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中國正處于深刻變革、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陡然增加,通過不斷深化各領域改革和增強自我創新能力,進一步挖掘和釋放我國經濟發展的潛力和動能,充分協調和靈活運用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等多種政策工具集中發力,積極推動經濟結構轉型發展,將會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保持我國經濟穩中有進在合理區間運行。
張依群認為,要保持經濟穩定發展,從財稅角度分析,按照黨的十八大以來制定的一系列改革路線方針政策要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有效發揮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支柱作用,系統性針對性第加大深化財稅改革力度,才能促進中國經濟在日益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下行穩致遠。
張依群認為,下一步財稅政策將有五大發力點。
一是要更加充分發揮財政在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關系的載體和紐帶作用,在稅費、投融資、補貼、購買等方面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突出財政的支撐、保障、防范、引導、調節功能,增強財政與貨幣、產業、區域等方面政策的協調性和主動性,讓財稅政策功效得到更充分釋放。
二是繼續深入落實國家實施的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兼顧減稅降費的普惠性和針對性,用政府的讓利換取企業擴大投資的動力和百姓消費的活力,激發帶動國內投資與消費的雙增長,將經濟增長模式向以內需為主導的穩外擴內方向轉型。
三是推動以穩就業為基礎的民生事業發展,讓財政政策、財政資金更多更廣泛地惠及百姓民生,尤其是要加大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就業能力,擴展就業空間,保障民生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四是鼓勵技術、管理、理論、理念創新,放寬減除科研經費管理一切限制性措施,打通科研機構研發創新經費使用最后一公里,讓國家鼓勵科研創新優惠政策真正能夠落地見效。
五是保持財政政策和預算收支穩定,牢固樹立黨政機關過緊日子思想,進一步大力壓縮行政性開支,將資金更多投向基礎教育、基礎科研、基本醫療等薄弱環節;大幅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占比,增強地方政府的財政自主能力,有效增強地方政府特別是困難地區、落后地區、民族地區防范化解財政風險能力;全面實施預算績效評價制度,提高財政政策資金效益效率,優化財政收支結構,讓財政在兜住民生底線、防范風險紅線、保持經濟發展基準線方面擁有更大實力和更多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