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新版《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正式施行,對鋼鐵行業的產能置換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簡而言之,就是要大幅提高鋼鐵置換比例,擴大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明確置換范圍,嚴守不新增產能紅線。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11日,有天津新天鋼聯合特鋼等5家鋼企已經開啟了產能置換工作(詳情見《鋼鐵產能置換重啟,多家鋼企產能置換方案公布!》)。
目前,鋼鐵企業產能置換的執行情況如何?新規的實施將給企業帶來哪些影響呢?
“產能實際上是要下降更多一些,也是倒逼企業,你怎樣在這種新的政策下來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b>
想建新爐子必須拆掉一些舊爐子,爐子的產能總量還不能增加,這就是對鋼鐵產能置換的通俗解釋。在江蘇永鋼集團有限公司,今年年初就計劃將7座小高爐拆除,置換成3座新的大高爐,公司技改項目處處長趙小軍告訴記者:“三次建成以后,每年節約的標煤量是65萬噸,整個環保達到了超低排放的標準要求,效率提升了4倍?!?/div>
根據最新實施辦法,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擴大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汾渭平原等地區以及其他“2+26”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上述地區嚴禁增加鋼鐵產能總量。重點區域置換比例不低于1.5:1,其他地區置換比例不低于1.25:1。按照新規,江蘇永鋼集團有限公司工廠的另外兩臺煉鋼轉爐如果想再做置換,必須重新調整計劃,置換比例需提高至1.5:1。江蘇永鋼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劉瑜說:“產能實際上是要下降更多一些,把我們現有的轉爐繼續置換成電爐,都是有可能的,也是倒逼企業,你怎樣在這種新的政策下來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div>
“置換完通過生產高附加值的鋼種,提高經濟效益,每年可以多增加效益3~5個億,大約是3~5年就能收回來?!?/b>
和江蘇永鋼集團有限公司一樣,面臨置換壓力的還有山東泰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副總經理邵書東告訴記者,雖然企業產能置換投入不小,但企業對改造后的效益非常看好,“置換完通過生產高附加值的鋼種,提高經濟效益,每年可以多增加效益3~5個億,大約是3~5年就能收回來。”
為避免個別項目打政策擦邊球,堅決杜絕新增鋼鐵產能。新規要求,無論建設項目屬新建、改建、擴建還是“異地大修”等何種性質,只要建設內容涉及煉鐵、煉鋼冶煉設備地點、型號、規模等任一變化的,必須實施產能置換,簡言之,就是“動設備、必須置換”。
面對鋼鐵產能置換的大背景,企業除了調整產品結構,還在努力改進工藝。山東泰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永勝介紹,在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鋼鐵行業作為傳統高耗能行業也必須努力減少碳排放。王永勝說:“我們本身就有自己的焦化廠,在煉焦過程中,我們有可以提取氫氣來嘗試著以氫代碳。‘碳中和’大方向下,我們會不斷推進技術進步,減少碳的排放?!?/div>
“有差別化的,不是簡單的‘一刀切’,能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
新規還單列出了6種可以實施1:1等量置換的情況,目的是鼓勵企業采用氫冶金電爐等更加低碳的先進生產工藝。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李新創解釋,鋼鐵行業的產能置換絕不是“一刀切”。“以廢鋼為主的電爐鋼發展是鼓勵的,同時對一些特殊的條件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這就是有差別化的,不是簡單的‘一刀切’,能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彼f。
“今后如果再增加產能,所有的鋼鐵企業都認為不能再增加了,再增加今后肯定是惡性競爭?!?/b>
專家介紹,在以往實際置換過程中出現過一些不減反增、玩數字游戲、打擦邊球的問題,導致實際產量大于產能,調整后的新規則更加堅決杜絕新增產能。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介紹,2016年至2020年初,全國已累計壓減粗鋼產能超過1.5億噸。駱鐵軍說:“該置換的前幾年都置換差不多了,后邊置換的不能說沒有,但是可能比前幾年會大幅減少。今后如果再增加產能,所有的鋼鐵企業都認為不能再增加了,再增加今后肯定是惡性競爭?!?/div>
來源:央廣網
編輯:陳燦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安貞里三區26樓 郵編:100029 電話:(010)64442120/(010)64442123 傳真:(010)64411645 電子郵箱:csteelnews@126.com
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法律顧問:大成律師事務所 楊貴生律師 電話: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國鋼鐵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0701626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