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趙萍 報道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自2023年9月份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更是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2024年十大工作任務之首。一時間,“新質生產力”成為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熱議的關鍵詞,更是被媒體爭相報道、廣泛傳播。
毋庸置疑,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要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推動力、支撐力。那么,鋼鐵行業如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鋼鐵行業要辨明“新”與“舊”。新質生產力的本質是先進生產力,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是一項長期任務和系統工程。首先要認識到,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鋼鐵行業必須轉變發展理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根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產業升級為方向,擺脫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和生產力發展路徑,積極推動傳統生產要素中的“精華”與新生產要素創新組合,著力推動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和質變,激發行業各方創新發展活力,大幅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加快形成以創新為特點,以質優為關鍵,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重要組成的先進生產力,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行業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
發展新質生產力,鋼鐵行業要處理好“舍”與“得”。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是生產力總量的增加,還是生產力的深刻變革,鋼鐵行業必須繼續堅持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清除制約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各種障礙。
一是繼續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嚴禁鋼鐵新增產能、鞏固去產能成果,同時有為自律、有效調控產量,去除沉疴舊疾,輕裝上陣,加速結構優化調整。
二是聚焦綠色發展,科學統籌處理好綠色投入與自身發展、整體與局部、短期與長期的關系,舍棄急功近利、投機取巧、數據造假等短視行為,同時加強自主創新,實現以工程項目促進科技創新,以科技創新助推鋼鐵工業綠色發展的良性循環。
三是推動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高效協同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在發展應用型研究的同時,更應加強面向產業基礎的基本理論、基本模型的聯合研發,堅決舍棄盲目追求短期利益、忽視行業未來發展的行為,補足短板、剔除隱患、防止虛高,夯實產業發展根基,實現真正以創新為內核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發展新質生產力,鋼鐵行業要突破“有”與“無”。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鋼鐵行業要牢牢握緊創新這個制勝法寶,布局產業未來發展,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敢于無中生有、有中生優,勇于獨創獨有、敢闖敢試,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形成更多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一是完善創新體制機制,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資金鏈,加快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提升創新體系整體能級。二是可借力數字化發展,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適度超前建設行業內部數字基礎設施,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進入全新階段。三是重視勞動力要素發展,制訂實行招才引智、針對培養等的創新人才措施,提升一批、培育一批、儲備一批面向未來發展的更高素質、更高技術含量的人才。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2023年,鋼鐵行業平穩度過了運行較為困難的一年;2024年仍面臨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的發展環境,但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鋼鐵行業要積極投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偉大實踐,以創新驅動為核心,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鋼鐵強企,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