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林海 鄭國柱
“截至目前,我國鋼鐵企業虧損面上升至42.42%,這還是在宏觀利好政策持續加碼出臺下的表現?!?1月22日,上海鋼聯首席分析師汪建華在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采訪時,分析了近期鋼鐵行業面臨的形勢。他認為,近期鋼鐵企業利潤下滑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鋼材價格跌幅大于原燃料價格跌幅,二是供給壓力有所加大。
據上海鋼聯統計,10月24日當周,樣本企業螺紋鋼產量達到251.15萬噸,創下今年初以來的最高周度紀錄。與此同時,五大鋼材品種周產量從今年8月15日當周的777.98萬噸增至880.58萬噸。11月14日當周,樣本企業鐵水日均產量回升至235.94萬噸,同比增加0.47萬噸,實現今年初以來首次同比轉正。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粗鋼產量達到8188萬噸,同比增加2.9%;生鐵產量達到7026萬噸,同比增加1.4%;鋼材產量達到11941萬噸,同比增加3.5%。
“2021年4月份,我國粗鋼日均產量達到326.17萬噸,創歷史新高;同年5月份,鋼材價格在創歷史新高后持續下跌。今年6月份,我國鋼材日均產量達到418.5萬噸,同樣創歷史新高,鋼材價格同樣在隨后跌到了近年來的最低點?!蓖艚ㄈA回顧道,“10月份以來,不僅粗鋼產量同比增加,還出現了鐵水日均產量今年首次同比轉正的情況,這與之前的市場形勢有一定相似性?!?/div>
“不被鋼鐵企業掌控的需求,真的有這么好嗎?如果鋼產量繼續增加下去,鋼材價格要跌到何時?會不會再創新低?”汪建華提醒道,要清晰認識當前的現實情況:第一,短期的政策加碼難以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政策的落地需要一個過程,短期內對需求的提振有限。第二,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持續回升,抑制了經濟活動開展。第三,建筑央企現金流不見好轉,項目開工缺少資金支持。第四,季節性需求淡季已來臨,尤其是北方地區用鋼需求開始陸續收尾甚至停滯。
汪建華發出呼吁:“積極主動控產,是鋼鐵企業過好今冬明春的關鍵?!睘榇?,他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要把自身發展和對市場的感受結合起來?!凹幢沅撹F企業已經減產了,庫存也降了,鋼材價格照樣還是下跌,為什么?”汪建華認為,這是因為減得還不夠、庫存降得還不多,更不用說當前市場處在“供給增加、庫存不降、預期偏弱”的狀態了。他強調,鋼鐵企業在決策上考慮自身發展的同時,要把對市場的感受結合起來,甚至要把市場情緒放在首位。“當前市場并不需要那么多鋼材,何必多生產呢?雖然增產給基本面帶來的壓力并不大,但一旦打擊到市場的良好心態,鋼材價格的跌幅就不會只是一點點。所以,寧愿少生產,也要維護好整個市場的良好氛圍?!彼f道。
其次,要把短期生產和長期經營結合起來?!坝欣麧櫟臅r候就抓住機會生產,‘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我非常理解鋼鐵企業?!蓖艚ㄈA坦言,“確實要把握好當下,但作為連續性生產企業,鋼鐵企業不得不考慮長期經營,不能賺了當下的錢,卻給未來的虧損埋下了種子,要學會預判未來的機會和風險?!彼J為,明年春節前后,鋼材需求大概率不見起色,再加上貿易商不敢囤貨,鋼鐵企業現金流也不支持維持較高的生產水平?!芭c其這樣,不如現在盡快控產,增強市場信心,維護市場價格,確保合理充裕的流動性?!彼f道。
再次,要把企業利益和行業利益結合起來。汪建華建議,鋼鐵企業要站在自身的角度去追求極致效率,同時也要順應行業發展;行業有關組織要在特定時期積極發揮作用,“協同才能共生,競合才能共贏”。
最后,要進一步加大自律控產降庫存力度?!颁撹F企業要力爭把今年內到明年2月份的鐵水日均產量控制在225萬噸左右?!蓖艚ㄈA表示,從具體措施來看,沒有需求的地方,要盡快燜爐、停爐;有需求的地方,要降低生產負荷;該檢修的要檢修,甚至可以把明年檢修計劃提前到開春前實施;企業之間要加強溝通交流,共同維護好供需平衡;行業組織要積極發揮作用,加強引導和監督,積極落實節能降碳等相關文件精神。
《中國冶金報》(2024年11月26日 07版七版)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宋玉錚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