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是科技創新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是以專業要素有效配置為主體、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產力,是數字時代更具融合性、更體現新內涵的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于“以新促質”,以創新驅動新經濟變革、以新經濟引領高質量發展。
●不論是新質生產力系統還是其主陣地,其發展均具有智能化、綠色化的特征,這一特征與新一輪生產力發展趨勢高度吻合。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時強調,要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是個首次提出的全新概念,提出伊始便成為高頻熱搜詞。那么,新質生產力內涵是什么?新質生產力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有什么重要意義?如何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本文將圍繞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內涵——
科技創新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
什么是新質生產力?從字面來看,新與舊對應,新質生產力即有別于傳統生產力的新型生產力,代表一種生產力的躍遷。新質生產力,是科技創新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是以專業要素有效配置為主體、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產力,是數字時代更具融合性、更體現新內涵的生產力。
歷史唯物主義強調,生產力是人類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是推動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的決定力量和動力源泉。馬克思在批判性地繼承了古典政治經濟學、古典哲學等生產力概念的基礎之上,運用唯物史觀對生產力理論進行了創新發展,建構起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生產力理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觀點,如“生產力是人作為社會歷史創造者的主體能力”“生產力是人們共同活動方式的社會合力”“生產力的發展在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中得以實現”等。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是鄧小平理論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創新,也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內容。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學技術發展,尤其是提出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四個面向”,高度凝練概括了新時代生產力發展的規律,富有創見地闡述了推動科技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路徑取向、傳動機制、價值根基、動力源泉等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等重大判斷,不僅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而且使生產力理論的創新呼之欲出。
基于新質生產力視域,生產力不僅是人的主體能力,而且將科技創新視為一種相對獨立的生產力形態,更加凸顯出科技創新是生產力的“源頭活水”,拓展了馬克思主義對生產力概念的界定。一般認為,生產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勞動力、資本等,隨著科技創新重要性的凸顯,技術、數據等也被納入生產要素的范疇。新質生產力不僅涵蓋了上述要素,而且更加重視各要素之間的有機組合,尤其是強調科技創新對生產要素組合的統領性作用,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要素學說的重要發展。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科技創新、戰略新興產業、新質生產力三者具有內在的邏輯聯系。只有加大源頭性科技儲備力度,積極培育戰略新興產業,才能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新競爭力和持久動力。這就意味著新質生產力與現代化產業體系之間存在動態協調關系:產業發展影響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同時新質生產力又推動了產業發展,因此,新質生產力的提出,也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生產力發展動力的學說。
意義——
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支撐
縱觀人類發展歷史,以對自然的認識、利用、改造、保護的能力結構和功能差異為依據,有人把人類生產力分為四代。第一代是采集狩獵生產力,第一代生產力的勞動資料主要是棍棒、石器和弓箭,人力為主要動力,勞動者沒有文化。第二代是農業手工業生產力,勞動資料主要是手工制造的金屬工具和木材工具,人力和畜力為主要動力;少數人有一定文化,多數勞動者仍為文盲。第三代是機械電氣化生產力,勞動資料包括蒸汽機、汽輪機、內燃機和電動機,20世紀以來發明的部分先進技術也屬于第三代。當第三代生產力處于發達階段時,勞動者普遍受過良好教育。第四代是生態智能化生產力,是依靠科學技術和人力,特別是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在開發利用自然的過程中保護自然的過程。
從現代化的起源上看,現代化發源于西歐的工業革命,后擴展到全世界。從18世紀以英國為引領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機械化,到19世紀以德、美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電氣化,再到20世紀以美國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信息化,每一次顛覆性的科技革新都會帶來社會生產力的大解放和生活水平的大躍升。從上述國家現代化進程的軌跡看,西方國家生產力升級換代與其現代化進程高度契合。從世界現代化歷史看,發達國家大都是在科技革命中把握住歷史機遇、形成強大科技創新能力而崛起的。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在科技現代化。這意味著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自立自強,推動實現科技現代化。一方面,要持續增強我國在高鐵、新能源、5G通信設備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逐步增強國際產業鏈對我國產業的依存度;另一方面,通過精準定位,優化調整對策,打贏高端集成電路、工業軟件、高端設備等高新技術反擊戰,積極參與關鍵核心技術國際產業鏈,努力突破“脫鉤”“斷鏈”所設置的“小院高墻”。尤其是針對西方國家對我國關鍵技術“卡脖子”的升級,我們一定要牽住關鍵核心技術、元器件、材料的“牛鼻子”,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聚焦關鍵、補短板、強弱項,勇闖創新“無人區”,突破制約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這是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于“以新促質”,以創新驅動新經濟變革、以新經濟引領高質量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充分發展以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區塊鏈及人工智能等工具體系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系統,必須錨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生物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機器人等未來產業在內的新質生產力主陣地。不論是新質生產力系統還是其主陣地,其發展均具有智能化、綠色化的特征,這一特征與新一輪生產力發展趨勢高度吻合。
思考——
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需要夯實基礎、培育主體、強化支撐
通過培育、聚集科技創新資源,夯實新質生產力的基礎。要保持一個國家或區域的長期穩定增長,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這些地區科技資源聚集度高,科技資源規模效應明顯。科技資源具有稀缺性,因而需要對科技資源進行有效配置。按照新一輪科技革命的發展趨勢,需要進一步優化完善科技規劃布局,優化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定位和布局,形成國家實驗室體系,統籌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實現科技資源的優化配置,在兼顧均衡發展的基礎上,使科技資源集聚的創新效應最大化,最大程度培育新質生產力。
培育發展新型科技企業為新質生產力的供給主體。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在科技創新中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并要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這就進一步明確了科技企業在新質生產力培育中的主體地位。創新是把發明或創意轉變為商業價值的過程,組合的平臺是企業,組合者是企業家。從實踐中看,高成長型科技企業,尤其是“瞪羚”“獨角獸”型創業企業已成為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因此,要加大培育發展高成長型科技企業的力度,以區域創新生態體系的構建推動創新資源有效流動和再配置,建立健全金融支撐體系,優化產業布局,建立企業梯次培育體系,打造良好的產業生態,通過政府、企業、社會三者合力共同營造高成長型科技企業培育成長的良好環境,持續為新質生產力提供源源不斷的供給主體。
新質生產力塑造的核心在于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在鞏固優勢產業的同時,補齊短板,錨定好產業發展新優勢對于新質生產力的供給顯得尤為關鍵。這就要求我們準確研判產業發展趨勢,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以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產業為突破口,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來實現產業基礎的再造,拓寬新質生產力發展路徑。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為新質生產力培育提供關鍵支撐。新質生產力意味著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躍升,代表更高形態的生產力,躍升的關鍵在于發展方式的轉型與變革。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客觀上要求發展向創新驅動模式轉變,聚集以知識為主的高級要素,促進產業競爭創新能力,營造創新生態環境。要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開放創新一體設計,實現有效貫通;堅持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一體部署,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持續性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基礎創新能力,以顛覆性創新實現創新能力的提升。(楊志強 何立勝)
(楊志強系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博士、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何立勝系中國浦東干部學院教務部主任、長三角研究院院長,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