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江龍高速公路項目磨刀溪特大橋主橋拱肋順利合龍后的場景。 (中國十九冶 供圖)
本報通訊員 張歡 王光明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天塹之上,一拱飛跨。
響應在中國五礦、中國中冶“大干60天、沖刺全年旺”號召,中國十九冶重慶江龍高速公路項目團隊凝心聚力、壓茬推進,經過連續多日晝夜不停地奮戰,其承建的磨刀溪特大橋主橋拱肋于11月10日順利合龍,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后續橋面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磨刀溪特大橋是渝東北地區“三橫一縱”交通網中縱向大通道——江龍高速公路的重要控制性節點工程,是全長828米、寬25.5米、主跨340米、主墩高75米的鋼管混凝土拱橋,跨越長江支流磨刀溪,拱上立柱及蓋梁采用鋼結構箱型截面,橋面系采用15米×24米連續T梁。磨刀溪特大橋建成后,將極大程度地改變渝東北三峽庫區交通格局,云陽縣到龍缸景區的路程將從原來的2小時縮短至40分鐘,對推動當地旅游業和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段建設歷程
2021年4月13日,磨刀溪特大橋建設工程正式拉開帷幕。在其建設過程中,中國十九冶重慶江龍高速公路項目部精心組織、科學管理,強化過程控制,緊盯作業工序,制訂了詳細的施工計劃和質量控制措施,確保各項過程控制到位,于2022年1月15日順利完成大橋拱座施工,體積達1.3萬立方米的拱座混凝土成功澆筑,為橋梁搭建了穩固而堅硬的“底座”。
2024年6月25日,該工程建設迎來重要節點:鋼管拱肋1號節段成功起吊,標志著磨刀溪特大橋施工進入鋼結構安裝階段,也預示著施工進入關鍵時期。磨刀溪特大橋從拱腳至拱頂劃分為15個節段,全橋共60個節段,拱肋共重4300多噸,最大節段2號節段吊重為87噸,拱肋吊裝作業采用無支架斜拉扣掛纜索吊系統吊裝法施工。
中國十九冶重慶江龍高速公路項目管理團隊先后破解拱肋安裝過程自然環境影響、吊裝精度要求高、焊接質量控制點多、高空作業安全風險大等難題,于2024年11月10日順利實現拱肋合龍。后續,磨刀溪特大橋將進行拱肋混凝土灌注、拱上立柱及蓋梁施工,預計于2025年3月完工并投入使用。
“2”項保障措施
在該大橋拱肋安裝過程中,最大風險源在于高處作業,因此安全保障措施至關重要。每日開工前,該項目部作業班組均會召開班前會,明確當日施工內容、詳細分析安全風險,并制訂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具體操作方面,上下拱肋的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和五點式安全帶,同時在檢修通道爬梯及拱肋風撐處設置安全生命繩,確保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
為了保證焊接施工質量,提高焊接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該項目部采取一系列質量保障措施:首先,在施工現場配備了空氣濕度檢測儀,當濕度超過80%時,會對藥芯焊絲進行預加熱,并擦拭焊接接頭及母材表面的水分;針對風力較大等情況,設置了防風屏障,如搭建防風棚或使用防風布,減少風力對焊接區域的直接影響。其次,為了提高焊接效率和質量,他們適當增加了焊接電流和電壓,縮短電弧長度,以補償風對電弧熱量的散失,使電弧熱量更集中,減少風的干擾。此外,他們還根據風力情況適當調整焊接速度,保證焊縫成型均勻;焊接完成后,及時采取保溫等防護措施,避免焊縫在冷卻過程中受到風的不良影響,全面保障了焊接質量。
“3”大工程難點
磨刀溪特大橋,作為一座典型的上承式鋼管拱橋,工程建設具有“三大”難點。
難點一:施工難度大。由于施工場地狹小,該項目部在主橋施工時采用無支架斜拉扣掛纜索吊裝施工,扣掛系統采用稀扣索法施工,即在拱肋雙數節段及15號節段設置扣背索,其他節段無扣背索,在節省了材料的同時,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工程進度。
難點二:施工精度要求高。拱肋安裝時間主要集中在7月至10月,晝夜溫差大,受熱脹冷縮影響,拱肋的軸線、里程、高程在不同時間段變化較為明顯,因此,該項目部為確保測量精度,隨時記錄在不同溫度下拱肋的變形及應力變化,以便及時調整。
難點三:質量控制難。磨刀溪特大橋主橋拱肋橫跨于磨刀溪水面上,此處不僅風力強勁,而且空氣濕度高。在這種極端環境下進行焊接作業,強風可能會造成焊縫表面不平整及氣孔等問題,而高濕度則可能加速鋼材的銹蝕過程,削弱焊接接頭的強度,增加了質量控制的難度。為此,該項目部采取一系列質量控制措施,全面保障了焊接質量。
登上施工平臺遠眺,磨刀溪特大橋拔地而起。磨刀溪特大橋建成通車后,不僅將成為連接山川河流的堅實紐帶,更將譜寫云陽區域發展的嶄新篇章,也將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未來,中國十九冶人將繼續肩負使命,以無畏的勇氣、堅定的信念、拼搏的精神,為樹立“基礎設施路橋隧”強勢品牌,書寫不朽的傳奇。
《中國冶金報》(2024年12月17日 05版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