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鋼鐵看中國,中國鋼鐵看河北,河北鋼鐵看唐山。”由十七冶參建的河鋼產業升級及宣鋼產能轉移項目,位于唐山樂亭經濟開發區渤海之濱,屬河北冶金建設重點工程。是河鋼集團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響應2022年冬奧會碧水藍天的需要,也是實現產業升級及將宣鋼產能轉移至沿海,建設“綠色化、智能化、品牌化”精品鋼鐵基地的重大舉措。
自開工以來,項目部始終堅持以“高技術高質量發展之路”為戰略指導,突破傳統管理模式,以大數據、智能化為手段,創新運用“互聯網+工地”跨界融合管理方式,有效提升了項目工作效率和精細化管理水平,確保了工程安全、質量、進度、成本、環保等各項目標順利完成,提高了公司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再一次擦亮了“國家隊”的金字招牌。
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自確定今年為公司“安全環保管理提升年”以來,項目部全體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明確安全生產工作的共性和特性,突出工作的重點、要點,理清工作思路,細化安全工作關鍵節。與此同時,項目部深入貫徹落實兩級公司有關安全管理實施方案,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齊抓共管,全員齊參與,狠抓全過程控制的格局,力爭通過嚴格落實安全制度,加強安全管理,防范各類事故,最大限度降低生產安全風險,為圓滿完成“大干一百天”時間任務雙過半任務保駕護航。
項目部還精心組織開展安全提升教育培訓,通過結合目前施工進度及實際,開展了包括安全生產典型違章案例分析、危大工程安全管理、臨時用電安全措施等多個方面的安全知識內容的學習,以此不斷強化安全四大體系建設工作,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網絡,使參培人員清醒認識到自身所承擔的安全責任,為工程建設順利投產打下了夯實的安全基礎。
創新管理、強化監督,念好安全生產緊箍咒
為進一步創新項目BIM 技術應用水平,項目部在保留了傳統噴淋和霧炮設施、VR設備補充經營、安全環保等智慧工地建設模塊的前提下,結合冶金工程特點,著重在全場監控、勞務實名制、質量、安全、進度五大模塊上創新實施應用。通過深入推進智慧工地精細化管理平臺應用,利用信息化手段創新監管模式,覆蓋全部施工作業面,全方位、多角度、全時段的對施工現場進行監控和記錄,實現安全管理、質量管理、智慧建造齊頭并進,力求織好“智慧”安全網、念好安全生產“緊箍咒”。
為便于加強日常安全管理,項目部還特意將智慧工地辦公室定在3#高爐施工現場主入口處,內部設置有智慧工地工作站、視頻監控互聯網傳輸模塊及勞務實名制登記處。每日安排各模塊專門負責人定時巡檢,一旦發現安全隱患,實時手機拍照、填寫隱患信息,系統將會實時自動推送至相關責任人和責任單位。不僅能夠確保第一時間及時協調解決智慧工地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做到全方位支持項目的生命周期安全建設、運營管理決策的技術方法和過程,同時更是突出齊抓共管、全體監督、互相借鑒、實現快速準確的消除隱患,提升了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和成效。
攻堅克難、全力以赴,跑出安全建設“加速度”
毋庸置疑,跑出安全生產“加速度”,打造冶金高端新精品,關鍵在科技,更在創新。冶金工程建設中普遍存在交叉作業多、工序復雜且施工環境惡劣等困難,如何得以安全高效的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便成了項目部全體的共同目標。
河鋼項目施工空間狹小、整體要求精度高,上料通廊和下降管的起吊高度高,特別是下降管安裝從重力除塵器44.2米標高處開始整個粗煤氣系統的豎直方向上,最高點到高低點相距90多米,而且單下降管的單體總重就達108噸,施工作業平臺離地面高度又高,因此安全防護措施就必須更加到位。
打鐵還需自身硬,想要攻破當下這道關卡,只能從提升自身實力開始。于是,查閱各類有關資料、利用BIM技術對方案進行吊裝模擬及過程力學分析、提前驗證施工方案的科學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一度成為了河鋼項目團隊每天的工作常態。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推翻重來后,項目部成功編制出了一套行而有效的高爐下降管安裝安全專項方案。首先針對吊裝過程中所有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分別編制相應的應急預案措施,其次在吊裝前模擬吊裝過程的受力狀況,利用BIM技術采用CAD等比例放樣對所有可能的吊裝方案逐一進行模擬對比分析后,最終確保了方案的安全可靠性。
戰聲鼓鼓,時不我待。當前,河鋼樂亭項目“大干一百天”勞動競賽已全面鋪開。復工以來,鋼結構制作完成420噸,安裝完成350噸,設備安裝找正380噸,管道安裝完成180噸,電纜敷設完成2.6萬米,地面支架基礎完成,鼓風機站低壓具備送電條件,高爐主控樓及8號轉運站裝飾裝修工作穩步推進;3#高爐、電動鼓風機站、TRT和RH各區域均已展開大面積作業。
壯懷激情,志存高遠。項目部力爭在織好這張“智慧”安全網的同時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為建立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河鋼樂亭鋼鐵基地、為中國五礦和中冶集團打造“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金屬礦業集團做出十七冶人應有的貢獻?。▽O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