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所包含的巨大價值進一步釋放,與各傳統生產方式深入結合,驅動貿易、教育、交通等傳統產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正逐漸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的生產要素。
數字經濟離不開前沿科技的帶動,5G、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為數字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這些數字科技創新在改變傳統生產制造模式、增加服務便捷性的同時,也促進了物流、金融、政務等諸多領域的新業態和新模式發展。其中,作為“21世紀的石油”,大數據已經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經濟社會的重要推動力。
我國大數據產業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近年來,我國大數據產業蓬勃發展,自身規模越來越龐大,2020年產業規模就超過1萬億元,2021年產業規模突破1.3萬億元,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隨著《“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出臺,我國大數據產業頂層規劃不斷完善,逐漸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1)生態體系持續優化。區域集聚成效顯著,建設了12個大數據領域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推動形成14個中國軟件名城,建立了首家自主開源基金會。制定并發布了《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DCMM等一批國家標準,一批大數據龍頭企業快速崛起,初步形成了大企業引領、中小企業協同、創新企業不斷涌現的發展格局。
2)產業基礎日益鞏固。數據資源極大豐富,總量位居全球前列。產業創新日漸活躍,專利受理總數全球占比近20%?;A設施不斷夯實,截至今年5月,累計建成并開通5G基站170萬個,成為全球首個基于獨立組網模式規模建設5G網絡的國家,5G基站占移動基站總數的比例達到16%。
3)產業鏈初步形成。全國遴選出604個大數據典型試點示范,新產品新模式不斷涌現,大數據產品和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北京、上海等地先后成立數據交易所,積極探索數據要素流通利用新業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和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5.5%、75.0%,大數據與制造、金融、醫療等領域融合不斷加深。
為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提供支撐動力
伴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持續推進,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當前最具活力與創新力,且輻射最廣泛的經濟形態。據國家網信辦最新數據顯示,從2017年到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27萬億元增長到超45萬億元,在整個GDP中的比重提升至39.8%,已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尤其是隨著后疫情時代無接觸社會和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數字經濟的重要性愈加凸顯。
在全球疫情發展蔓延、經濟衰退各種挑戰風險疊加的大背景下,為何數字經濟能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
國家網信辦原副主任陳智敏,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舉行的“經濟發展與安全”分論壇上表示,數字經濟之所以在全球大變革中能夠快速發展,是因為大數據起到了基礎性的支撐作用。首先,是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依托互聯網,把整個人類社會有機地、完整全面地連接起來。在各要素相互推動的過程中,展現出數據的高效、精確,而且彰顯出數據再造、重塑、創新的本質屬性,這一屬性使它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而且也推動了社會生產方式的變革與發展。
其次,數據能夠準確地反映和重塑再造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人與社會、企業與企業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相互關系。數據正在創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會形態和新的國際格局。
最后,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最重要的核心要素?;ヂ摼W、5G、云計算、元宇宙為代表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都是以數據的收集、處理、加工和使用為基礎和支撐的。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已經成為國家的戰略資源,是人類社會的重要社會財富,也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材料。
助推數字經濟發展 大數據產業高速增長動力十足2022-07-11 10:11:02來源:智慧城市網整理 閱讀量:939分享:
導讀:這些數字科技創新在改變傳統生產制造模式、增加服務便捷性的同時,也促進了物流、金融、政務等諸多領域的新業態和新模式發展。其中,作為“21世紀的石油”,大數據已經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經濟社會的重要推動力。
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所包含的巨大價值進一步釋放,與各傳統生產方式深入結合,驅動貿易、教育、交通等傳統產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正逐漸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的生產要素。
數字經濟離不開前沿科技的帶動,5G、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為數字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這些數字科技創新在改變傳統生產制造模式、增加服務便捷性的同時,也促進了物流、金融、政務等諸多領域的新業態和新模式發展。其中,作為“21世紀的石油”,大數據已經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經濟社會的重要推動力。
我國大數據產業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近年來,我國大數據產業蓬勃發展,自身規模越來越龐大,2020年產業規模就超過1萬億元,2021年產業規模突破1.3萬億元,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隨著《“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出臺,我國大數據產業頂層規劃不斷完善,逐漸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1)生態體系持續優化。區域集聚成效顯著,建設了12個大數據領域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推動形成14個中國軟件名城,建立了首家自主開源基金會。制定并發布了《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DCMM等一批國家標準,一批大數據龍頭企業快速崛起,初步形成了大企業引領、中小企業協同、創新企業不斷涌現的發展格局。
2)產業基礎日益鞏固。數據資源極大豐富,總量位居全球前列。產業創新日漸活躍,專利受理總數全球占比近20%?;A設施不斷夯實,截至今年5月,累計建成并開通5G基站170萬個,成為全球首個基于獨立組網模式規模建設5G網絡的國家,5G基站占移動基站總數的比例達到16%。
3)產業鏈初步形成。全國遴選出604個大數據典型試點示范,新產品新模式不斷涌現,大數據產品和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北京、上海等地先后成立數據交易所,積極探索數據要素流通利用新業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和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5.5%、75.0%,大數據與制造、金融、醫療等領域融合不斷加深。
為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提供支撐動力
伴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持續推進,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當前最具活力與創新力,且輻射最廣泛的經濟形態。據國家網信辦最新數據顯示,從2017年到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27萬億元增長到超45萬億元,在整個GDP中的比重提升至39.8%,已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尤其是隨著后疫情時代無接觸社會和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數字經濟的重要性愈加凸顯。
在全球疫情發展蔓延、經濟衰退各種挑戰風險疊加的大背景下,為何數字經濟能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
國家網信辦原副主任陳智敏,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舉行的“經濟發展與安全”分論壇上表示,數字經濟之所以在全球大變革中能夠快速發展,是因為大數據起到了基礎性的支撐作用。首先,是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依托互聯網,把整個人類社會有機地、完整全面地連接起來。在各要素相互推動的過程中,展現出數據的高效、精確,而且彰顯出數據再造、重塑、創新的本質屬性,這一屬性使它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而且也推動了社會生產方式的變革與發展。
其次,數據能夠準確地反映和重塑再造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人與社會、企業與企業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相互關系。數據正在創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會形態和新的國際格局。
最后,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最重要的核心要素?;ヂ摼W、5G、云計算、元宇宙為代表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都是以數據的收集、處理、加工和使用為基礎和支撐的。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已經成為國家的戰略資源,是人類社會的重要社會財富,也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材料。
文章鏈接:智能制造網 https://www.gkzhan.com/news/detail/146297.html
搜索
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