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辯證認識和科學統籌經濟發展“質”和“量”的關系,是我們黨領導經濟工作的重要經驗。這充分體現了我們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為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為國家經濟建設的支撐力量,鋼鐵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也應該辯證把握好“質”與“量”的關系。
“質”是指經濟發展的結構、效益,“量”是指經濟發展的規模、速度。質的有效提升是量的合理增長的重要動力,而量的合理增長是質的有效提升的重要基礎。
就我國鋼鐵行業而言,我們已經具有“量”的基礎優勢。我們憑借超10億噸粗鋼產量、占比超50%的權重,牢牢坐穩世界第一的位置。這一絕對大的體量決定了鋼鐵行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穩定器”。每當中國經濟遇到大的阻礙時,中國鋼鐵工業都會挺身而出,承載起穩經濟、促發展的重任。例如,在新冠疫情暴發后,2021年我國鋼鐵行業以10.35億噸粗鋼和411元的噸粗鋼利潤有力地支撐了我國國民經濟實現8.1%的正向增長。
而這個巨大的體量也意味著,“量”的高速增長不可持續,所以國家實施產能產量雙控政策,希望促進鋼鐵行業更高水平市場供需平衡新格局的形成。2022年,面對市場出現的劇烈波動,我國鋼鐵行業加強自律,自覺維護市場供需動態平衡,粗鋼產量為10.13億噸,同比下降2.1%,連續第二年下降,維護了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梢哉f,粗鋼產量調控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中國鋼鐵既能以強大且豐富的產能強力支撐起中國經濟的快速復蘇,又能成熟靈活地應對市場需求的劇烈變化。
在控制“量”的沖動的同時,關鍵是做好“質”的優化。我們在選擇鋼鐵新發展路徑的時候,可以少關注增量效率,更多地關注存量優化,通過資源再配置形成新的競爭力。
資源再配置的方向在哪里?黨的二十大報告給出過明確答案: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第一,鋼鐵行業要推動產品高端化發展,全面提升基礎產品的制造工藝技術以及用戶使用技術,實現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基礎用鋼產品的升級。這項升級能使高強、耐蝕、性優的基礎產品進一步降低單位使用量,降低用戶使用成本,延長使用壽命,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而成本的下降、消耗的減少反過來將進一步拓展鋼鐵的應用領域,大幅增加鋼鐵產品的社會應用量,為鋼鐵工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第二,智能制造是鋼鐵產業自身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抓手。鋼鐵行業要充分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帶來的產業革命契機,將智能化融入鋼鐵制造和運營決策過程中,實現數字化研發制造、大規模定制化生產、網絡協同化制造、精準化運營管控的業務模式和產業形態創新。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探索和突破,也是中國鋼鐵行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在世界范圍內重塑競爭優勢的重大歷史機遇。
第三,綠色是中國鋼鐵發展的鮮明底色,加快推進低碳轉型是鋼鐵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鋼鐵行業執行著世界上最嚴格的環保排放標準要求,發布了《鋼鐵行業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術路線圖》,上線了中國工業領域首個EPD(環境產品聲明)平臺——鋼鐵行業EPD平臺,正在推進超低排放、極致能效……正如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所言:“中國鋼鐵有意愿有能力而且有行動與世界鋼鐵同仁們一道開創低碳冶金新時代?!?/div>
當然,無論是高端化,還是智能化、綠色化,都離不開自主創新的驅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都將考驗著我們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的能力。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鋼鐵脊梁更要主動扛起這份責任!因為,經過長期的改革創新和挖潛增效,中國鋼鐵已經是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之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我國鋼鐵行業必將堅定高質量發展的信心,不負強國復興使命,統籌把握好“質”與“量”的辯證統一關系,拓寬、加深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路徑,不懼挑戰,踏實前行!(呂林)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張雨恬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