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鋼股份副總經理、寶鋼中央研究院院長 吳軍
10多年來,中國寶武大家庭不斷壯大,進入中國寶武的鋼鐵公司絕大多數只進行材料和工藝類的專業研發,沒有寶鋼中央研究院那樣長期研究自動化和設備技術的專業所。因此,這批積累了二十多年的高水平專業人才隊伍顯得尤為重要和可貴。
雖然我的專業不是智能化,但一直是研究院這一級智能所的對口管理者。2017年在大家支持下,原自動化研究所和設備研究所合并,組建了現在的智能制造研究所,目的是使這批優秀人才更加方便地與公司戰略銜接。合并后,我們依然以領域為研發單元開展工作,幾年實踐下來,除了招收高水準新人不盡如人意外,其它發展還蠻快。該所現在是整個公司智能制造的核心隊伍和專有技術的依靠力量。
20多年來,智能所先后經歷了過程控制模型替代引進、可計算工藝參數工業軟件、信息層面智能化等自主研發的過程,10個領域團隊經受了在線應用的考驗,特別是在核心技術能力方面也有了扎實的積累。2017年前后,相關團隊開始主動探索未來智能信息系統等前沿技術,在“金蘋果計劃”的支持下,已經取得了較為開闊的技術認識。今天何文波書記提到要在國際鋼鐵業留下中國人的技術印記,我們覺得鋼鐵業“未來智能信息系統”是一個可能較為成功的領域。最近陳德榮董事長對中國寶武發問:“你能想象再過20年,我們還在用幾十年前美歐日專家設計的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嗎?”這讓我們感到更加緊迫。借此機會,我簡單介紹一下正在探索中的鋼鐵業未來智能信息系統的部分工作。
與現有系統相比,新系統至少要在產品研發與制造的協同、市場與制造的聯合決策、強化財務決策的本質作用、量化計算與材料有限元技術的結合以重新設計產品在線工藝參數體系等方面填補原系統的空白,還要增加諸如工業數據分析與建模的一體化實用工具、產線仿真工具、智能計劃排產及庫存物流協同優化等新型輔助決策系統,這樣才能說是新一代的系統。這些工作或多或少都經過了多年的應用基礎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初步進展,也給了我們信心。其中有些研究是與多所大學、冶金自動化研究設計院、寶信等單位合作開展的。近期一個可喜的進展是,該團隊基于殷瑞鈺院士提出的物質流能量流科學系統觀,開發了相關計算軟件,初步完成了從入場原料到連鑄的量化計算,精度達到應用要求,預計將在廢鋼比最佳化、基地金屬收得率管理等多方面應用??傮w來說,研究人員的持續努力、中國鋼鐵業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大規模投入以及國際鋼鐵業的期待都是這項技術能夠成功的基礎和大背景。當然,新系統涉及的新技術繁多,工作量巨大,我們期待大家共同探討,形成技術共識,及早集合企業、院校和專業公司的力量來思考、策劃、分工并行動。寶鋼中央研究院愿意以種子和綠葉的角色參與到這項偉大的事業中。
寶鋼中央研究院會持續與智能所的專家們一起思考,在他們支持的事情中優選出一些戰略任務,并支持和服務這些重點工作,與大家一起為早日實現中國鋼鐵人的技術夢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