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鋼鋼”好
主持人:樊三彩 何惠平 朱曉波 陳曉莉 劉加軍 李倩 張苓 丁衛國 邵啟明
陽和啟蟄,品物皆春。3月5日,一份洋溢著春天氣息的政府工作報告走入了我們的視野,回響在我們耳畔。一份政府工作報告,猶如一份施政綱領,向我們講述屬于全國人民、屬于中國鋼鐵的“春天的故事”。
從這份報告中,大家或讀到了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決心,或感受到了堅定不移深化改革的魄力,亦或觸摸到了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力量,還有人為有序推進“雙碳”工作的智慧鼓掌……那么,鋼鐵人讀到了什么?本期《兩會云客廳》邀請了鋼鐵行業及有關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和相關企業代表,請他們聊聊政府工作報告中與鋼鐵有關的那些事兒。
本 期 嘉 賓
全國人大代表,山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侯 軍
全國人大代表,建龍集團董事長、總裁 張志祥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寶武集團中南鋼鐵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 李世平
全國人大代表,天工國際董事局主席 朱小坤
全國人大代表,冀南鋼鐵集團董事長 王樹華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鋼管管加工廠主任電氣師 李剛
全國人大代表,河鋼承鋼物流公司車輛段黨支部副書記,河鋼承鋼黨委委員、工會副主席(兼職) 鮑守坤
全國政協委員,鞍鋼集團釩鈦(鋼鐵)研究院一級專家、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辦公室副主任 孫朝暉
(嘉賓排名不分先后)
圖為侯軍代表通過視頻連線發言。
圖為李世平代表通過視頻連線發言。
圖為朱小坤代表通過視頻連線發言。
圖為王樹華代表通過視頻連線發言。
(本報兩會報道組記者 顧學超 攝)
2021年,經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達11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在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的情況下,您怎樣看待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5.5%左右GDP增速目標?
侯軍:今年GDP增速目標設在5.5%左右,高于過去兩年的平均增速,可以說,既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又具有挑戰性;既體現了實事求是,更體現了主動作為。
更進一步講,這一目標符合我國潛在增長率正常水平,綜合體現了穩就業、保民生、防風險的基本要求,是我國在平衡速度和質量、統籌發展與安全、綜合考慮各種機遇和挑戰的基礎上設定的,屬于合理增長區間,經過全國上下共同努力也是一定能夠實現的。
張志祥:在當前的中國經濟形勢下,GDP保持一定的增速還是必要的。如果沒有一定的增長速度,就會產生其他風險。因此,5.5%左右的預期增速目標是很合理的,主要考慮了穩就業、保民生、防風險的需要。
李剛:今年確定的GDP預期增速雖然比去年的實際增速小,但我認為,這正是基于我國所處的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階段,在全面分析國內外形勢后做出的科學判斷,也是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體現。
孫朝暉:今年的GDP增速目標是基于當前國內外政治、經濟等環境而提出的,充分反映了報告頻繁提及的“穩”字,也表明了要堅定做好中國自己事情的態度。
您對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哪些內容印象深刻?您認為這向鋼鐵行業釋放了哪些信號?
