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河鋼集團張宣科技棒材產線粗軋稀油站區域,兩臺工作泵的壓力表顯示壓力3.4MPa,完全滿足了生產要求。這是該公司檢修攻堅團隊精準服務、靠前服務產線的火熱實踐。
在近期的設備維護工作中,該攻堅隊發現粗軋稀油站備用泵多次處于運行狀態,大家對這種情況作出了兩種判斷:一是工作泵有問題,二是系統提供的潤滑油流量偏低。通過進一步檢查,將問題點鎖定在稀油站的設計能力達不到使用需求方面。
為解決“先天不足”的問題,該攻堅隊利舊其他停產產線的閑置設備改造成為一臺備用泵,滿足了該區域潤滑的“壓力需求”。其實,類似這樣的攻關行動對于該團隊來說已經成為工作常態。
夏季高溫天氣頻現,產線設備存在各種不確定性,這正是他們采取集中行動的時機。在生產中,受紅鋼熱傳導以及高溫影響,托頭輥道上二十七根輥子的溫度一度達到80度以上,直接威脅輥體兩端軸承的正常使用;冷鋸減速機距離正在切割的棒材距離近,受熱輻射嚴重,潤滑油出現溫升現象?,F場設備“升溫”讓攻關團隊成員內心變得焦急,如何給設備“送清涼”成為當務之急。攻關隊員們發揮經驗優勢,在輥體下端引入冷卻水管路對輥體下部用水直接噴射冷卻,通過輥子旋轉運動來實現輥體整體的冷卻降溫,同時將噴水管端加工成扁形,使噴出的水流呈扇形,這樣輥體接受冷卻的面積實現了最大化。通過給輥子“洗冷水澡”,輥體溫度降到42度左右;在減速機與棒材之間增設隔熱板,直接隔斷棒材對冷鋸的熱輻射,保證了潤滑油的使用溫度。
不管是“送清涼”,還是彌補“先天不足”,都是服務產線的“實招”、與設備故障“博弈”的“硬招”。如今,該攻關團隊持續關注設備運行參數,源源不斷將技術優勢轉化為激活產線創效內生動力,為提升產品和產線價值努力奮斗。(朱衛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