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商務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印發《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建設方案》,全國首個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落地浙江,建設國際大宗商品貿易中心為其中一項重點任務。
11月27日,山鋼集團大宗商品貿易中心揭牌儀式在山東日照舉行,著力推動山鋼的大宗商品貿易業務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邁進,打造一個更具競爭力和吸引力的多元化交易服務平臺。
雖然前者為國家行動,后者為省級布局,但從這接踵而至的緊密動作來看,當前的大宗商品貿易正呈現一種新的整合趨勢。
近兩年,我國面臨的國際貿易環境復雜多變。從宏觀層面看,據海關統計,2024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下同)進出口總值為36.0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同)增長5.2%。其中,出口20.8萬億元,增長6.7%;進口15.22萬億元,增長3.2%;貿易順差為5.58萬億元,擴大17.6%。龐大的外貿出口量在緩解國內市場壓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國際貿易救濟調查案件的增多。行業層面,截至10月底,我國鋼鐵行業遭受貿易救濟調查原審案件數量已達27起,超過前3年的總和。11月15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自2024年12月1日起,取消鋁材、銅材等59項產品出口退稅,將光伏、電池、部分非金屬礦物制品等229項產品的出口退稅率由13%下調至9%。這意味著,國家正對易導致貿易救濟調查的產品出口加以約束。
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024年全球增長的預測為3.2%,相對低迷。加之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地緣沖突加劇、外溢風險上升、匯率波動加劇等,均對國際貿易造成了干擾。一位鋼鐵行業國際貿易領域專家表示,很多中小型貿易商今年的生存環境格外嚴峻,大批貿易商面臨倒閉或已經倒閉,現存的中小型貿易商在拓展市場和維持客戶關系方面面臨巨大壓力,匯率波動也增加了中小型貿易商的成本控制難度。
在此背景下,商務部正式印發《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從擴大出口信用保險、加大融資支持力度、優化跨境貿易結算、促進跨境電商發展、提升外貿海運保障能力等9個方面推出具體舉措,對下一階段促進外貿穩定增長作出部署。要實現這一目標,整合貿易資源為題中之義。
這一“發展思想”在相關文件中也有所體現。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印發的《廣東省“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提出,提升商品要素市場化配置能力,積極培育若干資源整合能力強、經營網絡覆蓋廣的跨國大型貿易商。大貿易必然與大物流相配套。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計劃》表示,建設全國交通物流統一大市場,推進制度性降本提質增效。加快完善能源、礦石、建材、糧食等大宗物資運輸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一批大宗散貨混配和接卸中轉基地。
握指成拳,力出一孔。綜合來看,整合貿易資源的優勢顯而易見。
一是抱團取暖。國家正出手打擊買單出口,之前依托買單出口生存的中小型貿易商將面臨生存考驗。同時,大部分中小型貿易商力量較弱,普遍面臨沒有出口資質、外商不信任等難題,通過統一整合,有助于形成統一力量,增加話語權和信任度,共同應對當前的貿易壁壘。
二是控制風險。浙江省自貿實驗區匯聚多種資源稟賦,形成高效的大宗商品儲備基地和交易樞紐,國家及地方政府給予了資金、交易、儲備、數據出境等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依托這種統一的平臺優勢,有助于幫助中小型貿易商解決融資難題、對沖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等。
三是信息透明。以鐵礦石為例,今年初以來,港口鐵礦石庫存居高不下,目前仍在1.5億噸以上。根據市場機構統計,其中貿易礦至少占比2/3。統一的大宗商品貿易中心往往會提供公開的價格指數、庫存數據等,有助于實現信息透明,緩解貿易礦積壓現狀。
四是長遠發展。一方面,在當前形勢下,有助于幫助相關企業從原料端降低成本,推動企業降本增效。另一方面,與國家保障大宗商品供應鏈穩定的戰略思路一脈相承,且有助于平衡出口效益和出口渠道,推動出口邁入高質量發展軌道。
貿易資源整合正在展開,其效果有待進一步觀察,同時,集團化貿易等也是一種已落地的操作方式,各種操作形式之間或將面臨博弈。(樊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