、醫院、學校、工礦企業等領域引入氫燃料電池應用。
四是逐步探索工業領域替代應用。探索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在合成氨、甲醇、煉化、煤制油氣等行業/替代化石能源的示范,促進高耗能行業低碳綠色發展。
為推動氫能產業穩慎有序發展,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綜合考慮各地方資源稟賦、技術及產業基礎、市場需求和地方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因地制宜推動在重點地區開展氫能產業發展示范,統籌推動氫能在交通、儲能、工業等多元化應用,并依托示范工程支持開展關鍵技術裝備突破。
澎湃新聞記者:請問目前我國國內氫能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如何?下一步將如何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王翔
基礎設施建設是氫能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我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較為迅速,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我們將加強統籌謀劃,推進國內氫能基礎設施建設,為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氫氣制備方面,據有關市場機構統計,我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氫國,氫氣產能約為4000萬噸/年,產量約為3300萬噸/年,主要由化石能源制氫和工業副產氫構成,煤制氫和天然氣制氫占比近八成,氯堿、焦爐煤氣、丙烷脫氫等工業副產氫占比約兩成,可再生能源制氫規模還很小。這兩年,可再生能源制氫雖然體量不大,但發展態勢較為積極,例如,2015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依托豐富的風電、光伏資源,建設了一批風光制氫項目,為冬奧會燃料電池公交車運營提供綠色低碳氫能;寧夏依托豐富的光伏資源,建設寧東光伏制氫等項目,為煤化工項目提供綠色低碳氫能。
氫氣儲運方面,據有關市場機構統計,我國現階段主要以高壓氣態長管拖車運輸為主,管道運輸仍為短板弱項。高壓氣態長管拖車氫氣儲存壓力為20MPa,單車運載量約300公斤氫氣,技術及裝備制造較為成熟。液態儲運、固態儲運均處于小規模實驗室階段。在管道輸氫方面,我國目前氫氣管道里程約400公里,在用管道僅有百公里左右,輸送壓力為4MPa。
氫氣加注方面,據有關市場機構統計,我國已建成加氫站200余座,但主要以35MPa氣態加氫站為主,70MPa高壓氣態加氫站占比小,液氫加氫站、制氫加氫一體站建設和運營經驗不足。此外,我國現有加氫站的日加注能力主要分布于500~1000公斤的區間,大于1000公斤的規?;託湔救源M一步建設布局。
對此,《規劃》在統籌全國氫能產業布局的基礎上,提出了關于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和安全管理的具體要求,致力于加快構建安全、穩定、高效的氫能供應網絡。
一是因地制宜布局制氫設施。前面,劉亞芳副司長已作詳細介紹。
二是穩步構建儲運體系。強調安全可控原則,支持開展多種儲運方式的探索和實踐,逐步構建高密度、輕量化、低成本、多元化的氫能儲運體系。在高壓氣態儲運方面,致力于提高儲運效率、降低儲運成本,有效提高商業化水平;在低溫液氫儲運方面,積極推動產業化發展;同時,探索固態、深冷高壓、有機液體等儲運方式應用,開展摻氫天然氣管道、純氫管道等試點示范。
三是統籌規劃加氫網絡。強調需求導向原則,統籌布局建設加氫站,有序推進加氫網絡建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支持依法依規利用現有加油加氣站的場地設施改擴建加油站,探索站內制氫、儲氫和加氫站一體化的加氫站等新模式。
新華社中經社記者:氫能安全性和經濟性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對此規劃中有何具體舉措?
