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代表委員表示要鞏固完整產業體系優勢,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增強產業發展的接續性和競爭力。
補短板鍛長板 關鍵時刻“不掉鏈”
初春3月,在吉林省松原市10萬千瓦風電項目施工現場,徐工2600噸全地面起重機緩緩吊起高126米、重127噸的風機,僅用21分鐘就完成了機艙的吊裝。
今年兩會上,來自制造業一線的全國人大代表、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單增海帶來了好消息:300噸以下全地面起重機整機國產化率已達100%,千噸級達到90%,我國已完全具備千噸級起重機的自主研發和制造能力。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2022年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突破40萬億元大關,占GDP比重達33.2%,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27.7%,制造業規模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
不過也要看到,我國工業仍處于全球價值鏈中低端,自主可控能力還不強?!蛾P于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指出,供給面臨的結構性約束較強??萍紕撔履芰Υ嵘?,部分基礎原材料、關鍵設備和零部件等“卡脖子”問題仍存,產業鏈供應鏈卡點堵點仍然較多。
聚焦堵點難點,計劃報告提出多項舉措,包括“實施產業鏈供應鏈貫通工程”“著力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協同攻關,促進全產業鏈優化升級”。
全國政協委員苗圩表示,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加快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盡快補齊短板,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
“企業是增強產業鏈韌性的主體力量?!比珖f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表示,打造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需要培育出一批世界一流企業主導產業鏈,更需要培育大量的專精特新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支撐產業鏈關鍵節點。
邁向中高端 促傳統產業升鏈增動能
我國制造業門類、品種齊全,當前處于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的重要關口期。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今年初,銅陵有色集團年產2萬噸高精度儲能用超薄電子銅箔項目全面投產。“項目的建成延伸了銅箔產業鏈,成為發展中的新增長點。”全國人大代表、安徽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士啟說。
“謀求轉型是傳統企業的必答題?!倍∈繂⒋肀硎荆獜膬r值鏈層面提高傳統產業的附加值和競爭力,進一步加大先進制造業產品的開發力度,加快向價值鏈的高端攀升。推動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深度融合,向設計研發、定制化服務、信息增值服務等上下游市場拓展,促進產業鏈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冷偉青說,加快數字化、綠色化發展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上海電氣正持續優化和發展傳統能源裝備、新能源裝備,開展多場景的智能制造實踐。下一步將加快5G、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傳統產業在制造業中占比超過80%,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痹谑膶萌珖舜笠淮螘h首場“部長通道”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介紹,正在加強頂層謀劃,研究制定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指導意見。大的方向是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使我國傳統產業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韌性的重要支撐。計劃報告指出,深入推進傳統產業、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上云用數賦智”水平不斷提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說:“面對數字化發展機遇,一些關鍵的技術創新往往出現在中小企業。要鼓勵它們從數字化轉型到企業轉型,再到產業升級,勇當創新和轉型升級的主體?!?/div>
搶抓機遇 新興產業建鏈制勝新賽道
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在代表委員們看來,要抓住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過程中孕育的新機遇,推動優勢產業延鏈、新興產業建鏈,構建一批新的增長引擎。
過去五年,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綠色環保、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7%以上。
全國政協委員林毅夫說,應該看到我國具有創新和發展的換道超車優勢。在新能源、大數據、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等第四次工業革命相關的新經濟領域,我國和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人力資源多、國內市場大、產業配套全。
“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生物經濟、北斗產業、氫能產業”“加快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計劃報告提出下一步發展方向。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從科技創新到產業發展是一個首尾相連的閉環?!比珖舜蟠?、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藍慶華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例說,重慶加快構建覆蓋研發制造、核心零部件、檢驗檢測等全流程、全要素產業生態,加強企業創新供給,促進產業迭代升級,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黃群慧委員說,要將科技自立自強與構建自主開放的產業鏈一體化謀劃布局,支持企業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同時探索有利于前沿技術孵化、多元化資金投入、早期市場培育的體制機制,加強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多路徑探索和交叉融合,積極打造未來技術應用場景,搶占產業變革制高點。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張雨恬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