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在馬鋼南山礦高村采場,只見一條皮帶通廊從采場底部逶迤而上,如巨龍一般,這就是正在運行的南山礦高村采場半連續工程項目。日前,該礦相關負責人介紹,投運至今,該項目不僅優化了露天采場的運輸格局,減少了礦用汽車的使用量,而且提高了從含鐵圍巖中的鐵礦石選出量,篩選出的碎石還可用作建材,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十分明顯。
據了解,面對高村采場鐵礦石稟賦不足、含鐵量極低的現狀,為切實做好鐵礦資源綜合利用,優化高村采場的運輸格局,減少礦用汽車的使用量,以降低運輸成本和減少污染,經多方論證,高村采場半連續工程項目于2015年2月份投入建設,并于當年11月份建成并投產運行。
建成后的高村半連續工程項目,將高村采場原來的全汽車運輸方式改為“汽車—固定粗碎料倉—膠帶運輸”生產方式。其設計能力是年處理530萬噸礦石,生產線設計臺效為892噸/小時。該項目主要從采場680萬噸11.4%以上的含鐵圍巖中干選出147.52噸成品礦,最終生產加工成鐵精礦30.78萬噸;對經破碎干選后的廢石再進行分級篩分,每年產出粒級6毫米~60毫米的石子292.47萬噸,用作建材,做到資源“吃干榨盡”。同時,大型礦用運輸車輛使用的減少和大車運輸距離的有效縮短(由原綜合運距4千米降至3千米),又使大車的柴油、輪胎、備件等方面的消耗大為降低,降本效果非常明顯,
經測算,該項目年可降本600余萬元,還可減少車輛運輸時的揚塵。 (李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