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豆粕期權在中國市場的推出,讓傳統的基差交易再次升級,含權貿易應運而生。一些油廠或引入專業人才,或借助期貨公司力量,開始嘗試在與下游企業的基差合同中嵌入期權,有的保證下游客戶采購的封頂價格,有的提供二次點價機會,期權工具提供的多樣化組合策略使得客戶多元化需求得以滿足。
基差定價、含權貿易等模式的快速發展,既有行業整合的因素,又是豆粕行業市場結構變化和買賣雙方博弈的結果,總體看是一個自上(游)而下(游)的使用和推廣過程。經歷兩次“大豆地震”后,外資的進入在加劇了行業競爭的同時,也加快了行業洗牌,一個明顯的現象是,壓榨行業的產能集中度快速提升。截至2018年底,壓榨行業產能排名前10的企業壓榨量占比超過70%、前15的企業占比超過80%。產能、產量占比較大的行業主體在市場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強,不論是它們的管理風險能力,還是報價模式,都作為標桿引領著行業的發展。這直接推動了壓榨企業下游豆粕定價模式的根本轉變。此外,壓榨企業為了更好地管理風險,提高市場占有率,除了向下游推廣基差定價外,還主動為客戶提供風險管理服務?;疃▋r由原來的買賣雙方直接博弈,轉為買賣雙方共擔風險,共同與市場博弈。貿易商和下游飼料企業也逐漸認可并接受這一定價方式。
如今,大連商品交易所包括大豆、豆粕、豆油、棕櫚油品種在內的油脂油料期貨是國內期貨市場品種和工具體系最為健全的板塊,而且長期以來交易及持倉規模占據著大連期貨市場以及國內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