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記者 何惠平
實習記者 賈林海
圖為李世平代表
“過去的一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我們戰勝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等困難,取得了偉大的成就,每個人都很自豪,每個人都了不起!”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寶武集團中南鋼鐵總裁、黨委副書記李世平激動地向《中國冶金報》記者分享了參會感受。
宏觀利好為行業
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不僅著眼于2021年發展,更為未來5年甚至2035年遠景目標做了籌劃和布局,并制定了一系列精準有效的具體措施。”李世平評價道,“這是一份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好報告!”
李世平認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1年我國GDP增速達到6%以上的目標,意味著我國經濟運行將向常態回歸,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發展將對世界經濟復蘇產生積極影響,鋼材需求也將穩中有升,為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新動力。
尤其是在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李世平特別提出:“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傳統制造業要想實現轉型升級,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才能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div>
李世平介紹,2020年,韶鋼克服了疫情多變等因素,全年產量、產值、利稅均創歷史新高。在“十三五”期間,韶鋼積極響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號召,全面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從一家瀕臨破產的“特困企業”,一躍成為中國寶武范圍內經營管理能力、綠色可持續發展能力、產品轉型升級能力均較為突出的優秀企業。2018年12月份,韶鋼智慧中心投運,不僅引領了我國鋼鐵行業進入智能時代,還為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和區域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行業要在三大源頭上
做足降碳文章
李世平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2030年碳達峰行動方案”,這更加要求鋼鐵行業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
作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業,我國鋼鐵行業是制造業31個門類中碳排放量的大戶,占全國碳排放量的約15%。李世平建議,在規劃源頭上,要堅決落實產能、產量雙控的要求;在制造源頭上,要支持和鼓勵優勢企業、頭部企業對存量企業進行重組,進一步提高行業集中度;在需求源頭上,要強化需求側管理,推動建筑行業用鋼量提升,降低碳排放。
2021年,中國寶武率先發布低碳冶金路線圖:2023年力爭實現碳達峰,2025年具備減碳30%的工藝技術能力,2035年力爭減碳30%,2050年力爭實現碳中和。同時,中國寶武將以科技創新打通鋼鐵行業低碳發展路徑,創立全球低碳冶金創新聯盟,建設面向全球的低碳冶金創新試驗基地;以智慧化、精品化實現極致的碳利用效率;把降碳作為源頭治理的“牛鼻子”,推進能源結構清潔低碳化,嚴控能源消耗總量。
在中國寶武的帶領下,中南鋼鐵也將積極探索短流程冶煉工藝,在廣東省及相關?。ㄖ陛犑?、自治區)布點網絡鋼廠,全面推進低碳轉型發展。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揮區域化平臺優勢
李世平代表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預計中南鋼鐵今年底管理的鋼鐵產量將超過預期目標,其中整合廣東省內存量企業產能超過500萬噸,為廣東省鋼鐵存量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據他透露,作為中國寶武在中南地區的區域化平臺,中南鋼鐵未來將全面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助推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和廣州市總部經濟建設。中南鋼鐵將充分利用中國寶武的管理、技術、人才、品牌、資金等資源優勢,對區域內鋼鐵企業進行深度整合,按照專業化整合、產業化發展、平臺化運營、生態化協同、多元化混改的總體思路,提升鋼鐵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搭建“一總部多基地”管控模式,實現“極致高效率、極致低成本”,促進鋼鐵產業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
不僅如此,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振興上,中南鋼鐵將充分發揮廣東省經濟“排頭兵”和中國寶武行業龍頭的帶動作用,集聚高端要素,吸引上下游相關產業企業聚集,帶動和提升中西部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促進中西部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共同構建高質量鋼鐵生態圈。
同時,中南鋼鐵將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利用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輻射東南亞市場,布局海外鋼廠,開拓鋼鐵領域的合作共贏,推動形成華南地區與西南地區、東南亞地區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楊珊山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