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履行在促進企業發展的同時,還能有效降低企業風險。
●ESG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密切相關,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說明企業與周邊環境、社會是相互依存而并非對立的關系。
●中國式現代化目標下的企業ESG倡導的是價值理性主導下的“共生共益”邏輯,遠超傳統西方國家以企業自身價值最大化為目標、以市場邏輯為主導、將履行社會責任視作企業商業機會的ESG概念。
2004年,聯合國全球契約計劃首次明確提出ESG的概念,即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治理(Governance)。隨著ESG理念不斷深入人心,ESG逐漸成為經濟活動、投資行為、企業實踐不可忽視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別是自2020年我國宣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后,“雙碳”目標、可持續發展等話題逐漸成為人們熱議的重點,資本市場也越來越喜歡ESG表現好的企業。
ESG與企業的經營息息相關,是企業運營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及企業實現戰略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是企業與社會之間關系的總結與縮影。在“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將ESG因素整體納入企業發展戰略,成為了實現自身長遠發展繞不開的話題。關注企業環境、社會責任和治理績效的ESG指標,成為了國內企業面臨的新課題。
從ESG透視企業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ESG繼承了其前身企業社會責任的功能,可以有效促進企業成長。企業社會責任是ESG概念的前身。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經營業務之外的利他性行為,不與企業的財務績效相關聯,但在客觀上有效促進了企業的迅速成長。
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在1953年就基于道德和倫理形成了尊重個人、竭誠服務和追求卓越的“沃森文化”,確定了公司第一個“平等機會政策”,比1964年美國頒布的《公民權利法案》還要早11年。IBM正是借助這一文化,平穩度過了經濟大蕭條時期并得以迅速上升到行業前列。美國GE(通用電器公司)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致力于產品的研究發明轉化為改善人類生活品質的產品,而不是簡單地獲取相關專利,同時GE還始終與美國各級政府保持著緊密的合作,為美國政府在各個時期解決一系列社會、政治和經濟問題做出了重要貢獻,并逐漸成為全球電氣行業的領導者。從這一點上看,ESG看似與企業經營無關,但能有效地促進企業的發展。
ESG是對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的“回應式”履行,與企業經營息息相關。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履行在促進企業發展的同時,還能有效降低企業風險。IBM早在1971年就正式做出環保承諾,并將其嵌入企業業務結構中,抓住社會責任的商業價值,支持美國國家宇宙飛船和登月計劃等工作,并成為全球行業的霸主。GE將社會問題與自身經營業務相匹配,關注客戶、政府等重要利益相關者,提出高層管理者的管理責任是在股東、客戶、供應商與社區的利益之間尋求最好的平衡,由此推動了利益相關者理論的誕生。由此可以看出,傳統的ESG是企業針對社會和環境要求的“回應式”履行,其具體內容與企業日常經營息息相關。
ESG與企業生存與發展息息相關,是企業運營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企業最成功的標準就是客戶滿意和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在企業社會責任概念時期,無論是IBM還是GE都曾因社會責任而興,也曾因社會責任處理不當而陷入停滯不前的“泥沼”。2019年,淡水河谷因其一座中小型礦山尾礦潰壩引起軒然大波,雖然迅速施策救助,但依舊直接損失數十億美元,還嚴重影響了當年的財務報表的健康,導致股票價格下跌,股東利益受損。目前,國際知名企業均在年報中將ESG或社會責任列為一項重要內容并發表獨立報告予以說明。ESG將客戶、周邊環境等利益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作為企業贏得發展空間的關鍵要素,已經成為國際行業企業把為企業在激烈競爭中尋找突破口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例如,GE于1995年開始推廣“六西格瑪”精益管理,從客戶出發、為客戶服務,企業的毛利率、營業利潤率得到顯著提高,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的周轉率有所改善,從而顯著提高了企業的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1996年—2000年,GE實施此戰略所獲得的累計回報達到了50多億美元。
