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張高鐵輻射“一小時生活圈”,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加快建設,冰雪運動裝備制造、大數據、新能源等產業蓬勃發展……在籌辦北京冬奧會的強有力牽引下,京津冀協同發展跑出“加速度”,未來還將有更多值得期待的新契機。
交通先行構建“一小時生活圈”
“京張高鐵全面運行以來,現在半個小時就到北京,給大家的通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弊鳛橥辽灵L的河北懷來人,在北京工作的韓寶良直言“太高興了”。
2019年12月30日,作為2022北京冬奧會的重要配套工程,世界首條時速350公里智能高速鐵路——京張高鐵正式通車,兩年多來已累計開行列車近8萬列,運送旅客2739.6萬人次。
當前,冬奧會比賽正如火如荼進行,京張高鐵冬奧列車也奔馳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大賽區,北京清河站至延慶、太子城、崇禮站分別只需要26分鐘、50分鐘、65分鐘即可到達。預計在1月21日至3月16日整個運輸服務保障期間,運送運動員、技術官員和持票旅客將達20萬人次。
京張城際鐵路有限公司董事長馬侃彥表示,京張高鐵形成了內蒙古東部、山西和河北北部地區快速進京客運通道,從北京到張家口只需要1個小時就能到達,將京津冀經濟圈和晉冀蒙經濟圈有效連通,極大改善了沿線群眾的出行條件,激發了沿線城市的發展潛力,促進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交通,向來是區域協同發展的“先手棋”。北京攜手張家口籌辦北京冬奧會這7年,京津冀交通協同發展大踏步向前。
從京張高鐵到京禮高速,一條條交通干線越織越密,蝶變成“一張網”;從延慶綜合交通服務中心到太子城高鐵站客運樞紐,一個個綜合性交通樞紐接連落子;從電子客票到刷臉進站,智能化便捷服務功能越來越完善,“一張票”升級為“一個系統”……近年來,京津冀區域交通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完善,不僅滿足了奧運保障需求,也為賽后區域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產業優化注入發展新動力
“將辦奧過程融入區域經濟發展,是北京冬奧會的一大亮點?!本埗瑠W研究中心主任陳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京津冀區域便捷的交通,極大地加強了智力、教育、科技等多項要素的流通,帶動三地尤其是張家口產業結構優化取得了巨大突破,也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河北張家口懷來縣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成群水鳥在水面上嬉戲。借著京張高鐵的東風,這個縣全面融入首都半小時經濟生活圈,以濕地公園為中心,當地葡萄文化、郵驛文化、長城文化、溫泉文化等資源串點成線,構建起一條生態旅游帶。
這并不是個例。加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是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和新的抓手。京張兩地把握冬奧機遇,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推動體育產業、文化休閑、冰雪旅游融合發展,“冰雪+”效應逐漸形成。
在崇禮,滑雪場和滑雪小鎮生意興隆,昔日的貧困縣已變為如今的“冰雪勝地”。今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體育總局公布《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規劃》,以北京和張家口奧運場館所在區縣為核心,輻射北京和張家口全域范圍,區域內擁有25個奧運場館、21個大眾滑雪場、6項世界文化遺產等豐富的體育文化旅游資源。
憑借雄厚的工業基礎和充足的產業工人,張家口還將冰雪產業向制造端延伸,規劃建設了高新區冰雪運動裝備產業園和宣化冰雪產業園等冰雪裝備研發制造集聚區,打造輕重裝備結合、研發制造服務兼顧的全產業鏈冰雪運動裝備制造基地。
可持續發展呈現新前景
在北京冬奧會籌辦過程中,綠色低碳、共建共享等理念也融入城市建設和民眾生活,京津冀可持續發展呈現新前景。
張家口壩上草原,一座座矗立的風機宛如巨陣,在葉片的旋轉中,源源不斷的清潔電力并入電網,輸向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在奧運會歷史上首次實現了全部場館100%綠色供電。
在此基礎上,京津冀有效整合區域內的資源供給及消費和環保需求,積極推進綠色電力的就地和就近消納,大力發展氫能產業,加速氫燃料汽車示范應用。目前京張尤其是張家口已形成產業鏈齊全,具備一定發展潛力的氫能產業發展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張家口市還以北京冬奧會可再生能源利用為契機,充分發揮當地常年氣候涼爽、綠電富集和低電價優勢,立足近京區位優勢,積極吸引在京高科技企業將數據中心落戶張家口,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培育數字經濟新引擎。
“冬奧會結束以后,張家口在旅游、體育、能源、生態、科技等多個領域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陳劍建議,在一些前瞻性產業發展方面,張家口可以和北京加強深度融合與合作,這樣才可能盡快實現跨越式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更多機遇還將體現在公共服務領域的共建共享上。乘著北京冬奧會的東風,京津冀加大在通信設施、氣象保障、餐飲住宿、教育醫療等多方面的投入,建立健全協同共享機制,推動區域整體公共服務水平提升。
陳劍認為,政府在產業發展方面可以做一些引導、扶持,但更多還是要靠市場,要下大力氣推動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和政策創新,改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