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為保障供應不中斷,電廠有煤燒,上游產地迅速恢復生產,鐵路發運接近正常水平;為保障供給充裕,南方電力等耗煤企業還大量采購和補充低價進口煤炭,致使一季度進口煤總量達到9577萬噸,同比增長28.4%。國內國外市場供給一起發力,全力增加供應,再加上沿海地區市場需求不足,造成中轉港口以及終端環節庫存不斷累高;而進入傳統淡季,煤耗始終未能實現新突破,需求拉動不足,電廠高位的庫存得不到有效消耗,無論是重點電廠還是沿海電廠存煤數量均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這次煤市下行、煤港發運量大減、煤價暴跌的主要原因是:煤炭產地生產恢復較快,鐵路和港口加快發運;而疫情影響電力、水泥等下游市場,煤炭市場供給彈性明顯大于需求,供應上出現階段性過剩,需求疲軟,導致供應和運輸進一步寬松,下游用戶主要消耗自身庫存,減少了采購數量,促使煤價大跌。
三、四月份為傳統煤炭需求和價格的季節性最低點,而現貨與長協價格出現大幅倒掛,以及今年煤電中長期合同暫未簽訂的大背景下,電廠兌現率難以保證。下游庫存高位、需求低迷之下,各大煤企紛紛出臺優惠政策,全力降價促銷;而在市場煤價格大跌的情況下,部分煤企將長協煤低價賣掉,以量補價、搶占市場、互相殺價,造成煤價出現持續下跌2個月之久。
綜合分析,刺激煤炭需求釋放、適當收緊煤礦生產能力、嚴把進口關是平衡煤市供求關系、穩定煤炭價格的“三大法寶”。從二季度起,第二產業將全面復工,第三產業也逐步恢復正常運營,疊加政策加碼,經濟逐漸恢復,用電量回升。此外,進口煤管控政策也在進一步收緊;而在此基礎上,減少市場供應、達到供需平衡是重要因素。
截止四月底,發熱量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交易價格已經跌至465-470元/噸。即將進入五月份,利多因素將逐步占據上風,煤電長協簽訂在即、協會呼吁限產保價、電廠日耗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且日耗存進一步回升的預期;加之大秦線檢修、港口庫存下降、進口煤限制等種種利好因素,均有助于煤炭市場走出低谷,煤價有望在五月中下旬止跌企穩。而煤價止跌企穩后的反彈高度取決于電煤的消耗情況以及煤企能否嚴格貫徹落實限產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