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李超,在鞍鋼可是赫赫有名——他是鞍鋼目前唯一一位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的工人。身為鞍鋼股份冷軋廠首席技師的李超,還榮獲全國勞動模范、時代楷模等榮譽稱號。
2014年1月17日,“李超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該工作室的人員堪稱“三結合”,即工程技術人員、管理干部和技術工人三結合。目前共有34人,由機械、電氣、液壓、操作、工藝各專業人員組成,其中,工程技術人員20人,管理干部6人,技師和高級技師8人。
“三結合”各展所長合作攻關
據了解,“李超勞模創新工作室”的“三結合”,源于“鞍鋼憲法”。“鞍鋼憲法”核心內容是“兩參一改三結合”,其中“三結合”便是“工人群眾、領導干部和技術員三結合”。
“只有實行‘三結合’,各展所長,合作攻關,才能在推動技術進步方面有所作為。”李超告訴《工人日報》記者,自己所在的鞍鋼股份冷軋廠是出成品的廠,裝備完全是自動化、智能化,工藝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這樣的工廠要推動技術進步,僅靠技術工人是不夠的。
生產中,因為出現檢查臺鋼卷“溢出邊”現象,使冷軋板端面不齊,會影響外觀質量、成材率。2016年底,“李超勞模創新工作室”對這一工藝難題立項攻關,“三結合”攻關團隊進行了明確分工:每個班的操作工人都對每卷冷軋板型號、規格、“溢出邊”情況等進行跟蹤、記錄,為解決問題提供第一手資料;工程技術人員根據操作工人提供的資料及他們的觀察了解,從冷軋廠內部控制、設備精度及外部原料板型精度等7個方面進行分析,最后決定通過優化軋機入口切換模式,新增一個“解決聯合機組檢查臺溢出邊裝置”;在制造過程中,管理人員根據生產情況對人員進行合理調配,同時按照管理制度規定,對本廠不能生產加工的部件進行社會采購;技術工人則按技術要求加工出合格的零部件,對“解決聯合機組檢查臺溢出邊裝置”進行安裝。
經過6個多月的聯合攻關,聯合機組檢查發現,檢查臺鋼卷“溢出邊”問題得到徹底解決。2017年12月,這一項目獲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
“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解決了這么大的一個技術難題,關鍵是發揮了‘三結合’的優勢。”李超說。
依靠“三結合”提質創效
給下線的鋼卷剪邊定尺,是生產冷軋板不可或缺的工序。在這道工序中,需要將冷軋完的成品卷倒到另一臺“重卷機組剪切線”上,進行剪邊定尺。這道工序的工藝水平與生產成本密切相關。
2015年,“李超勞模創新工作室”決定立項解決這個困擾企業多年的“老大難”問題?!叭Y合”,又發揮了重要作用。
李超告訴記者,2014年后,鞍鋼為了調動全員創新創效的積極性,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只要項目好,不論是工人還是工程技術人員提出的,都會得到支持。因為“李超勞模創新工作室”是“三結合”,又是生產亟須解決的技術難題,于是被順利立項。經過技術攻關,項目當年解決問題、當年見效。據測算,工藝改造后,成材率提高1.5%,每年可增加收入300萬元。
“提高冷軋聯合機組酸洗活套功能精度的項目攻關”“四號線連退機組清洗段傳動系統西門子變頻器升級研究”……“李超勞模創新工作室”合作攻關完成的項目,一個接一個。
據統計,“李超勞模創新工作室”2014年成立到2018年,完成各類創新686項,申報專利21項,專有技術29項,重大合理化建議3項,廠級先進操作法29項,獲得國內外發明展覽會金獎3項、銀獎1項、銅獎1項。培養出作業區管理者4名,點檢長、區域工程師等專業技術人才12名,青年技術骨干30多名,合計創效9000余萬元。
2017年,“李超勞模創新工作室”被全國總工會命名為“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