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苓
7月18日,在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車身廠裝焊車間生產線上,一臺臺晝夜奮戰的工業機器人讓人深切感受到智能制造迸發出的力量。
《中國冶金報》記者日前從陜西省工信廳裝備工業處獲悉:自2015年工信部決定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起,陜西省按照“試點引領、創新模式、穩步推進”的思路,積極推動智能制造發展應用,不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取得了扎實成效。
企業智能化改造深入推進。為了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陜西省制訂了《陜西省智能制造工程實施方案》《陜西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并先后召開陜西省智能制造暨技術改造推進會、陜西省智能制造產業推進暨業務培訓會,搭建公共服務平臺,推進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認定一批第三方服務機構。通過扎實開展工作,陜西省在推進智能制造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通過推進重點產業、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加快數字產線、車間和智能工廠建設,企業智能化水平和生產經營指標大幅度提升。如法士特20余種關鍵裝備的數控化率達到98.04%,生產效率提高42.85%。寶鈦集團建成了智能化信息集成平臺,運營成本下降25.2%,產品研發周期縮短32.5%。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覆蓋面廣。目前,陜西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已涵蓋裝備、汽車、光伏、電子、原材料、消費品6大行業。陜西省在汽車零部件、電力裝備、軌道交通、航空航天、光伏組件、電子終端、金屬材料、石油化工、消費品等領域已有38家企業獲得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和專項支持,數量居全國前列,為陜西省智能制造工作推進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截至目前,陜西省獲得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稱號的企業有14家,國家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專項項目24個(目前已驗收項目10個,在建項目14個,累計獲得工信部資金支持3億元),已建成國家級數字化生產線、車間16個(在建14個)。在此基礎上,為加快智能制造推廣應用,陜西省開展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作,并在相關產業領域累計形成了63戶省級示范企業,2017年以來累計支持資金8200萬元。同時,陜西省加快智能制造標準制定,以陜鼓、西電為代表的企業積極承擔了國家智能制造標準研究專項,在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中取得突出成績,西電集團“開關設備數字化車間運行管理標準”、陜鼓集團“動力裝備全生命周期智能設計制造及云服務系統標準”的制定驗證,對行業同類型項目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作為智能制造的主要環節,機器人產業近年來在陜西省發展較快,初步形成了以西安經開區、西安高新區、西安航天產業基地、寶雞陳倉科技工業園4大園區為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理工大學等高校分別設立了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智能機器人研究中心等專門研究機構,創新體系日益完善。目前,漢中市引進的沈陽新松機器人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已落地,計劃投資15億元建設智能制造聯合研究院、機器人應用研發創新基地、機器人裝備生產基地、智能制造產業基地。
智能制造裝備實力雄厚。近年來,陜西省在智能制造裝備領域也實現快速發展,部分領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智能制造裝備不僅包括工業機器人,還包括高檔數控機床、專用智能裝備等。其中,專用智能裝備主要包括智能物流倉儲系統、智能環境監測設備、成套智能化生產線、智能傳感器等。
陜西省在高檔數控機床領域有著雄厚的實力,以秦川機床、寶雞機床、漢江工具、渭河工模具等機床工具企業為龍頭,西安北村、西安華歐、秦川格蘭德、鳳城精密、龍騰機械等企業為骨干。另外,還有西北機器、忠誠鈑金、宏達實業等諸多配套企業,形成了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產業化協作配套的發展格局,具備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和優勢。在智能傳感器生產方面,寶雞市優勢突出,已形成從膜片、線纜、殼體、敏感元件到變送器的完整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