侯軍:政府工作報告釋放的政策信號含金量高、涉及面廣、針對性強,送出了減稅退稅和增進民生福祉的一系列“大禮包”,尤其是與鋼鐵行業發展相關的內容,增強了我們心無旁騖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
比如“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 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加強國有資產監管, 促進國企聚焦主責主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支撐和帶動能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加強原材料、關鍵零部件等供給保障, 實施龍頭企業保鏈穩鏈工程, 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 建設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 推進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節能降碳”等提法,為解決鋼鐵行業在實現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缺乏資源掌控能力、淘汰落后產能、技術研發創新、節能降耗減排、關鍵技術攻關等重大問題提供了路徑。
張志祥:報告給我印象最深的內容是,鼓勵引導民營企業發展和通過科技創新推動我國由制造大國轉變為制造強國的有關內容。
第一個方面,報告進一步強調了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鼓勵引導民營企業改革創新,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弘揚企業家精神,制定涉企政策要多聽市場主體意見,支持企業家專注創業創新、安心經營發展。
第二個方面,科技創新的內容在報告中占了非常大的篇幅,我也真切地體會到,中國制造業目前已經做到全球30%的份額,接下來是怎么變強的問題。如報告提出要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推進科研院所改革,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等內容,都非常利好中國鋼鐵行業未來的發展。
李世平:我感受比較深的是總理說“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必須爬坡過坎。越是困難越要堅定信心、越要真抓實干”。
同時,報告里提出的幾個措施,我認為是恰逢其時。第一個是對中小企業等現在面臨的很多困難出臺了相應的退稅減稅、融資政策,而且力度相當大,如全年退稅減稅額達到約 2.5萬億元。第二個是提出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加約1.5萬億元,為多年來最大增幅,而且確保到達基層。這對于支持基層政府的正常運行將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第三個是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主要用于工程、基礎設施、老舊公用設施的改造。第四個是關于人才培養的,提出要“加快培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急需人才,讓更多勞動者掌握一技之長、讓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輩出”。
李剛:我對今年布置的任務,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支持制造業健康發展的優惠退稅政策、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優惠金融政策等內容印象深刻。
王樹華:報告中“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完善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政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等內容令我印象最深。
報告還釋放了這樣一些信號:一是國家將繼續加強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著力解決煤炭電力供應緊張問題;二是將著力強化創新引領,穩定實體經濟產業鏈供應鏈。我們民營企業應沿著這一政策導向,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化產學研用結合,繼續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鮑守坤:政府工作報告總結工作實事求是、布置工作措施有力,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把脈開方、聚焦人民群眾冷暖可知可感,非常振奮人心。
孫朝暉:第一,作為科技界的委員,我特別關注的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揮好國家實驗室和全國重點實驗室的作用,推進科研院所改革,改進重大科技項目的立項和管理方式等內容。這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我希望在“十四五”期間這些舉措能夠得到全面落實。
第二,我還特別關注重點支持制造業等行業留抵退稅的內容。事實上,2021年制造業在這方面也得到了很多實惠,可以看出國家仍然在加大力度振興實體經濟。
結合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2022年工作任務,您認為鋼鐵行業接下來應如何發力?
李剛:我國鋼鐵行業也要按照國家要求,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要規劃好、調整好我國鋼鐵生產總體布局,優化上下游產業鏈結構,堅決淘汰掉落后產能,幫助有核心技術、有競爭力的企業解決問題,特別是要提高智能制造技術在鋼鐵行業的應用和推廣,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真正與世界先進鋼鐵企業對標對表,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朱小坤:除滿足國內同等產品進口替代的需求外,我國鋼鐵行業還應加大高合金特鋼產品和合金粉末鋼的出口比例,鼓勵高端鋼鐵產品出口,對鋼鐵行業細分領域的特種高合金鋼材和合金粉末鋼繼續實施出口退稅,增加中國特鋼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這不僅僅是我國建設制造強國的總體要求,也是中國制造引領世界的關鍵。
會外云連線
沈彬
沙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 常務執行董事、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一新
南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張天福
晉南鋼鐵集團總裁
王社昌
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黨委書記、董事長
2021年,經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達11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在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的情況下,您怎樣看待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5.5%左右GDP增速目標?
沈彬:我認為增速目標定在5.5%左右是較為科學合理的。這既是經濟保持合理增長的需要,也是應對外在復雜形勢的需要,有利于鋼鐵上下游行業穩預期、增信心。推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量的增長,但更應注重質的提升,鋼鐵企業應在GDP“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中把握機遇,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為實現制造強國目標貢獻智慧和力量。
黃一新:5.5%左右的增速是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充分體現了主動作為、積極務實的工作導向。同時,報告對今年9個方面的政府工作任務做了具體部署,體現了政策的組合性、針對性和連續性。
您對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哪些內容印象深刻?您認為這向鋼鐵行業釋放了哪些信號?
