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牛勉
陜鋼集團漢鋼公司“科技之春”系列活動取得碩果。為保障公司質檢系統穩步順行,服務生產,計量檢驗中心通過應用新理念、新工藝、新設備、強化檢驗技術,在鋼材微觀組織檢驗與晶粒度分析檢驗上取得了新突破。
實施新標準,解鎖新技能。為提高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計量檢驗中心繼續實施“新產品”戰略,持續推進具有漢鋼特色的新產品檢驗工作。該中心依據產品市場需求以及發展戰略,根據《GB/T1499.1-2017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鋼筋混凝土用鋼材試驗方法GB/T28900-2012》以及公司計劃研發的新品種鋼材ISWRH82B/40Cr檢驗標準對員工進行培訓學習,不斷提升員工檢驗技能水平。通過學習,該中心利用掃描電鏡對82B鋼索氏體片層間距分析進行技術攻關,目前已站穩第一臺階,實現對82B鋼索氏體片層間距分析,使產品的內部質量得到檢測,進而有針對性地優化工藝;對鋼中夾雜物三元相圖技術研究,已具備鋼中不同類夾雜物所占含量進行分析能力,標志著計量檢驗中心“新產品”戰略實施邁入了新征程。
科技攻關,提升質量。在新品種鋼材研發過程中,鋼材晶粒度關乎著力學性能指標的提升、內部組織結構的均勻性,但是在生產過程中經常出現混晶現象,影響產品質量,這就需要對鋼材晶粒度進行檢驗分析。然而,晶粒度檢驗的技術要求遠遠高于顯微組織的檢驗,其技術難點有三:燒制樣品的磨制、拋光技術的把握、腐蝕液的濃度選取。濃度的絲毫偏差會極大地影響到晶粒度顯示以及圖片清晰度。腐蝕的時間把控,甚至要精確到分秒,同時受氣溫影響也會存在差異。技術員通過反復試驗磨制、對拋光力道的把控練習,對2%、4%硝酸酒精溶液,5%、10%、15%鹽酸酒精溶液的大量試樣對比,以及對腐蝕時間從5分鐘到20分鐘不間斷地實驗分析,終于完成了鋼材晶粒度檢驗技術攻關,利用15%鹽酸酒精溶液在13分鐘~15分鐘之間進行腐蝕,可以清晰地顯示鋼材晶粒度,從而準確地進行分析。此項技術的攻關,可以對鋼材晶粒度進行監控,并及時為軋鋼工藝提供準確數據。目前軋制過程中產生的混晶現象已大范圍遏制,產品質量正在不斷優化提升。
技術創新,縮短時間。在鋼材中的非金屬夾雜物的類型、組成、形態、含量、尺寸等各種狀態因素都對鋼材性能產生影響,常常被作為衡量鋼材質量的重要指標。技術員通過金相顯微鏡可直接觀察試樣拋光表面上夾雜物的形狀、大小及分布,但不能準確判定其夾雜物的類型。掃描電鏡(SEM)與能譜儀的“完美結合”,除了能檢測夾雜物的化學成分,還兼具分辨本領高、放大倍率變化范圍寬、成像焦深大、立體感強等特點。但是在掃描電鏡上檢測夾雜物非常耗時,需要查找50個視場以上,耗費1個多小時,再加上后期的檢測分析,往往影響檢測數據的及時性。技術員們化難為簡,將試樣先通過金相顯微鏡找到夾雜物(耗時5分鐘),再用記號筆標記后使用掃描電鏡檢測,很快就能找到記號處并“順藤摸瓜”準確找到夾雜物,整個過程只需要8分鐘左右,大大縮短了掃描電鏡檢測夾雜物的時間,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為新產品研發提供及時有效的數據支撐,還能延長掃描電鏡的電子槍使用周期,為公司降本增效做出貢獻。
《中國冶金報》(2019年05月16日 05版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