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我國船舶工業呈現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良好發展態勢,造船三大指標同步增長,國際市場份額保持領先,收入、利潤、出口全面提升,高端裝備取得突破,綠色低碳化加速發展。但行業保持平穩健康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
一、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ㄒ唬┤笤齑笜送皆鲩L
2023年,全國造船完工量423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1.8%;新接訂單量712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6.4%。12月底,手持訂單量13939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2.0%。
全國完工出口船3453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2.6%;承接出口船訂單6651萬載重噸,同比增長64.1%;12月底,手持出口船訂單1301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6.7%。出口船舶分別占全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的81.6%、93.4%和93.4%。
?。ǘ┐俺隹诮痤~保持增長
2023年,我國船舶產品出口金額318.7億美元,同比增長21.4%,其中,散貨船、油船和集裝箱船三大主流船型出口金額合計187.1億美元,占出口總金額的58.7%。我國船舶產品出口到191個國家和地區,向亞洲、歐洲、拉丁美洲出口船舶金額分別為177.3億、29.0億和28.4億美元。
?。ㄈ┦杖肜麧檶崿F穩步增長
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237億元,同比增長20.0%;實現利潤總額259億元,同比增長131.7%。
二、經濟運行主要亮點
?。ㄒ唬﹪H市場份額保持領先,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
2023年,我國造船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市場份額已連續14年居世界第一。我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分別占世界總量的50.2%、66.6%和55.0%,市場份額首次全部超過50%,較2022年分別增長2.9、11.4和6.0個百分點。三大指標市場份額以修正總噸計分別占47.6%、60.2%和47.6%。骨干船企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分別有5家、7家和6家企業位居世界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前10強。中國船舶集團造船三大指標在全球造船集團中均位居第一。
?。ǘ└叨搜b備建造取得突破,船海產品全譜系發展
2023年11月,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命名交付,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商業首航,標志著我國已形成船海產品全譜系總裝建造能力。我國船企交付了20艘全球最大24000箱超大集裝箱船,4艘17.4萬立方米大型LNG運輸船,以及全球最大淺水航道8萬立方米LNG運輸船,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五代“長恒系列”17.4萬立方米大型LNG船順利出塢。一批新型深遠海大型風電安裝船、深遠海養殖裝備、浮式生產儲卸油船等高端海洋工程裝備順利交付,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成功并網發電。
?。ㄈ┬麓唵谓Y構不斷優化,綠色低碳化加速推進
2023年,我國船企鞏固優勢船型地位,抓住細分市場輪動機遇,新船訂單結構不斷優化。在全球18種主要船型中,我國有14種船型新接訂單位居全球首位。LNG、甲醇動力等綠色船舶訂單快速增長,氨燃料預留、氫燃料電池等零碳船舶訂單取得突破,新接綠色船舶訂單國際市場份額達到57.0%,實現了對主流船型的全覆蓋。全球最大700箱純電動力集裝箱船、全球最大5400馬力純電拖輪、國內首艘500千瓦氫燃料電池動力船等研制完成并投入使用。
?。ㄋ模┦袌霏h境呈現有利變化,船企效益明顯改善
2023年,骨干船企加快“智改數轉”步伐,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加強精益管理,企業效益得到明顯改善。同時,船價、鋼價、匯率等影響企業效益的市場環境均朝著有利方向變化。全球新造船市場需求活躍,船企新接訂單大增,平均生產保障系數(手持訂單量/近3年造船完工量平均值)達到3.5年,部分企業排產到2028年??死怂尚麓瑑r格指數全年上漲10.1%,創2009年以來新高。船用6mm和20mm規格鋼板價格全年震蕩微跌超過100元/噸;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貶值超過1.9%。2023年,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主營收入利潤率達到4.2%,同比提高2.0個百分點。
?。ㄎ澹┲攸c船配產品不斷提升,新能源裝備取得新突破