沈彬:政府工作報告對包括鋼鐵企業在內的制造業等實體企業來說干貨滿滿。如報告明確指出,新一年要“堅持階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減稅與退稅并舉”,要“推進質量強國建設,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要“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建設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推進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節能降碳”,都進一步提振了企業新一年發展的信心。
我認為,這提醒鋼鐵企業應加大對先進冶煉技術、低碳節能技術、綠色產品制造、智能工廠建設等的研發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黃一新:政府工作報告給我兩點深刻的印象:一是始終強調做好一個“減”字,二是堅定一個“穩”字。報告多處提到“減”的思路與舉措,比如通過減稅降費助企紓困、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等,這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我們企業的呵護。在部署重點工作時,報告表示始終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彰顯了“以穩謀進”的戰略定力。因此,鋼鐵行業的發展同樣要“穩中求進”,“穩”創新發展之心、專注務實之心。
張天福:當前國際風云變幻,但我們依然能夠在一個和平的環境中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這是十分幸運的,主要得益于黨中央為我們定針指向。所以,我們要倍加珍惜當前和平穩定發展的局面,珍惜現在的發展機遇。
另外,不論是“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還是“推動降低企業經營成本”,都充分體現了國家對制造業、實體經濟的大力支持,鋼鐵業應該乘勢而上,積極作為。
王社昌:從財政政策上看,今年政府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優先支持在建工程,合理擴大使用范圍。報告指出,中央預算將繼續支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工程,推進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實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400億元。這也表明,在“十四五”期間,一些民生、基建等項目將全面啟動,對鋼材需求及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不可忽視。
還可以看到的是,政府投資將更多向惠及面廣的民生項目傾斜,預計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同時還將強化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而“舊改”的大規模投資和公共服務項目的落地,小區道路及水電管網改造、房屋修繕等工程亦將推動對鋼材的持續需求。
結合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2022年工作任務,您認為鋼鐵行業接下來應如何發力?
沈彬:當前,我國鋼鐵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在工藝裝備、技術水平、節能低碳等領域都取得了巨大進步。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當前仍面臨能源消耗總量和碳排放總量壓力巨大的現實,尤其是在節能降碳技術創新方面瓶頸明顯,需要鋼鐵行業、科研院所及相關行業聯動攻關。
沙鋼將與行業企業共同努力,未來力爭通過技術創新應用,走出一條富有沙鋼特色的綠色低碳轉型升級之路。主要做法是:狠抓工藝流程、產品結構、用能結構優化,以及用能效率、循環利用和綠色產品比例提升,同時努力在低碳技術研發攻關上取得新突破,特別是抓好超薄帶工藝技術的推廣應用,第三代鐵水“三脫”預處理技術-鐵水精煉爐(RIF)的研發及工業化,高端產品深加工應用等,確保在2030年甚至更早時間實現碳達峰,2035年左右碳排放總量較峰值降低30%,2050年實現碳中和。
黃一新: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科技政策要扎實落地等,這一系列政策都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東風。在這樣的環境下,提升制造業實力、解決“卡脖子”難題、落實“雙碳”目標要求等都是鋼鐵企業的發力點。
張天福:我國鋼鐵行業進入產能產量“雙控”時代,低碳環保、超低排改造將是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把新發現、新引進、新研制應用到每一個工序環節,不斷降低綠色低碳發展成本,提升產業附加值;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推進從精到優、從優到特的產品升級模式,打造具有競爭力的優特鋼加工產業;加強源頭控制,積極探索氫能源利用技術,發展新能源、清潔運輸產業,加快降碳實施進程;加大廠區環境綜合整治的力度,實現資源充分利用、能源高效轉化、環境持續改善。同時,全體員工要立足本職工作,扎實履職盡責,有針對性地將各項指標做到極致完美,不斷提升自我能力,破解集團發展瓶頸。
晉南鋼鐵各單位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穩增長、調結構,提升產品質量,規避企業經營風險,有序推進各項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出成效;充分發揮技校優勢,積極開展大規模、專業化、高質量、實效性強的職業技能培訓,實實在在地提升員工技能;緊跟國家政策步伐,把員工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在大病醫療、助學扶困等方面加大幫扶力度,著力為員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真真切切地關心關愛員工;有胸懷、有格局、敢擔當、敢作為,密切聯系地方政府,及時有效溝通協作,構建新型和諧政企關系;把握好、利用好政策紅利,科學精準地運用政策工具,統籌好生產和安全、發展和環保,確保各項工作平穩有力,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王社昌:根據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國家一系列重大項目需要啟動,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都與鋼鐵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鋼鐵及相關制造業要充分發揮鋼鐵產品制造、能源轉換、廢棄物處理—消納和再資源化的三大功能,提升綠色發展水平,提升與其他行業和社會融合發展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