劉亞芳
安全性是氫能產業化發展的基礎和內在要求,經濟性是氫能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兑巹潯分?,對氫能安全性和經濟性都有充分體現。
關于氫能安全,《規劃》從基本原則、技術創新,到安全監管、宣傳引導,部署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堅持安全優先的基本原則。把安全作為氫能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內在要求,建立健全氫能安全監管制度和標準規范,針對氫能制取、儲存、運輸、加注和應用全產業鏈,強化重大安全風險的預防和管控,提升全過程安全管理水平。
二是加強氫安全相關技術創新。開發臨氫設備關鍵影響因素監測與檢測先進技術,加大氫能全產業鏈安全技術研發應用。推動氫能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和安全技術協同發展,加強氫氣泄漏檢測報警以及氫能相關特種設備的檢驗、檢測等先進技術研發。以安全可控為前提,積極推進技術/材料/工藝創新,支持開展多種儲運方式的探索和實踐。
三是加強全鏈條安全監管。提升全過程安全管理水平,確保氫能利用安全可控。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部門安全監管責任,落實地方政府氫能產業發展屬地管理責任,提高安全管理能力水平。有效提升事故預防能力,加強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及時有效應對/氫能各類安全風險。
四是深入開展宣傳引導。開展氫能安全法規和安全標準宣貫工作,增強企業主體安全意識,筑牢氫能安全利用基礎。加強氫能科普宣傳,注重輿論引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推動形成社會共識。
關于經濟性,《規劃》提出了氫能制取、存儲環節經濟性要求和支持政策:
一是合理布局制氫設施,構建清潔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氫體系。在焦化、氯堿、丙烷脫氫等行業集聚地區,優先利用工業副產氫,鼓勵就近消納,降低工業副產氫供給成本。在風光水電資源豐富地區,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逐步擴大示范規模,逐漸降低成本。
二是開展氣態、液態、固態等儲氫方式應用,不斷降低儲運成本。提高高壓氣態儲運效率,加快降低儲運成本,有效提升高壓氣態儲運商業化水平。推動低溫液氫儲運產業化應用,探索固態、深冷高壓、有機液體等儲運方式應用。開展摻氫天然氣管道、純氫管道等試點示范。逐步構建高密度、輕量化、低成本、多元化的氫能儲運體系。
三是研究探索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支持性電價政策。健全覆蓋氫儲能的儲能價格機制,完善市場化機制,探索氫儲能直接參與電力市場交易。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將會同相關部門,按照《規劃》有關部署,根據職能分工,各司其職,共同提升氫能全過程安全和經濟性,逐步降低氫能使用成本,助力氫能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第一財經電視記者:此前很多行業在發展之初都存在門檻過低、無序競爭的情況。為避免氫能行業出現一哄而上、低質競爭,如何在規劃之初設定好準入門檻,從而讓氫能產業實現更好發展?
王翔
我們前面提到,我國氫能產業發展基礎和創新能力與世界先進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對此,《規劃》將“創新引領、自立自強,穩慎應用、示范先行”作為基本原則,并在創新體系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多元化應用示范等主要任務中予以體現,希望能夠提高有關方面對科技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開發的重視程度,不斷夯實產業基礎、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希望能夠引導有關方面正確認識自身優勢和短板,因地制宜、因情施策,積極有序發展氫能源。
為進一步做好氫能產業規范管理,我們認為:
一是深入領會《規劃》提出的氫能產業發展總體思路、目標定位和任務要求,合理把握產業發展進度。各地方在研究制定氫能產業發展相關規劃、支持政策時,應充分考慮本地區發展基礎和條件,統籌謀劃、合理布局,按照《規劃》統一部署,不搞齊步走、一刀切。嚴禁不顧本地實際,盲目跟風、一哄而上,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避免造成基礎設施和資源浪費。
二是各地方要綜合考慮本地區氫能供應能力、產業基礎和市場空間,在科學論證基礎上,合理布局氫能制備、儲運、加注、應用等產業鏈相關項目,穩慎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嚴格履行項目審批程序,嚴格落實能耗管控責任和生態環保要求,嚴格執行項目建設、運營標準規范。牢牢把握氫能安全生命線,加大全產業鏈各環節安全管理力度。嚴禁以建設氫能項目名義“跑馬圈地”。
三是各地方要切實履行本地區氫能產業管理主體責任,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強化政策引導和支持;嚴禁在氫能產業規劃制定、投資規模、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方面相互攀比。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統籌協調,強化政策引導和支持,積極推動《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