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不是一句空洞口號,更是腳踏實地的踐行。怎樣深挖內潛才能有效秉承“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寶武集團中南股份能源環保部余能作業區余熱發電班值長謝洋榮以崗位行動作了詮釋。
窺全局找細節 發現降本支點
靈感源于實踐。燒結余能發電系統包括2臺余熱鍋爐、1臺汽輪發電機組以及配套的管道閥門及附屬設施,其中BSP中壓蒸汽壓力為2.5 兆帕,溫度為300攝氏度,而蒸汽在使用、傳輸過程中造成的能量損失,產生鍋爐產氣量與用戶用氣量的差值形成蒸汽損耗。身為值長的謝洋榮發現當BSP其中一臺鍋爐由于上工序生產原因,退出中壓蒸汽對汽輪機供汽后,再恢復兩臺鍋爐同時對汽輪機供汽的并汽操作會造成較多的蒸汽損耗。細致的他敏銳察覺到這個流程中可以挖掘的點,于是便思考能夠減少蒸汽損耗的各種可能性。
只有知全局才能窺一貌。謝洋榮對整個運行系統的全局進行復盤。BSP 2臺余熱鍋爐在運行時,1號、2號鍋爐分別接受來自5號、6號燒結環冷機的高溫煙氣,利用這些余熱生產中壓蒸汽,供汽輪發電機組發電。BSP的中壓蒸汽一般不外供,全部用于發電,當接調度指令需要外供時,則通過減溫減壓系統外供低壓蒸汽管網。系統共有中壓蒸汽管道約400米,單臺鍋爐平均產汽量約40噸/小時。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通過調查,他發現從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 BSP中壓蒸汽平均損耗高達753.89噸/月,平均每月比最優記錄多了285噸的損耗,蒸汽損耗多造成中壓蒸汽供汽減少和發電機組的功率降低,增加供汽發電成本,造成較大經濟損失。
追溯源頭尋徑 思考其中緣由
發現問題就要追溯源頭,善于動腦的他開始分析各種原因,是管道保溫棉厚度不足、管道保溫棉覆蓋率低、暖管蒸汽溫度低、蒸汽管道長、升溫時疏水閥啟用數量少還是升溫時中壓供氣流量低?哪些又是通過改造就能實現的呢?
凡事需要落于實處。謝洋榮開始著手全面調查,BSP中壓蒸汽管道的長度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提前設計好的最優管路,無法改變其管道敷設。他通過檢查保溫棉厚度情況及判斷保溫棉厚度不足對中壓蒸汽并汽損耗的影響程度,發現均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對實際影響很小。他檢查暖管蒸汽溫度情況及暖管蒸汽溫度低對中壓蒸汽并汽損耗的影響程度,發現也都符合相關標準。
那實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謝洋榮繼續開動他的小腦袋,他發現升溫疏水閥啟用數量增加時,中壓蒸汽并汽損耗呈下降趨勢,升溫疏水閥啟用數量與中壓蒸汽并汽損耗有關系;升溫時中壓供氣流量增加時,中壓蒸汽并汽損耗明顯減少,升溫時中壓供氣流量與中壓蒸汽并汽損耗有相關關系,那也就代表升溫時疏水閥啟用數量少和升溫時中壓供氣流量低是造成蒸汽損耗大的根本原因。
勤于現場實踐 改善開花結果
想到還要做到。謝洋榮對照圖紙,開始對現場的閥門構架進行勾勒,通過分析管網工藝,在鍋爐升溫升壓過程中,打開該鍋爐并汽閥前疏水、鍋爐中壓蒸汽至減溫減壓出口電動閥前、后疏水閥和鍋爐減溫減壓供汽出口電動閥旁路手動閥。將BSP2號鍋爐升溫疏水閥增加至6個,1號鍋爐升溫疏水閥增加至5個。同時,他充分利用鍋爐中壓供汽調節閥進行同步暖管,通過打開鍋爐中壓供汽出口電動閥旁路手動閥,調節鍋爐中壓供汽調節閥開度至4%-5%暖管。鍋爐中壓供汽調節閥前溫度到150攝氏度后打開中壓供氣總閥,鍋爐中壓并汽門前溫度達到190攝氏度,緩慢打開鍋爐外供蒸汽手動閥,使升溫時中壓供氣流量提高。
通過一系列的舉措,BSP中壓蒸汽損耗大幅下降,從753.89噸降低至384.94噸,其中并汽損耗降低了375.67噸,同時提前并汽半小時以上,每次可增加4000千瓦時的發電量。以2024年6-8月退汽次數31次來算,可以增加12.4萬千瓦時的發電量,實現外購電降本6.2萬元。(陳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