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全國工業制造業智能化的浪潮下,我國煤礦智能化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從中央到地方,相關支持政策頻頻出臺,煤炭行業吹響了向智能化前進的號角。雖然智能化建設初見成效,但仍處于培育示范階段,距離實現全面智能化還有很大差距。
眾所周知,技術革新是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動能。到底什么樣的技術才能全面系統地支撐煤礦智能化建設?眾多行業內技術企業和科研機構進行了大量探索實踐。伴隨著代表物聯網、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ICT公司入局,為煤炭行業智能化轉型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帶來了新機遇。
我們認為,在煤礦智能化建設體系中,機器人扮演著重要角色。煤礦要實現“少人化、無人化”轉型目標,機器人的參與至關重要。充分發揮機器人效能,以機器人為核心形成綜合解決方案是發展煤礦智能化水平的有效途徑。進一步提升機器人智能感知分析、智能控制展示、人機交互及系統集成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是我們當前研究的重要課題。
作為我國最早進入煤礦自動化研究領域的企業之一,中信重工開誠智能早在1991年便攻克礦井信號通訊難題,1999年成功將防爆變頻技術應用到井下,2007年研制出國內首臺礦用搶險機器人,目前共有70余款礦用機器人及系統裝備應用在煤礦眾多生產環節,為煤礦企業實現節能增效、安全生產提供著可靠技術支撐。
隨著華為“礦鴻”系統的商用,煤礦機器人行業迎來新的發展階段。開誠智能有效借助“礦鴻”分布式軟總線、分布式數據管理和任務調度等技術特點,極大地簡化了巡檢機器人工作流程,用戶通過“礦鴻”系統的“一碰聯”功能,可快速實現對設備的控制與操作,改善了工作體驗;依靠“礦鴻”的萬物互聯屬性,機器人在巡檢路徑上可對周邊設備進行自動識別、快速聯結,有效降低人工對井下設備的數據和狀態采集的勞動強度,實現智能化運維;華為“礦鴻”提供的統一協議和數據接口、近場發現等功能,實現在皮帶機、水泵房、提升機等不同場景區域的巡檢機器人和傳感器等多種裝備無縫協同;“礦鴻”微內核技術支持一次性敏捷開發、即可多端部署機器人監控軟件,極大地節約了企業軟件開發成本和測試成本,加快了機器人的研發速度。通過實現跨終端生態共享,在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降低研發成本的同時,還有效保障客戶端監控及數據的安全性。
通過“礦鴻”軟總線技術,礦用巡檢機器人實現設備“無屏變有屏、固定按鍵操作變手機移動操作”,巡檢機器人和傳感器通過“近場發現功能”實現了“設備經過式”的快速數據采集和互聯互通,產品智能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在“礦鴻”系統的加持下,開誠智能成功打造出一套出色的“煤礦機器人智能巡檢系統”。
早在2021年8月,中信重工率先與華為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共同致力于突破礦山智能化核心技術和裝備,打造滿足客戶需求的一體化解決方案。開誠智能借此積極與華為在“礦鴻、F5G、Wi-Fi 6、智能攝像頭”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其中,基于華為“礦鴻”系統的礦用巡檢機器人在國家能源集團大柳塔礦、布爾臺礦等地成功測試并應用。
2021年9月,華為攜手國家能源集團共同發布“礦鴻操作系統”。意味著煤礦行業智能化轉型開啟了全新的篇章,以“礦鴻”為基石,構建煤礦工業互聯網架構已經成了業界的共識,以“礦鴻”賦能煤礦萬物也已經成為了行業標準?!暗V鴻”系統通過標準協議框架,形成一整套煤礦物聯和數據標準,成功打破以往系統之間數據不互通、業務難協同的壁壘,從底層為煤礦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供服務?!暗V鴻”的出現,有效解決行業設備的數字化適配和“產業安全”問題,將煤礦智能化發展推上系統工程的高度,對促進煤礦工業互聯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信重工開誠智能作為“礦鴻”生態早期參與者,受邀出席發布會,與眾多產學研代表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并現場展示了煤礦巡檢機器人基于“礦鴻”系統的應用實況。
當前,開誠智能正借助華為“礦鴻”系統,將煤礦提升運輸、排水、主煤流運輸等主要場景的巡檢,實現“一體化”管控,將不同功能的巡檢機器人高速互聯,實現數據互通共享、多系統智能協作,為煤礦用戶構建“超級智能終端”。
機器人搭載礦鴻系統后,實現更加流暢的機器人控制和操作體驗。通過“礦鴻”操作系統,機器人實現智能化識別、分析、預警功能,為煤礦智能化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這些技術優勢與開誠智能現有機器人及智能化業務相關度極高、可集成性極強,使煤礦機器人技術發展逐步邁向前端智能新階段,而新階段產品的靈魂是以“礦鴻”為基礎骨架展開,“礦鴻”操作系統將為煤礦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的飛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
面向未來,開誠智能將繼續聯合華為等優秀技術企業及眾多煤礦用戶,加大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共建“礦鴻”生態,為煤炭行業智能化建設、工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探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