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花一樣的年紀,她卻毅然選擇了投身焊接行業,多年的摸爬滾打,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
聲名鵲起之時,她果斷放棄高薪待遇,成為一名普通的職業教育教師,帶領團隊為企業乃至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焊接人才。
她就是甘肅鋼鐵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呂杰。
梅花香自苦寒來
“怎么會選擇當一名焊工呢?”當記者提出疑問時,呂杰笑了笑:“最初學的也不是焊接專業,后來稀里糊涂地就進了焊接的門,這一踏進去就再也舍不得出來了?!?/p>
呂杰回憶道,小時候家里子女多,父母不可能事事都顧及到,當時上酒鋼技校選專業的時候,索性就自己拿了主意,隨便選了一個管工專業。后來畢業實習被分到了酒鋼安裝公司,上級領導考慮到管工體力勞動量大,女性不能獨立操作完成,于是就將她分配到了焊接專業,當時內心不是很情愿,但對職業設計一無所知的她,最終還是選擇了接受。
當時呂杰一進廠就分配了師傅,剛開始跟著師傅學,她光在邊上看著就覺得害怕極了,火花亂竄、弧光灼眼、煙塵彌漫、噪聲刺耳。為了躲避這些危險因素,她總是蹲在老遠的地方看。每到這種時候,師傅就大聲訓斥:“往前面蹲,不想干就別干,要干就要干到最好?!睅煾凳撬拇ㄈ?,說著一口地道的家鄉話,這讓剛剛接觸焊接的呂杰犯了難,也常常因為聽不懂師傅說的話,造成了很多誤會,比如把“砂眼”理解成“沙眼”,接線反倒把線拆了……惡劣的作業環境、師傅嚴肅的面孔讓呂杰內心一度掙扎:“那段時間經常哭鼻子,覺得心里委屈,想過放棄,但也正是這段時間的磨煉讓我堅定了干下去的信心?!?/p>
為了盡可能達到師傅的要求,呂杰每天如同“陀螺”一般,絲毫不敢松懈。平時一得空,師傅也不“放過”她,滿頭大汗的狼狽樣、邊角余料為伴的日子,對呂杰而言再平常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畢業實習期結束,1991年,在焊工定崗考試中,呂杰以全年組第一的優異成績脫穎而出,看著膝蓋上對稱的兩個水泡、想想蹲坐時扎過的馬步,呂杰覺得一切都值得。1993年,她參加了鍋爐壓力容器資格證培訓考試,在比學趕超的氛圍中,在超負荷運轉的焊機聲的陪伴下,順利拿到了三項證書,并獲得了150元的獎勵?!爸钡浆F在,我才真正覺得自己不再是一個外行了?!眳谓苄χf。
此后,呂杰的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代表酒鋼南征北戰,一路沖鋒陷陣,為酒鋼焊接乃至中國焊接闖出了一片天地。
三尺講臺育桃李
2009年,成為呂杰人生的一個新起點。
“當時甘肅鋼鐵職業技術學院缺乏師資力量,問我是否有意愿加入,我沒多想就應了下來。”呂杰說,一線工作的18年讓她在技能、經驗上都有收獲,她想將它繼續傳承下去,實現最大的價值。當老師對她來說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和巨大的挑戰,她想在這方面有所突破。
上半學期,學校沒有安排課程,呂杰就拿著自己的筆記本去聽每位老師的課,怎么寫板書、怎么表達、怎么寫教案……一字一句,一點一滴,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的授課方法。
為了準備好第一節公開課,呂杰天天抱著黑板在辦公 室練習講課,讓同行提意見,不斷改正不足。一個月下來,丟開書本她也能游刃有余?;叵肫甬敃r的情景,呂杰依舊十分激動:“當時一門心思想著怎樣把課講清楚,讓學生聽得明白,完全忘了緊張。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就像個主持人一樣,很享受那種感覺?!?/p>
在新的崗位上呂杰漸入佳境,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最美教師……她獲得了多項榮譽。雖然離開了焊接一線,但她仍舊心系焊接事業。如何形成合力,使“焊接”發展成“焊接文化”,從“工人”成長為“工匠”,從“工匠”成長為“大師”,一直是她心中所念。
2013年,經過前期的精心醞釀籌備,由呂杰牽頭創建的“呂杰焊接創新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并在2014年成功申報為國家級大師工作室,成為省內高職院校第一個國家級大師工作室。工作室將“單打獨斗”的能工巧匠們融匯成了一個更加強大的團隊,為企業及社會解決了一系列焊接技術難題,并為企業培養更多優秀焊接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獨木不成林,萬木才是春。呂杰常常告訴學生,永遠不要小瞧自己所做的事,要扎實學技能,認真學理論,成為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成為焊接大師、大國工匠,挺起中國制造的脊梁。她言出必行,將所學所得皆傾囊相授,每當學生捧回獎杯,她都很開心:“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是每一個職業教育工作者的心愿。職業教育任重而道遠,我們有幸趕上了一個好時代,國家高度重視并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一名職業教育工作者,我們重任在肩,義不容辭?!?/p>
焊花深處大愛濃
“花木蘭”“鐵人”“女強人”……諸如此類的外號呂杰有不少,在大家眼里她干起活來跟男人無異,但在孩子心中,她也只是一位平凡而普通的母親。
“兩個孩子從小就很懂事,沒有讓我操很多心,唯一讓我感到內疚的就是平時工作太忙,對孩子的關心不到位,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責任?!眳谓苷f,“有一次到北京參加行業大賽,一去就是半個月,雖然每天我都抽空給孩子們打電話,但電話那頭,倆孩子總是拿著電話不撒手,‘媽媽媽媽’叫著讓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恨不得立刻飛奔到他們身邊。”
“還記得有天晚上,我正在家里電腦桌前寫焊接方案,孩子吵著要吃蘋果,我就讓他自己來,不一會兒一陣哭喊聲就從房間里傳來。我慌忙跑過去一看,大兒子左手虎口被水果刀劃破了,鮮血直流?!眳谓軐χ委焾鼍翱坦倾懶模t生拿著針管在傷口處打了麻藥,便拿著尖嘴鉗把劃斷的筋往外挑,持續了很久才將兩端的筋挑出來、再接上。治療的時候,孩子也不哭,咬著牙把頭埋在她的懷里,看著鉗子伸進孩子細嫩的肉里,聽著鉗子磕著骨頭的聲音她的心都要碎了。
如今,孩子虎口處的疤痕漸漸淡了,但那根手指活動起來卻不是很靈活,盡管孩子從未埋怨過,但這件事在呂杰心中落下了深深的烙印?!昂⒆有〉臅r候就對他們要求很嚴格,希望他們能夠獨立、堅強,成為小小男子漢。但我深知,如果自己能給他們更多的陪伴,他們也會像其他孩子一樣享受父母的呵護。”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為了焊接事業,呂杰更多的是舍小家顧大家,她向記者說:“作為一名酒鋼的焊接工人,我們的一言一行都使我們的后輩更強大,我們傳承的不僅僅是技術,更是一種工匠精神;作為一名職教工作者,我更有義務為企業、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希望祖國的明天更加燦爛輝煌。” (張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