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鋒,陜鋼龍鋼公司軋鋼廠高線作業區軋鋼工段長。參加工作九年來,他一步步從軋鋼工、調整工成長為軋鋼工長,更成為軋鋼事業的行家里手。2016年6月,他榮獲陜西省機械冶金建材系統技術能手稱號;2017年3月榮獲陜西省技術能手(軋鋼工),喜人的成績背后,是他默默地堅持與付出。今天,請跟隨筆者一起走進王永峰背后的故事。
苦練內功 筑牢成長之基
線材建設期間,王永鋒就開始協助安裝設備、整理現場。從備件分類、設備調運、自己動手打磨跑槽,到協助安裝、試運行,他用心熟悉每一臺設備功能,不懂就問,并將重要的設備知識點記錄下來認真消化。由于表現突出,他在同批新工中脫穎而出,被外派學習線材軋制技術。學成歸來后,他依舊堅持學習先進的軋鋼工藝,查閱資料,刻苦鉆研,逐漸成長為軋鋼工段的技術骨干。無論是面對導衛辨識、料型調整,還是成品測量,他都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一氣呵成……
作為一名基層管理人員,他意識到僅僅熟悉各崗位工作還不夠,必須做好各環節協調,組織好生產運行。他每天到崗第一件事就是巡查軋線,及時掌握設備運行狀態,做到對軋線料型參數、導衛運行狀況都了如指掌,隨時根據內、外部生產狀況組織檢修、換槽等,用最短的時間做出最大程度的改善,確保軋線順行。面對加熱爐出鋼影響軋制節奏的問題,他主動找作業區協調,并對標棒三作業區,最終將小時出鋼量提高了5根;同時他大膽提出將飛剪每次切頭切尾減少25%的方案,成材率提高了0.1%。在他的帶領下,軋鋼丁班率先實現了粗中軋無廢的優異成績,各項指標在分廠長期排名第一。
專注技術 工藝改進創效益
在長期的生產組織中,王永鋒的軋鋼經驗逐漸豐富,能夠及時發現設備存在的小缺陷,例如粗軋出口導衛為旋轉式導衛,生產中鋼坯沖出口后易將出口旋轉體損壞,難以修復,而且一旦產生中廢就會造成2-3小時的長時間停機檢修,為此,他提出將出口改造為跑槽式結構,經協商實施后,改造效果顯著,不僅減輕了人員勞動強度,還很快恢復了生產。此項目的成功實施也促進了其他作業區的推廣改造。11#、13#箱體扭轉改為管式扭轉,每月可減少廢鋼5-10支,為線材成材率、作業率提升做出了較大貢獻。2019年,王永鋒提出并實施改造項目30余項,創效40余萬元。
今年以來,他率先在班組開展技術攻關,與作業區專業技能人員先后完成了四架進出口改造、軋制節奏提升改造、分鋼輥道改造等多項工藝創新,為實現高效生產打下堅實基礎。他擔任工長以來,線材生產單日作業率不斷刷新,實現了質的飛躍。
傾心打造 奉獻自身高格局
作為工段長,他嚴格要求自己,時刻不忘在技能和生活上對員工進行幫扶。他結合生產現狀,制定長期和短期培訓計劃,針對員工個體水平能力特點,因材施教制定學習計劃。每天班前班后會,他固定20分鐘左右的時間,對大家進行單點知識培訓,或者對當天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每月兩次系統知識培訓,更是針對個別員工尤其是新工進行現場教學。例如移槽時應注意哪些東西、分幾步操作、會遇到什么樣的問題、怎么去處理……日積月累,班組員工的技能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參加分廠技能比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每一天,王永鋒都牢記匠心夢想,他執著于“大國小匠”的恒心從未改變。他知道,人生的路還很長,唯有用潛心、靜心、恒心才能打磨出真正的工匠;唯有傾其所有,才能在軋鋼這個領域成長為真正的領跑者。(牛君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