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由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建龍集團)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聯合舉辦的“鋼鐵產業鏈生態圈產融數字一體化模式課題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相關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及高校的多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就“如何真正實現產融數字一體化,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這一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信部原副部長劉利華指出,黨和國家非常重視產業鏈建設、專精特新企業的培育等工作的推進,而數字化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是我國制造業應對挑戰、搶抓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當前,“碳達峰”“碳中和”正在推動國內產業布局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構,鋼鐵產業要與國際接軌,關注碳邊界、碳關稅、碳足跡等問題。同時,在推進產融數字一體化過程中,要高度重視數據安全問題,做好數據確權、數據分級管理、數據準確及數據多方驗證工作;引入經濟景氣度的數據完善模型;立足國際化,做好國際化企業信用風險評價。
中國建設銀行原董事長王洪章指出,產融數字一體化契合時代潮流,其研究應著眼于兩個目標,即通過數據的深度挖掘和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機會,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實現最大企業價值;通過產業鏈各環節、企業與金融機構的數據共享,提升協同效率,建立可信體系,實現產業與金融的最優合作。
中國銀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峰指出,建龍集團和北航聯合開展的鋼鐵產業鏈生態圈產融數字一體化模式的研究,順應科技創新潮流,對于產業主體、高等院校、金融機構都有現實意義,也符合監管的要求。圍繞重大項目、重點企業和重要產業鏈,加強場景聚合、生態對接,打造數字化的產業金融服務平臺,是銀保監會對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要求。在數字技術引領下,數據實現跨價值鏈體之間的開放、流動,全產業鏈條消息的透明化,能有效解決金融與產業的信息不對稱和信任不充分問題;發揮數據賦能和價值挖掘作用,促進產融形成持久、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打開產融合作新局面。
中國民生銀行副行長石杰表示,建龍集團的產融數字一體化走在了鋼鐵行業前列,核心企業、供應商、金融機構的數據透明問題已得到有效解決。他指出,在產融數字一體化研究及數據信用評價體系設計方面,都必須具備前瞻性,根據行業屬性將宏觀參數和行業參數引入模型,并不斷積累數據,與第三方數據形成交叉驗證并迭代優化模型。
華夏銀行副行長關文杰指出,金融、產業、高校一起推動金融數字和產業數字的融合,對金融側數字化轉型有重要意義,希望基于未來產業生態能創造出一套新的業務模式和商業模式,把商業信用轉換為銀行信用。聚焦平臺建設,要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供應鏈金融去中心化、數據不可篡改,增加數字化倉儲物流體系建設,并在數學模型加入宏觀經濟周期因子的同時,考慮銀行和監管風險管理要求。
渤海銀行副行長靳超表示,建龍集團在數字化方面是國內領先的,這體現了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意識,以及扎實和誠信的企業家精神。供應鏈業務未來發展方向一定是去中心化,應用先進數字化技術并嵌入綠色金融評價體系、數字貨幣、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產融數字一體化平臺,將解決供應鏈融資的難點,打造一個有利于建龍、有利于行業、有利于社會的公共產品。
浙商銀行供應鏈金融部負責人趙旭升表示,隨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成熟,開放、標準、可交叉驗證的產業數字化平臺的構建,將有利于銀行授信體系與產業信用體系的適配,推動金融流程重構,發揮金融信用賦能產業信用作用,促進建立數字化時代商業規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呂衛鋒表示,北航是工信部直屬高校,重點任務就是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北航將集中優勢學科力量,基于建龍集團現有的產業鏈平臺和數據,利用大數據、數據治理、隱私計算等數字化技術,推動鋼鐵制造業和金融創新的結合,把供應鏈金融做好、做透,實現平穩落地,為國家數字化經濟發展構建可信的數據基礎設施。
建龍集團董事長、總裁張志祥表示,數智化轉型是建龍集團圍繞戰略目標提出的最重要的路徑之一。自2002年開始,建龍集團就持續推動信息化和自動化建設,經過20多年的迭代更新,已經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產業鏈智能化管理平臺。目前,建龍集團正在著力推進建設覆蓋全產業鏈生態圈的數字化平臺,目的是實現各相關方之間的高度互聯互通。他希望通過產融數字一體化,實現金融與產業的緊密合作和全流程融合,從而促進金融和產業效率的提高,推動行業產業生態的進步。他相信,在產融數字一體化的背景下,商業可以更加透明、更加公平,更加美好。
會上,由北航和建龍集團聯合研究的課題《建龍鋼鐵產業鏈生態圈產融數字一體化模式研究》正式開題。該課題將圍繞搭建建龍產融數字一體化智慧金融平臺,完善產業數字化生態的理論構架和技術路徑開展深入研究和實踐。
建龍集團是一家以鋼鐵為核心的大型重工產業集團,擁有完整的產業鏈條。2022年,位居《財富》世界500強第363位,鋼鐵產量規模在全球排名第8位,在全國排名第5。自1998年成立至今,建龍集團累計繳稅已突破550億元。
建龍集團相關負責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部分專家,以及來自華夏銀行、民生銀行、渤海銀行、浙商銀行等金融機構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