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依賴高儲蓄發展的投資拉動型經濟發展遇上瓶頸,同時,國際局勢漸趨復雜,貿易保護主義盛行,進出口貿易也面臨越來越大的不確定性。在兩駕馬車徘徊前行之時,消費異軍突起,為中國經濟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作為三駕馬車之一,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龐大的人口數量并沒有帶來消費的增長,反而靠著高儲蓄發展了投資拉動型經濟。2010年,消費、投資、出口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36.8%、54%、9.2%,而在這之前,投資更是高達60%以上。由于投資拉動型經濟較為倚重固定資產投資,隨著投資積聚,導致產能過剩,不利于經濟持續繁榮。
與投資拉動型經濟不同,消費拉動型經濟更具發展潛力。消費對于經濟最突出的貢獻在于激活了產業端。消費引入競爭機制,助力產業結構調整。
一方面,隨著科技水平與互聯網飛速發展,再加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大眾消費觀念和模式不斷更新和升級。傳統的消費需求結構面臨重大挑戰。在消費端的壓力下,供給端不得不加速科技更新,發展出以消費需求為主的生產方式。
另一方面,消費強化價格機制。在消費需求的變化下,市場通過價格的引導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價格體制能夠向生產者傳遞出市場中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力度,同時也向生產者傳遞著生產該類產品所需要的成本。
從根本上來講,消費拉動經濟的路徑還是通過擴大消費需求-經濟增長(GDP增長)-擴大消費需求,但消費拉動的經濟增長其發展模式更為主動。其一,消費拉動型經濟是以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消費水平為導向,這符合經濟發展的初衷,更具內生發展動力;其二,消費需求對產業結構的升級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于政策效力,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居民對于新消費需求的愿望迫使企業更為積極地處理過剩產能,這無疑完善了市場的淘汰機制;其三,消費需求提升對社會發展的意義是全方位的,消費不僅對產業提出了高要求,對生產者、從業者以及服務提供者也都提出了要求,這意味社會的教育、創新、保障都需同步跟進,而這些都是經濟發展的要素之一。
實際上,經濟發展由投資拉動轉為消費拉動也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改革開放至今,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有了巨大的增長,從初期的年收入400元到今天年收入近3萬元。我們有能力去追求、享受更美好的生活,恩格爾系數顯示,1978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311元,恩格爾系數為57.5%(農村為67.7%),到了2018年,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8.4%。
而伴隨著恩格爾系數的下降,國內也出現了三次代表性的消費升級現象,第一次從溫飽向輕工產品的轉變,第二次從老四件向新四件轉變,如今,我們還在進行著生活方式的轉變。經濟的提升帶來了消費的升級,而消費的升級又催生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我國已具備消費推動經濟的實力和基礎。消費觀念方面,如今居民開始追求個性化,且注重環保和效益,這不僅貢獻了多樣的需求,也對生產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消費模式大幅轉變,在助推整個產業結構發展的同時,還改變了傳統的金融市場。不斷更新的消費業態加速了傳統實體店轉向新零售的轉變。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網購用戶的規模達到了6.1億人,電商交易額與電子支付規模雙雙增長,一種全新的消費業態已經產生,經濟發展的活力空前高漲。
誠然,消費經濟是當前經濟增長新的動力和增長點,但消費經濟也是需要引導和培育的。政府和企業應共同努力促進消費經濟的發展,而消費經濟發展的關鍵在于培育多樣的消費需求點,不斷更新消費方式、消費模式和消費業態,從而成為生產和服務發展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