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產品,智慧工廠......不止于研發、制造、生產端,徐工數字化探索的觸角不斷向全場景施工領域延展。
近日,徐工推出吊裝設備運營管理平臺,這代表工程機械行業在工地智能化管理方向邁出里程碑意義的堅實一步,智慧工地,真的要來了!
多年潛心研發,織密管理“神經”
長期以來,工程施工項目面臨設備運行監管難、項目情況監管難、安全作業監管難等“管理痛點”。
作為全球三分之一起重機設備制造商,徐工緊跟國家重點工程、重大裝備的前沿趨勢,數年前就針對智慧工地解決方案展開深度研發。
聚焦石化、城建、橋梁等集群施工場景,徐工導入大數據分析、云計算、AI人工智能、BIM模型、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形成了數字化的解決方案,在行業內率先投入使用,實現人、機、料、法、環全要素管理由粗放向精細,由被動向主動轉變,為項目安全保駕護航。
徐工吊裝設備運營管理平臺的導入,讓“云監工”成為常態。簡約明了的遠程控制大屏,精準勾勒出項目主體的“脈絡筋骨”,實時視頻和數據不斷更新,工地如同長出“眼睛”“耳朵”“鼻子”,看得見全景、聽得見聲音、“嗅”得到隱患,真正實現“耳聰目明”。
萬條數據采集,武裝智慧“大腦”
不管多大規模的工程、多少品類的設備、多嚴的管理規范......在導入吊裝設備運營管理平臺后,在建工程猶如頭頂“金鐘罩”:
整個工程項目中數百甚至上千臺不同類型、不同品牌、不同年限設備的運行狀況被實時掌控,控制中心大屏也可實時調取每臺設備狀態,如施工位置、開工情況、詳細的作業數據。
比如,聚焦項目施工作業零傷亡的管理目標,運用數字化技術打造的設備運營安全管理系統,實現施工設備運行數據采集1000余項,在設備超載、防碰撞、防側翻等數據分析模型上發力,超載預警精度進一步提升,預警覆蓋率100%,防側翻預警精度升級至98%以上。
除此之外,在設備健康管理方面,系統主動推送保養提醒和故障預警給車主,降低設備故障率50%以上。利用AI生物識別、神經網絡算法、邊緣計算等技術,實現作業設備周圍360°、30米距離生物識別實時預警,豎起守護安全的屏障。
數字化技術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的主導力量,由傳統企業向數字化企業轉型猶如箭在弦上,徐工緊抓新科技帶來的時代機遇,以需求為導向,打通研發、制造、生產、應用全鏈條數字化通道,賦能中國吊裝、中國制造、中國建造更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