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實現綠色發展,觀念的轉變是前提和關鍵?!?月5日,在由中國冶金報社和安鋼共同主辦的2019(第二屆)中國鋼鐵行業綠色發展暨超低排放推進高峰論壇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蘇偉中在致辭時指出。
蘇偉中表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年間,中國鋼鐵人經過幾代、成百上千萬人的艱苦拼搏,使得中國鋼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1949年,我國生產粗鋼15.8萬噸,不夠給中國每個家庭打一把菜刀;2018年,我國生產粗鋼9.28億噸,占世界鋼產量的50%以上。這70年間,從每年需要大量進口鋼材到每年出口大量鋼材;從主要追求產量的增長,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到高質量發展,解決“好不好”的問題,國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鋼鐵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70年發展歷程,中國鋼鐵對國家綜合實力的支撐作用、對國家經濟建設的關鍵基礎性作用、對人民生活的保障性作用,已經得到了歷史性的、確定性的肯定和實證。
此外,70年間,中國鋼鐵人不僅書寫了人類歷史上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也書寫了一部精神史詩。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孟泰精神到馬萬水精神,再到今天的李雙良精神、郭明義精神,等等。這些財富,必將成為中國鋼鐵人今后接續奮斗的動力之源,也必將有助于強化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
可以說,到今天為止,中國鋼鐵的成就和貢獻讓我們感到極其驕傲和自豪,中國鋼鐵的文化和精神值得我們深刻總結和發揚。
“進入新時代,不斷進化的新型鋼鐵產業不僅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也是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指導下,生態文明建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碧K偉中認為。
蘇偉中指出,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綠色發展論壇,就是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推進超低排放為契機,加快推進鋼鐵行業的綠色發展、生態建設。
蘇偉中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關于綠色發展的論述和思想,回答了人與自然之間如何進行協調發展的問題,進一步拓展了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的理論視域,既是指導中國經濟建設的綱領,也是指導鋼鐵行業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的指針和遵循。
他認為,鋼鐵行業要從以下三點做起,樹立綠色發展觀念:
一是要樹立生態環境底線、紅線思維。國家積極推進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鋼鐵產能1.5億噸,取締“地條鋼”1.4億噸,使我國在鋼產量上升的同時實現了污染物排放總量下降。近年來,鋼鐵行業通過技術提升和升級改造,正轉變為綠色產業,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分子和貢獻者。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部分企業的污染治理設施還不能穩定運行,超標排放情況時有發生,受到環保部門的通報和處罰。全行業必須高度重視,把綠色發展作為企業生存的前提和發展的基礎。
二是要樹立大生態觀。一個鋼鐵生產廠,不僅是鋼鐵產品的生產商,也是美好環境的貢獻者,要能夠與城市實現共榮共生共發展。比如,低硫煤、低硫礦的使用,可以減少環境負荷;EVI(先期介入)的設立,可以實現對鋼材的高效使用;高強汽車板的推廣可以使汽車油耗更低等。
三是要推動社會對鋼鐵行業認知的轉變。在很多人的觀念中,一提起鋼鐵產業,就是“高污染、高耗能”。實際上,只要我們認真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強化全流程、全過程的節能減排,鋼廠完全有可能成為城市的花園。國內外鋼廠的實踐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城市鋼廠搬遷不是解決城市污染的最佳途徑,特別是對于環保領先、產品優質、競爭力強的鋼鐵綠色工廠而言。因此,必須實事求是、綜合評估、科學決策,避免因搬致困。
蘇偉中表示,社會經濟發展離不開鋼鐵,其作用不可替代。而觀念的轉變,將為鋼鐵行業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好的發展環境,從而為經濟建設提供更多綠色產品,使之成為真正的綠色產業。
“創新是第一驅動力。實現綠色發展,其核心和本質是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碧K偉中指出,唯有環保技術的不斷突破和管理方式的不斷創新,才能解決排放總量問題和企業達標排放問題,實現綠色發展、清潔生產。
今年4月28日國家出臺的《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實際上就是對環保技術和管理的一次提升,也代表了當今世界鋼鐵最高的環保標準、綠色發展水平。2012年國標燒結機二氧化硫為200毫克/立方米,現在的超低排放標準是35毫克/立方米,這種變化沒有科技的革命性進步是實現不了的。
“我看到,在此次鋼鐵行業綠色發展論壇上,《中國冶金報》還邀請有關專家甄選了部分冶金節能環保好技術向全行業推廣,其中有的技術可以實現固廢近零排放,實現廢氣近零排放。”蘇偉中說,“我們就是希望通過技術進步,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這個做法很好,值得提倡?!?/div>
“生態治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碧K偉中說,“原材料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無可替代。它應該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部分,成為綠色產業,為環境提供有價值的產品。大城市圈的經濟發展得有鋼鐵等基礎產業的位置?!?/div>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楊凱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