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焦煤期貨主力合約伴隨著持倉量的持續下滑,小幅上揚之后陷入了窄幅振蕩行情。焦煤期貨為何陷入了振蕩格局?什么因素能夠打破這一局面?本文嘗試從供需方面就此問題展開分析。
澳洲進口煤價格仍疲弱
雖然澳煤價格回落至2015—2016年的低價水平后稍有反彈,但反彈幅度有限,目前澳洲配焦煤仍處于70美元/噸左右的低位,這一價格距離國外中小礦山的成本不遠,價格繼續下跌并持續一段時間可能引發部分海外煤礦減產。因此,從成本支撐的角度來看,海外焦煤不再具備進一步大跌的空間。雖然進口澳洲一線主焦煤折算華北消費地的價格低至1000元/噸左右,相對國內高至1500元/噸左右的低硫低灰主焦煤而言,價格優勢依然很明顯,但考慮到國內對澳洲進口煤炭較長的通關時滯和要求,能夠成功實現澳洲進口焦煤進口落地的隱性成本較高。
筆者認為,澳洲進口焦煤價格如此疲弱,原因主要來自海外高爐需求因疫情大降、中國進口通關政策收緊兩個方面。梳理2019年澳洲焦煤出口對象國結構可以看到,亞洲是其主要銷售流向,占比前4名的銷售對象分別為印度(25%)、日本(19%)、中國(17%)及韓國(10%)。然而,疫情在國際范圍蔓延以來,對全球范圍的鋼鐵生產造成了顯著沖擊,除中國以外,4月海外粗鋼產量同比下滑超過29%。其中,日本、印度、歐洲鋼廠受影響尤為顯著,存在大量高爐減產、停產的現象,這對澳洲焦煤的出口需求形成直接打擊。雪上加霜的是,我國進口煤炭通關資源依然非常緊張,通關時間可能長達兩個月。這導致因印度、日本、歐洲需求下滑而流向我國的澳洲焦煤又再次缺乏買家,也就不難理解澳洲進口煤價格前期為何跌跌不休了。
目前來看,雖然疫情可能有所反復,但全球鋼鐵受到的影響拐點已現。不過,相對我國迅速實現復工復產的狀態而言,海外鋼鐵產銷的復蘇將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從其他產鋼大國5月的PMI數據來看,日本PMI仍在下滑中,歐美韓PMI都有小幅反彈,但距離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尚遠。因此,澳洲焦煤價格雖然距離底部空間并不大,但若言趨勢性上漲行情尚早。筆者預計,澳洲焦煤仍處于弱勢振蕩盤底的格局中,要破除這一迷局仍需等待海外煉鋼需求的顯著復蘇,或是中國進口政策的放松。
蒙古進口煤欲卷土重來
蒙古于2019年再次回歸中國焦煤進口第一大國的地位,但今年受到疫情的沖擊,自2月以來蒙古煤進口量一度降至百車以下,并持續到4月才有所改善。進口運輸方式也一度從敞車改為集裝箱,當前才恢復至“敞車+集裝箱”模式。另外,甘其毛都港口的每日進口通關車數也逐漸回到了700車左右,這一水平已經接近2019年同期的通關車數,意味著如果疫情不出現大的反復,蒙古進口煤應該是卷土重來了。
假設下半年蒙古進口煤回到全年同期水平甚至更多,那么預計每月蒙古進口煤將產生約200萬噸的進口增量??紤]到蒙古進口煤價格相對較低,我國華北消費地折算價格約在1250元/噸,這會對國內低硫低灰主焦煤的市場表現形成壓制。
我國煤礦庫存快速累增
春節后,國內焦煤價格一直在補跌中,跌幅在50—150元/噸不等,但跌幅相較澳洲焦煤來說要小得多。從國內市場的供需來看,由于疫情后國內煤礦復產過于迅猛,導致焦煤供應過剩格局較明顯。復工后國內樣本焦煤礦的開工水平迅速回升,已回到近3年的峰值水平,并持續在高位運營。隨之帶來的即煤礦端庫存快速累增,這也是國內焦煤市場價格前期跟降的直接原因。
如今,雖然受環保限產的影響,下游焦化廠的開工并未達到滿產狀態,但煉焦利潤豐厚,導致下游對國內焦煤價格的壓制訴求顯著走弱。伴隨著下游小幅補庫,近期已有個別超跌煤種出現試探性上漲。筆者認為,國內焦煤相對進口焦煤而言,價格會更強勢,并且品種間分化仍存,需求較剛性的優質主流骨架焦煤品種將率先企穩反彈。不過,從供需格局來看,只要國內焦煤礦依然保持高產水平,焦煤國產+進口的過剩格局就無法扭轉,那么焦煤趨勢性補漲行情就難現。后市,只有國內煤礦自控減產或政策性減產,才能從根本上扭轉焦煤的供應過剩格局,這將是促成焦煤趨勢性上揚的重要驅動。
總結來看,雖然國內外焦煤市場價格稍有企穩反彈,但整體供應過剩格局仍未扭轉,所以焦煤市場也只能作振蕩或分品種弱反彈的預判。當前期貨盤面標的仍是蒙古進口煤及山西產中硫主焦煤價格,折算的倉單成本在1270元/噸左右。因此,焦煤2009合約價格雖有貼水,但幅度并不算大,建議仍按照振蕩邏輯結合貼水幅度來靈活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