2023年,我國重點船舶配套產品研制取得新進展。國產X92大型船用低速機曲軸鍛件、風電運維船補償棧橋、LNG船加注系統等裝備實現交付。中國船舶集團船用低速機完工量達403臺,按功率計首次突破1000萬馬力,全球市場份額約占40%。新能源裝備研發取得新突破,船用甲醇燃料、氨燃料供給系統獲得批量訂單,首臺船用中速大功率氨燃料發動機點火成功,全球首臺套船用甲醇雙燃料鍋爐獲得了型式認可證書和產品證書,國內研制的船用碳捕集系統(CCUS)獲得原則認可證書。
三、面臨的主要挑戰
(一)安全生產風險明顯上升
船舶企業發生的數起安全生產事故,給全行業敲響了警鐘,各企業需引起高度重視。隨著船企生產任務量的快速增加,導致工人加班加點、交叉作業增多,在油漆噴涂、動火作業、高空作業、密閉空間作業、吊裝作業等關鍵環節中的安全風險隱患加大。同時,船企新員工數量明顯增加,統計數據顯示,重點監測船舶企業用工人數比上年增長13.8%,由此也帶來新員工安全生產意識不足、風險辨識能力不高,以及企業安全培訓未及時到位等問題。
?。ǘ┍=淮瑝毫χ饾u加大
船舶企業手持訂單量創2014年來新高,生產任務飽滿,履約交付壓力增加,“保交船、快交船、交好船”對企業生產管理、供應保障、經營接單等綜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當前,船企手持船舶訂單的修載比(修正總噸/載重噸)升至0.42,創歷史新高。隨著訂單總量和高技術船舶占比的雙提升,企業生產經營的復雜程度也明顯增加。其中,大型氣體船、超大型集裝箱船、汽車運輸船以及雙燃料船舶等高技術船舶的批量建造,考驗企業在產能協調、專用設備供貨周期、新工藝工法應用等環節的把控。此外,下游航運市場不確定性增強,細分領域運費分化加重,對部分船型交付進度可能造成潛在風險。
(三)市場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多
鋼材、匯率和航運市場的波動風險增加。截至2023年12月底,進口鐵礦石和焦炭均價分別為123美元/噸和2413元/噸,比年中低點分別回漲15.5%和33.1%,為鋼材價格反彈埋下空間。全球地緣政治沖突加劇,沖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國際航運市場寬幅波動,克拉克松綜合運費指數振幅達到36.1%。2024年美國貨幣政策大概率會出現調整,由加息周期進入降息通道,從而帶動全球貨幣政策轉向,也將影響人民幣匯率變化。
四、預測
據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等多家國際機構發布的最新經濟展望,預計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加上地緣沖突不斷等因素影響,全球航運業和造船業將面臨更多挑戰,但隨著行業脫碳進程加快,對新造船市場將產生積極作用。綜合分析,預計2024年全球造船完工量將保持在1億載重噸的歷史較高水平,新接訂單量將在8000萬-1億載重噸,手持訂單量保持在2億載重噸以上;我國造船完工量將在4500萬載重噸左右,新接訂單量約5500萬載重噸,手持訂單量保持在1.3億載重噸以上。
五、建議
?。ㄒ唬┞鋵嵭袠I安全發展倡議,堅決守住安全底線
當前,船舶企業生產任務繁重,安全生產風險上升,各企業要高度重視,積極主動落實《中國船舶行業安全發展倡議書》,從嚴管理,真抓實干,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全力維護行業安全生產形勢穩定。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履行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二要完善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層層負責、人人有責、各負其責”的工作制度和責任體系。三要扎實做好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提升安全風險管控能力。四要重視企業先進技術應用,大力推動科技興安。五要加強企業安全教育培訓,提高職工安全素質,形成遵章守紀良好行為習慣。
?。ǘ┘涌炀G色智能轉型,強管理提效率保交船
未來2年是我國船企交船高峰期,也是大型LNG船、大型集裝箱船等高技術船舶的集中交付期,各造船企業要將“保交船”作為首要任務。一是認真落實《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行動綱要(2024—2030年)》相關要求,推動總裝建造模式變革,加快船舶工業產品體系、制造體系、供應鏈體系綠色轉型。二是加快船舶企業“智改數轉”,加強精益管理,優化生產工藝,提升標準化水平,提高總裝建造效率,進一步縮短船舶建造周期。三是加強生產計劃管理,完善物資配套供應鏈,細化重點任務,嚴抓關鍵節點,加強與船東、船級社的協同配合,確保高質量按期交船。
?。ㄈ淞L險中性理念,積極應對市場環境變化
面對外部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全行業要堅持樹立風險中性理念,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一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水平,發揮造船龍頭企業的“鏈主”作用,帶動重點船舶配套企業補鏈延鏈強鏈。二是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采取與鋼鐵企業簽訂長期采購協議、采用期貨避險工具,以及與金融機構簽訂遠期結匯協議等方式,控制原材料成本和匯率變化等風險。三是加強全球航運和造船市場分析研判,深化國際海事重點規則標準和行業重大問題研究,密切關注重大苗頭性、趨勢性問題,為企業生產經營、行業健康發展和政府部門決策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