ESG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延續和升華,業已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關鍵資源。當企業社會責任無限接近公司日常運營并對企業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時,環境、社會和監管就越來越成為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和得以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之一。在此情況下,ESG的概念應運而生,ESG成為企業社會責任的延續和升華。例如IBM在將企業社會責任上升為ESG后,將其分為環境影響、公平影響和道德傳播影響三大類。其中,環境影響是將環境領導力視為公司的長期戰略;公平影響更加注重相關責任和義務的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道德傳播影響則是將有關信任、透明度、倫理、安全等原則嵌入到公司治理、創新和全球合作伙伴中,從而追求企業的可持續發展。IBM通過從社會責任到ESG的升華,推出了“成就客戶、創新為要、誠信負責”的企業新價值觀,繼而形成董事會、高級管理層、指導委員會、工作組的ESG戰略管理與執行體系。在ESG體系的推動下,IBM實現和確立了行業領袖地位。而美國GE則在2021年年報中明確把可持續發展更好地融入企業各業務發展策略中,以應對更低排放、能源轉型等嚴峻挑戰,通過可持續發展實現對企業、對社會的承諾,并在此基礎上保持了企業的領頭羊地位。
ESG是企業與社會之間關系的總結與縮影??v觀企業從社會責任到ESG理念的動態演化進程,可以看出,ESG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密切相關,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說明企業與周邊環境、社會之間是相互依存,而并非對立的關系。除此之外,從企業ESG更能透視企業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中國式現代化推進“ESG在中國”轉化為“中國式ESG”
近年來,伴隨著ESG在全球蓬勃發展,ESG體系在中國也進入了加速發展階段。黨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偉大歷史目標就構成了ESG理念和體系的中國宏觀背景,賦予了ESG新的理念內涵和體系特征,將逐漸推進“ESG在中國”轉化為“中國式ESG”。中國式現代化目標下的ESG不僅要“做大蛋糕”,而且必須“分好蛋糕”,確保ESG的發展方向契合中國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使得中國式ESG體系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實現共同富裕并助力人與自然、社會、環境的和諧共生。
中國式現代化目標下,企業ESG至少包含兩個特點。
一是強調創造社會價值是實現企業價值的前提?,F代經濟社會中的企業ESG兼具經濟屬性和社會屬性。黨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更加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思想、理念和意識上超越了傳統西方資本主義以資本邏輯為主導的模式,更加追求社會整體價值的最大化。中國式現代化目標下的企業ESG追求企業競爭力提升與社會共同進步的有機統一,致力于企業與社會目標的共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不但沒有抹殺企業經濟性的天性,而且更加強調企業的社會屬性,著重指出創造社會價值才是企業價值實現的前提。這是中國式現代化目標下企業ESG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是強調企業與社會的共益共贏。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共同富裕,既承認市場邏輯,又更加凸顯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理念。因此,中國式現代化目標下的企業ESG倡導的是價值理性主導下的“共生共益”邏輯,遠優于傳統西方國家以企業自身價值最大化為目標、以市場邏輯為主導、將履行社會責任視作企業商業機會的ESG概念。中國式現代化要求企業把共同富裕的本質要求內化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崇高使命,通過企業自身利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輪驅動,審視企業的商業行為、配置企業的資源,追求經濟、社會、環境綜合價值和長期價值最大化,重塑企業價值,最終實現企業與社會的共生共益。
中國式ESG建設須體現中國特色
中國式ESG須合乎中國國情,體現中國特色。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企業履行ESG的核心是基于企業利益最大化原則,因此,這種狀態下的企業ESG無法真正實現社會責任與企業商業運營的全方位融入,甚至可能造成偽社會責任下的“社會脫嵌”問題。相較之下,中國式現代化要求企業ESG必須體現價值追求和價值立場,必須體現“互惠共榮”“共同富?!钡戎袊鐣髁x現代化的本質特征,必須在全面吸收精華和充分理解概念的前提下,形成與國際ESG主流理念相銜接但不照搬,扎根中國國情、體現中國特色的發展模式,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將鄉村振興、創新驅動、“雙碳”環保等一系列重大問題融入企業責任與使命,充分做到在融合中發展、在發展中融合。
中國式ESG需要對企業運營活動進行重新、徹底的審視。在中國式ESG應用過程中,必須運用社會責任的思想、理念、方法、工具對企業運營的任務和活動進行重新、徹底的審視,從一個個細微的項目和任務成果中增進企業對履行ESG的認同、增強企業主動履行ESG的情懷,重塑符合中國式現代化國情的中國式ESG,提升企業價值的創造方式。
中國式ESG必須做到國家、企業、人民利益的高度統一和有機結合。在符合中國國情的企業ESG治理體系建設過程中,必須把ESG的理念認知體系、方法體系以及實踐體系固化到企業的戰略決策和管理體系中,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融入中國企業的公司治理機制中,實現ESG從理念到行為、內容、制度的系統融入、自然融合,確保企業有效落實黨和國家的決策部署,確保企業的經營管理與國家利益、人民群眾利益有機統一。(左更 朱怡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