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左更
數據分析顯示:2000年以來,鐵礦石與銅在成本溢價(價格—成本)方面的相關度越來越高,且在2018年5月后相關度始終高于90%。數據驗證的結果說明,鐵礦石作為黑色金屬原料的突出代表,正在與銅類似地走上金融屬性主要決定價格的定價模式。
中國需求推動下的鐵礦石成本溢價水平高漲
第一,2000年以來,中國進口鐵礦石價格年化增長幅度超過11%。2021年,中國進口鐵礦石市場價格屢創新高。5月12日,普氏鐵礦石價格(62%,CIF中國主要港口)達到233.1美元/噸,之后價格雖有所下降,但仍保持200美元/噸以上的絕對高位運行。截至2021年6月8日,2021年中國進口鐵礦石年化均價為179美元/噸,較2020年的年均價格漲幅接近65%,是2000年20美元/噸價格的8.95倍,平均年化增長幅度超過11%。
第二,2000年后全球鐵礦石FOB(離岸價)成本年化增長率僅略高于3%。鐵是地殼中第二大金屬元素(僅次于鋁),也是第四大化學元素(位居氧、硅、鋁之后)。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20年的數據顯示,全球鐵礦石可采儲量為1700億噸,足以滿足全球鋼鐵工業的發展需求,另據澳大利亞知名信息調查機構的數據,全球鐵礦石供需格局持續處于寬松平衡狀態。因此,鐵礦石的供需格局中不存在供不應求的可能,即便是短暫的緊平衡格局也屬難得一見。
同時,全球鐵礦石的平均生產成本長期保持著相對平穩的狀態。2021年全球預估的FOB生產成本為32.1美元/噸,較2000年的16.8美元/噸僅上升了91%,年化增長率3.1%,甚至低于同階段美日發達國家以及中國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和M2貨幣投放量的年化增長速度。
第三,自2000年至今,鐵礦石成本溢價年化增長幅度超過8.5%。2000年后,中國粗鋼產量節節攀升,帶動中國對鐵礦石需求不斷高漲。自2016年起,中國連續5年年進口鐵礦石數量超過10億噸,而且年均進口價格節節攀升。
在鐵礦石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鐵礦石成本溢價水平不斷高漲,2021年6月上旬的鐵礦石溢價水平已經漲至550%以上。換言之,2021年6月的鐵礦石價格是其全球平均成本的6.5倍。而2000年初的鐵礦石成本溢價水平只有19%左右,計算而來的鐵礦石成本溢價水平的年化增長率接近17.4%。這也可以解釋為:以四大鐵礦商為代表的擁有全球相對優質資源的鐵礦石生產商每年鐵礦石業務的利潤增長能力接近17%,堪稱全球最賺錢的資產配置。鐵礦石業已成為全球金屬礦產優質資產的突出代表。在2021年第1季度澳大利亞媒體MINING.COM統計的全球前十上市公司中,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英美資源和FMG五大鐵礦生產商位列第1、2、3、4、10位,全球最大的鐵礦石貿易商嘉能可則位列第6位。
銅在2000年后曾四度溢價水平超過200%
第一,作為基本金屬的代表,銅始終引領其他金屬價格的變化。
銅作為大宗金屬的風向標和基本金屬的代表,在全球的產量遠高于鉛、鋅、鎳,是有色金屬中產量和消費量僅次于鋁的第二大金屬品種。在2021年第1季度澳大利亞媒體MINING.COM公布的全球前十大礦業上市公司排名中,以銅為主營商品的公司占據了7席。作為人類最早應用于商業和金融的金屬品種之一,銅具有超過150年的供需及金融雙重意義的價格機制。
銅的金融屬性極高,與全球主要經濟大國,特別是美國的貨幣財政政策、M2貨幣投放情況呈近似同步的正相關性,經函數計算的相關性達到近85%。因此,可以說銅是與貨幣、財政政策、金融市場、商品供需等方面相關度極高的商品,對于銅的成本溢價水平的研究可以一定程度代表對有色金屬行業的研究。
2021年以來,在全球“放水”資本的推動下,銅價(電子盤)創紀錄地達到10556美元/噸,場內盤也達到10460美元/噸的高位。銅價的變化始終引領金屬價格的變化。至2021年6月上旬,銅價仍然保持在10000美元/噸以上的價格水平。
第二,2000年以來銅的溢價水平曾四度超過100%。
