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鄭秀軍 記者 謝國飛
今年40歲的張鵬,是土生土長的伊春人,為人樸實厚道,2001年9月份,高中畢業后來到建龍西鋼保衛處當警員。3年的從警經歷,使他養成了吃苦耐勞的良好品性。2004年10月份,因工作需要,張鵬調入該公司煉鐵廠3號高爐工段甲班擔任爐前工,一干就是16年。這16年來,他從一個不懂冶煉的外行成長為爐前冶煉技師,今年5月份獲得伊春市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的背后,是他多年來無怨無悔、扎根爐臺默默付出的艱辛和汗水。
不畏艱苦學冶煉
剛到爐前,轟鳴的高爐、奔流的鐵水、穿梭不停的天車以及開鐵口、堵鐵口的吶喊聲,讓張鵬感到新奇和震撼,他決心要當一名合格的爐前工。為此,他找來《煉鐵工藝流程》《高爐冶煉工藝原理》等書籍,一點一點地學了起來。此后,他一邊學習冶煉專業知識,一邊向老師傅們虛心請教。經過1年多的勤學苦練,他熟練掌握爐前各道工序的作業流程,冶煉操作水平迅速提升。由于工作表現突出, 2006年9月份,他擔任3號高爐工段甲班爐前班長。
擔任班長后的張鵬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每當高爐爐況不順時,仔細研究、耐心調整。有時,一調就是一天,別人都下班了,他就連班作業,直到爐況好轉為止。經過不斷磨煉和鉆研,他成為煉鐵工序一名過硬的生產技術骨干。2016年7月份,他被任命為5號高爐工段三班大班長。
竭盡全力做貢獻
張鵬一直兢兢業業、踏實地工作在爐前崗位上,先后3次參與西鋼新建4號高爐、5號高爐、6號高爐開爐生產作業,多次采用創新性方法使開爐工作順利進行。他還數次參與高爐的中修、大修、悶爐等工作,出色地完成了急難險重任務。即使是復雜的問題,他也能快速解決。截至目前,該廠爐前工序沒有發生過一起安全生產事故。
2017年6月份,6號高爐大修完成后開爐時,高爐爐內堿金屬富集,導致中套頻繁上翹,對高爐順行產生很大影響,需要頻繁、大批量地更換中套。為此,張鵬利用熱脹冷縮原理提出新的方案,在不破壞中套的情況下將其卸下,舊中套可回收用作備件。最終,他們不僅順利地完成了開爐任務,而且降低了備件使用成本。
危急關頭沖在前
2016年末,6號高爐因爐底溫度高進入末期生產,高爐生產不穩定。為保證高爐安全穩定生產,具有煉鐵經驗的張鵬經常日夜堅守在6號高爐前,組織指揮爐前作業。2017年初,在組織6號高爐末期生產的同時,該廠負責人又把4號高爐中修、重啟恢復生產的任務交給了他。當時是2月份,“火烤胸前熱,風吹后背寒”就是對高爐爐臺作業的真實寫照。為更好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他總是搶著干最苦、最累、最危險的工作,用自己的行動帶動大家。經過20多天的奮力苦干,他們終于讓6號高爐安全平穩停爐、順利重啟恢復4號高爐生產。
技術革新勇爭先
為了提高高爐產量,愛動腦筋的張鵬提出對出鐵口角度進行改造的建議,改造后既提高冶煉強度,又保護爐缸,延長了爐缸使用壽命。在冶煉生產中,高爐開爐須進行堵風口操作,爐況恢復正常時再進行開風口作業,因此經常需要休風處理。張鵬經過鉆研,制作簡易滑錘式開風口釬子,在送風的狀態下捅開風口,避免高爐休風,保證高爐正常冶煉。
多年來,張鵬改造設備10多項,有兩項獲得該公司技術創新獎,創造了經濟價值,保證了安全生產。
《中國冶金報》(2020年05月15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