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李江梅 報道
記者 朱亞明 攝影
“鐵合金行業是冶金工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產能最大、品種齊全的鐵合金產業鏈,完全能夠滿足以煉鋼行業為代表的下游用戶的需求?!?1月23日下午,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召開的2023鋼鐵產業鏈安全保障大會上,中國鐵合金工業協會秘書長史萬利在做題為《鐵合金行業現狀及未來展望》的報告時指出。
他在報告中介紹了今年初以來我國鐵合金行業的整體運行情況和行業關注的熱點話題,并為內蒙古地區推進合金行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圖為史萬利
我國鐵合金供應整體平穩,需求小幅下滑
史萬利首先結合今年1月—9月份的數據分析了我國鐵合金行業的整體運行情況。
數據顯示,1月—9月份,我國鐵合金累計產量為2572.2萬噸,同比增長0.7%。分品種來看,1月—9月份,我國硅錳合金產量為883.47萬噸,同比增長14.41%,增量主要在內蒙古地區;高碳鉻鐵產量為534.30萬噸,同比增長8.73%;硅鐵產量為408.72萬噸,同比減少8.92%。史萬利介紹,我國鐵合金的產能在5000萬噸左右,每年的實際產量約為3300萬噸,“預估到今年末,我國鐵合金產量同去年基本持平?!笔啡f利說道。
在需求方面,史萬利分析認為,由于目前我國的粗鋼社會需求量在逐漸減少,粗鋼產量也處于下降的趨勢中,因此對鐵合金的需求量也在相應減少。以河鋼硅錳招標量為例,1月—9月份硅錳需求量累計同比降低3740噸,降幅為2.07%。
在鐵合金價格方面,今年初以來,我國鐵合金各品種價格維持在較低水平,價格走勢相對平穩。
在原料進口方面,史萬利介紹,我國生產錳系鐵合金所需的錳礦85%以上依賴進口,主要進口來源國為南非、澳大利亞、加蓬。據統計,1月—9月份,我國累計錳礦進口量為2336.80萬噸,同比增長5.10%;累計鉻礦進口量為1302.81萬噸,同比增長12.71%。
“國家越來越重視鐵合金行業,將部分鐵合金品種納入國家戰略資源的范疇,并高度關注原料進口礦的供應保障問題。”史萬利表示。
中國鐵合金行業的兩大熱點話題
史萬利進一步介紹了目前鐵合金行業關注的兩個熱點話題。
第一個熱點是國家層面有關鐵合金行業的產業政策,重點是《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最新版的修訂情況。
據史萬利介紹,修訂后的目錄中有關鐵合金行業將新增以下三方面內容:其一,在鼓勵類中新增“鋼鐵、焦化、鐵合金行業超低排放技術,以及副產品資源化、再利用化”;其二,將“半封閉式錳硅合金、鎳鐵、高碳鉻鐵、高碳錳鐵礦熱爐”納入限制類;其三,將“1萬噸/年以下電解金屬錳單條生產線(一臺變壓器),電解金屬錳生產總規模為3萬噸/年以下的企業”納入淘汰類。
第二個熱點是綠色認證及綠色低碳等相關工作的開展。“從2023年初開始,我們就與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緊密配合,全面鋪開綠色工廠認證和綠色產品認證工作,受到了業內的廣泛關注?!笔啡f利說道。
史萬利在報告中還提到,11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的意見》,明確了加快提升我國重點產品碳足跡管理水平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和組織實施要求等,其中提到的一項工作就是加快制定產品碳足跡核算基礎通用國家標準。
“這意味著未來冶金行業在賣出每一份產品時都要附加產品的碳排放數據,這就勢必會倒逼上游進行碳足跡核查。目前我們正在著手起草《低碳產品評價方法與要求 鐵合金產品》這一團體標準,得到了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的支持。”史萬利說道。
內蒙古地區鐵合金行業發展展望
史萬利將內蒙古鐵合金產業的發展優勢總結為3點。
第一是鐵合金產量占比份額顯著提高,行業龍頭地位穩固。史萬利指出,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鐵合金的主產區,其鐵合金產量占全國總產量接近40%,行業集中度很高。
第二是能源方面的區域優勢愈加突出,為核心行業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史萬利介紹,電力成本占鐵合金行業總成本的40%~50%,如果一個地區沒有電價優勢,就不適合鐵合金行業的發展。而內蒙古地區不僅具備傳統電力資源優勢,更有巨大的綠電開發潛力。根據史萬利調查的數據,內蒙古地區的風能資源可開發量為14.6億千瓦,約占全國的57%;太陽能資源可開發量為94億千瓦,約占全國的21%。
第三是國家、地方相關政策助推所屬區域合金行業快速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地方層面,8月19日,內蒙古自治區工信廳等部門聯合出臺了《內蒙古自治區促進鐵合金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在國家層面,10月16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有了這兩個政策的支持,內蒙古地區鐵合金行業推進高質量發展一定會加快步伐?!笔啡f利說道。
史萬利最后為內蒙古地區鐵合金行業的未來發展提出3點建議:第一,充分利用所屬區域“天時、地利、人和”等方面優勢,快速推進鐵合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第二,新上項目應統籌兼顧、通盤考慮,特別是與當地人力資源、水力資源等工輔設施相匹配;第三,鐵合金產能增大后,應著重考慮有效解決爐渣等固廢綜合利用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