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張青林
2019年初以來,安鋼集團第二煉鋼廠的煉鋼生產呈現出穩定、快捷、高效的發展態勢。特別是在產量強勁增長的同時,沒有出現“蘿卜快了不洗泥”式的質量滑坡和指標下降現象,關鍵技術經濟指標顯著優化。
截至今年6月底,該廠品種鋼合格率達到100%,鋼鐵料消耗達到1057.85千克/噸,硅錳比合格率達到95.65%,工序能耗為36.64千克標準煤/噸,終點碳消耗、濺渣合格率、合金成本等多項指標均創該廠煉鋼歷史最好紀錄。
這一切都得益于該廠多年來持續不斷加強新技術開發應用,為煉鋼生產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該廠參與研發的首套能夠在煉鋼現場成功應用的C(碳)、T(溫度)在線實時動態檢測系統——“灰體光譜數字化”煉鋼系統,就是其中一項典型的新技術應用范例。
科技追求不停歇
一直以來,安鋼第二煉鋼廠不斷尋求技術創新和突破,先后自主研發了國內領先的物流跟蹤系統,填補國內空白的連鑄坯定重切割系統、連鑄自動化應用技術等,通過一系列科技創新實現了技術經濟指標的持續優化,綜合經濟效益大幅提升。
近年來,該廠又將科技創新的目光聚焦在轉爐冶煉過程的參數控制方面。從世界范圍來看,目前大多數轉爐,特別是中小型轉爐的冶煉過程控制,仍采用人工判斷法。
受固有的主觀因素和個體差異的影響,人工判斷不可避免會產生誤差,增加產品質量的不穩定性,造成能源、材料、勞動力的巨大浪費,阻礙產能的有效發揮和鋼水質量的提升。現有的一些控制系統,諸如:爐氣分析動態控制、冶煉噪聲分析、光信息控制、圖像分析等,由于命中率低、工人勞動強度大、設備體積大且成本高、維護費用昂貴、近爐高溫區域工作壽命短等原因,僅能在小范圍內適用,無法進行工業化推廣。因此,研發一種成本低廉、簡單可靠,能夠取代人工判斷法,能夠適應煉鋼現場高溫環境的實時在線測量控制系統,是國內外轉爐煉鋼企業亟須解決的難題。
科技研發解難題
安鋼第二煉鋼廠自身雖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在先進科技設備方面仍有所欠缺。因此,該廠積極與專業技術院校進行合作,經過多方考察驗證,最終決定與南京理工大學聯手,共同進行“灰體光譜數字化”參數實時檢測項目的開發?!盎殷w光譜數字化”技術可以在轉爐冶煉過程中,實時檢測碳、磷、硫、溫度等主要參數,是科技部863計劃項目的研究成果。南京理工大學在“灰體光譜數字化”方面的研究起步早,研究項目基本成形。
新技術以大數據、工業智能化多模塊為基礎,以光譜合成等多技術集成為手段,可實現遠距離非接觸式檢測。由于關鍵設備遠離轉爐高溫區域,該系統抗干擾性強,能適用于所有轉爐煉鋼環境,并且測量精度高、動態范圍大,能在線動態實時顯示冶煉過程C、T數據,為煉鋼全過程提供直接指導,為智能化煉鋼提供關鍵性技術支撐。值得一提的是,該系統設備成本低廉,為一次性投入,無任何維護費用。
2015年6月底,安鋼第二煉鋼廠與南京理工大學正式簽訂開發協議;當年8月份,項目初步上線運行。初試期間,雙方根據現場采集的數據和安裝位置的變化,數次調整測溫數據、改進測溫算法,至2016年12月份,各項技術指標全部達到或優于協議要求,完全實現預期目標。該系統應用之后,不僅提高了煉鋼產量,降低了原料成本,而且提高了鋼水質量,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廣泛的社會效益。
該項煉鋼新技術在安鋼第二煉鋼廠首次實現工業化應用,首次實現了轉爐煉鋼過程碳、硫、磷、溫度等參數非接觸式在線實時動態檢測,可完全取代人工判斷,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對于目前國內120噸級以上轉爐來說,副槍是標配,技術成熟,終點命中率較高。但是,利用副槍只能實現煉鋼過程的終點控制,無法實現冶煉全過程連續監控,并且副槍探頭為一次性消耗品,增加成本,不利于節能減排。“灰體光譜數字化”技術的工業化應用可望輔助甚至取代副槍等測試手段,一次投入,長期使用,將促進世界煉鋼行業節能減排、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意義重大。
科技煉鋼顯神威
2017年3月份,該項目正式通過技術部門驗收。為使科技創新項目盡早發揮效能,安鋼第二煉鋼廠及時組織職工進行適應性技術培訓,并針對項目技術指標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效果,隨時修訂完善相關工藝技術操作規程;技術人員堅持跟班進行指導,隨時解決冶煉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經過1年多的磨合應用,科技與生產的契合度日臻完美,傳統的人工經驗判斷方法逐漸被取代。
2018年下半年,該廠科技煉鋼的效能開始發揮出來,帶動生產指標持續優化。與2017年同期相比,終點碳提高約0.02%,一倒率由之前的68%提高到82%,散裝料消耗噸鋼降低8千克~10千克,合金料消耗噸鋼降低1千克~2千克。據測算,終點碳每提高0.01%,噸鋼合金成本降低約1.15元,僅此一項該廠每年就可多創效300多萬元。
2019年初以來,隨著鋼鐵市場的好轉,該項新技術成為助力該廠主要冶煉指標實現飛躍的關鍵技術,受到一線煉鋼人員的大力追捧。該項新技術對煉鋼過程中碳、硫、磷等各種元素含量和溫度的實時檢測,使轉爐出鋼時間的把控更加精確,有效節約了吹煉時間,極大地推動了轉爐產能的發揮。在推動產能發揮、實現增產創效的同時,該項新技術還可對鋼水成分和質量進行精準控制,促使產品質量大幅提升。此外,冶煉過程各種參數的實時動態檢測,也極大地減輕了冶煉人員的勞動強度,節省了人工成本。
《中國冶金報》(2019年08月08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