從銅的生產成本上看,2000年后隨著全球對銅消費的增長以及全球優質銅資源逐漸被開發殆盡,全球原生銅礦的平均品位由2000年的3%左右下降至2020年的1.5%以下。資源品位的下降推動銅的生產成本(C1,90%分位線)震蕩上行。2020年全球銅生產成本較2000年數值增長了3330美元/噸,漲幅超過204%。
從銅的成本溢價水平上看,2000年后,銅的成本溢價水平曾4次超過100%。2021年5月,銅的成本溢價率達到134.80%,較2000年1月15.4%的溢價水平增長了875.3%,溢價率的平均年化增長幅度約10.9%。
鐵銅成本溢價水平相關度變化四大階段
當對2000年以來鐵礦石與銅的成本溢價水平進行相關度回溯分析后發現(圖1),2000年后鐵礦石與銅的溢價水平的相關度數值呈震蕩上行態勢,且在2018年4月后始終高于90%。2020年3月,這一數值已經達到98.4%,表明目前鐵礦石的價格變化與銅價的變化已經具有極高的相似度。
縱觀鐵礦石市場價格的形成歷史,鐵礦石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價格的形成只有12年的時間。應該說,相比銅等傳統大宗金屬,鐵礦石還是一個“新生兒”。但在鐵銅成本溢價水平相關度走勢圖上可以清晰地發現兩個關鍵階段:2008年6月和2018年4月的相關度數值分別為77.5%和90.2%。這兩個時間點與自2000年以來鐵礦石市場價格的形成具有極高的同向變化規律。
階段一:2006年1月以前的鐵銅溢價水平相關度數值均低于50%。而這一階段對應的鐵礦石價格由以日本為代表的“六大高爐”與當時鐵礦石三大礦商(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通過談判價格決定,史稱“長協價格”。此階段由于日本銀團參股了三大礦商,因此,日本在鐵礦石的價格決定上具有相當大的話語權。而由于銅在當時充分市場價格決定的情況下,鐵與銅的價格成本溢價相關度勢必有較大出入,鐵礦石價格已不能反映市場的供需變化。這也充分說明了在中國鋼鐵工業迅速崛起的階段,全球三大鐵礦商全力摒棄長協談判的原因。
階段二:2006年1月~2008年5月,鐵銅溢價水平相關度迅速升至70%以上。在此期間內,在長協價格被市場廢棄并采取短期價格談判的方式決定鐵礦石價格,鐵礦石商品的話語權從需求端(日本六大高爐為主)向供需博弈過渡。從鐵銅溢價水平相關度變化上看,鐵銅溢價水平迅速由37.3%提高至77.5%,體現了短期談判價格一定程度上對市場價格的反映程度。鐵礦石溢價水平相關度的提高,反應出全球鐵礦石三大礦商不斷追求高額成本回報的愿望,也支撐了他們繼續尋找、選擇更能體現市場價格的定價策略以獲得更高的成本溢價,在此情況下,鐵礦石普氏價格指數應運而生。
階段三:2008年6月至~2018年4月,鐵銅溢價水平相關度上升至90%左右。此階段對應鐵礦石市場定價的突出特征是充分體現和滿足了全球鐵礦石生產巨頭全面需求利益的普氏價格問世,并被鐵礦石供方選中成為行業內定價依據。由于中國對鐵礦石的強勁需求和四大礦商的資源壟斷地位,自普氏指數成為鐵礦石定價依據以來,鐵礦石市場體現出了以四大礦山為價格主導的市場供需定價機制。市場定價機制的導入使得鐵礦石的價格更具有市場決定因素,從而推動了鐵銅溢價水平的相關度由77.5%上升至91.1%。
階段四:2018年5月至今,鐵銅溢價水平相關度始終保持在90%以上。2018年5月,大商所引入境外投資者后,大商所鐵礦石期貨的金融屬性在國外資本的推動下迅速增強,此階段的鐵礦石在其鋼鐵原料領域已經具備了與銅在有色金屬領域完全相同的特征。在金融屬性的助力下,鐵銅溢價相關度一度達到98.4%。2020年3月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各國政府均采取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應對危機,一時間全球范圍內貨幣被人為增加。截至2021年第1季度,僅中、美、歐3個主要經濟體的M2貨幣投放增加值就超過45億元人民幣。資本對原料市場的“偏好設置”使得資本大量涌入原料市場并人為推高鐵礦石、銅價創歷史新高。相對于銅市場的整體供需格局以及銅的資源方的國家分布、抗疫能力等特點以及中國鋼鐵工業在抗疫期間的優秀表現,優質鐵礦石資源高度集中于澳大利亞的特點被更多的資本所青睞,鐵礦石溢價水平逐漸偏離銅的溢價水平,鐵銅溢價相關度也由2020年3月的98.4%逐月下降至2020年12月的90.2%(相當于2018年4月水平),以后隨著銅價的上升帶動銅成本溢價的提高而逐漸恢復至95.9%。
