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4月24日在線舉辦“大商所企業風險管理計劃——西南地區鋼鐵企業基差貿易業務培訓會”,通過具體案例分享、重點業務解讀等,共同探討基差貿易在管理原材料價格風險方面的實踐及應用,西南地區19家鋼鐵企業的采購部、期貨部負責人等參加了培訓活動。
鋼企利潤下滑催生風險管理需求
西南地區一位鋼企人士告訴記者,今年鋼鐵企業受到的沖擊較大,鋼材價格的下跌及原材料的上漲導致鋼企的利潤下滑。如何抵御價格波動風險、控制成本、鎖定利潤是鋼鐵企業穩健發展的關鍵。
上海鋼聯鋼材首席分析師汪建華表示,2020年鋼鐵行業主要面臨三大風險:一是鋼鐵行業“僵尸產能”激活;二是國外資源搶占國內市場份額;三是全球經濟衰退、地緣政治局勢風險以及政策不確定性。據汪建華介紹,今年以來,疫情對鋼材供給的影響小于預期,疫情造成部分品種出現需求塌陷,庫存一度創近幾年的天量水平,好在近期出現持續快速大幅下降。就眼下的情況來看,鋼企需借助衍生品才能破解當下的困境和難題。
2018年以來,作為鋼鐵原燃料的鐵礦石和焦炭的價格波動均大于同期行業毛利率,對鋼鐵企業的利潤水平影響較大,這就倒逼鋼鐵企業轉型。據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期貨部經理趙心瑞介紹,企業參與金融衍生品市場出于三方面考慮:一是企業經營隨時面臨價格風險,二是對外貿易定價的多樣化要求,三是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對利潤的侵蝕。
目前,鋼鐵產業已擁有較為完善的衍生產品體系,螺紋鋼、線材、熱卷、不銹鋼、焦炭、焦煤、鐵礦石、鐵合金期貨等相繼上市,廢鋼、氣煤等品種也已列入掛牌計劃。特別是鐵礦石期貨,自2013年上市以來,改變了鐵礦石價格長期跟隨螺紋鋼價格波動、“易漲難跌”的運行特點,在平抑價格波動,促進價格公平、客觀、透明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對鋼鐵企業持續穩定經營發揮了積極作用。
國信期貨黑色研究員楊磊介紹,利用鐵礦石基差貿易給終端鋼廠帶來許多優勢:一是鋼企可在采購鐵礦石的時候擇時點價,降本增效,既可根據自身經營情況,擇時鎖定生產利潤,也可根據市場判斷,擇機鎖定原料成本;二是提前鎖定資源,優化庫存管理,定量不定價;三是價格公正透明,優化采購流程,提前確定定價模式,價格公正透明,避免多次采購及招標繁瑣的程序。
大商所多措并舉助力企業穩定生產經營
大商所產業部負責人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鋼鐵企業遇到實際困難。為此,大商所積極調研了解疫情對鋼鐵行業影響,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制訂有針對性的拓展服務方案,加大對企業支持力度,并于近期推出了差異化保證金政策,目的就是降低實體企業參與套期保值成本,進一步便利產業風險管理,為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提供有力支撐,助力實體經濟回暖。
鐵礦石是鋼鐵生產的重要原材料。2018年以來,鐵礦石期貨成功引入境外參與者,并先后推出互換和期權產品,使鐵礦石成為國內首個期貨期權及互換工具齊全、現貨與期貨市場連通、境內與境外市場連通的“一全兩通”品種,鐵礦石定價中心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價格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以鐵礦石期貨價格為基礎的基差貿易方式在鋼鐵行業原材料采購中快速發展及應用,包括嘉吉、河鋼在內的國際貿易商和國內鋼廠等逐漸將基差銷售作為日常貿易的重要組成,全球最大礦石生產商淡水河谷也開始采用大商所鐵礦石價格銷售其在港混礦。去年,在大商所積極推動下,河鋼、萊鋼永峰與淡水河谷正式開展基差貿易試點,開啟鐵礦石貿易人民幣計價、結算新模式,進一步提升中國買方話語權,更好服務人民幣國際化戰略。
國際上大宗商品交易的發展經驗表明,以“期貨價格+基差”為定價模式的現貨貿易,能夠有效解決企業的個性化風險管理需求、規避基差波動對套期保值效果的影響,從而更好發揮期貨定價功能。大商所將持續推動鋼鐵企業開展基差貿易,整合各方資源,通過大商所企業風險管理計劃、龍頭企業培訓交流等,為企業提供更多更好的風險管理方案,穩定企業生產經營,助力鋼鐵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