未來鐵礦石的金融屬性將在其價格決定上占有絕對的權重
2018年5月后,鐵礦石表現出與銅高度相關的溢價水平充分表明了鐵礦石作為黑色金屬的主要原料,其金融屬性不斷被市場所完善,未來金融屬性在鐵礦石價格決定中的比重也將越來越與銅市場相似,即由期貨市場決定商品價格。
根據鐵銅溢價水平相關度數據,2018年5月~2021年6月,鐵銅溢價水平相關度均保持在90%以上且此期間內的鐵礦石普氏價格均值為108.2美元/噸,平均成本溢價水平246%,折合鐵礦石平均成本31.3美元/噸;而銅價的均值則分別為均價6630美元/噸、平均成本溢價水平31%、折合平均成本5081美元/噸。
另根據國際期貨行業協會(FIA)統計的2020年全球期貨成交量數據顯示,中國的大商所在全球交易所期貨和期權成交量排名中位居第7位,其鐵礦石期貨交易則以284630172手(折合284.63億噸)位居全球金屬期貨交易的第3位(2019年鐵礦石以29658011手(折合296.58億噸)位列次席)。2020年,大商所的鐵礦石相關期貨(權)成交量和成交額則高達284.63億噸和21.59萬億元,由此計算的2020年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平均價格為109.9美元/噸。而2020年全年普氏鐵礦石價格指數的平均值為108.9美元/噸,相差無幾。
通過數據對比發現,2018年5月以來,鐵礦石的金融屬性不斷增強,金融屬性在中國鐵礦石的定價機制上已占有絕對的比重。未來中國要沖破鐵礦石定價權旁落的困境,必須著手鐵礦石金融市場的博弈。
解決鐵礦石超高價格難題絕不能僅憑某一方面發力
2018年5月~2021年6月期間的鐵礦石普氏價格均值為108.2美元/噸。同期鐵礦石普氏價格的中位數為105.2美元/噸、普氏鐵礦石價格的標準差為41.2美元/噸,這意味著價格在64美元/噸~146美元/噸的區間均屬數據的正常分布。以上數據充分顯示了自大商所2018年5月起允許境外投資者參與鐵礦石期貨交易以來,在優質鐵礦石資源被高度壟斷,中國鐵礦石進口來源國家(地區)高度集中和中國鋼鐵生產高度依賴鐵礦石的“三高”形勢下,鐵礦石價格圍繞108美元/噸的價格中樞線的波動已初見端倪,如果不加以干預,未來鐵礦石價格很難再次向下回歸至70美元/噸的合理價位,中國鋼鐵工業將長期面臨高額生產成本的壓力。
對比鐵銅溢價水平走勢(圖2)可以發現,2018年5月以來,鐵礦石的價格溢價水平與銅之間的差距呈明顯增大態勢,尤其在2020年11月后,這一態勢的發展愈發明顯。2021年5月,鐵礦石的價格溢價水平已經達到541.7%,而且進入6月后,這一水平還有繼續攀升至550%以上的跡象。
由于全球鐵礦石供給市場被高度壟斷,優質鐵礦石資源基本來自澳大利亞和巴西,而鐵礦石作為中國長流程煉鋼工藝中不可或缺的原料、資源,中國市場對其需求巨大并且持續旺盛。目前,鐵礦石的溢價水平已經超出了鐵礦石本身的正常溢價水平范圍(2018年5月后的均值246%),其中市場投機炒作因素的參與度占比極高。
極高的鐵礦石成本溢價水平推高了中國鋼鐵行業的生產成本,但由于國家對大宗商品穩供應、穩物價的要求,預計鋼材作為關系國民經濟發展穩定的重要大宗物資,其價格難有大幅上漲的可能。因此,在超高的鐵礦石價格水平下,中國鋼鐵行業的合理利潤水平將被大幅壓縮,這將極其不利于中國鋼鐵工業的健康發展。而一旦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鋼鐵行業發展受限,中國整體國民經濟也難言長期的有序健康發展。
因此,面對目前鐵礦石超高價格的難題,絕不能僅憑某一方面發力,必須充分利用金融市場工具,發揮大商所在全球鐵礦石期貨市場的絕對影響力,在產業政策、市場供需、金融環境等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問題,尋求破解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謀求對鐵礦石定價話語權的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