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煤炭上游企業基本上已經恢復至正常生產水平,但需求端復蘇緩慢。供應寬松情況下,動力煤市場缺乏反彈動力。
需求復蘇緩慢
當前,國內加大基建投資帶動工業生產回暖,且4—5月是工業生產旺季,市場預計電煤需求大概率將溫和回升。但是,從電廠反饋的數據來看,截至4月7日,沿海六大電廠煤炭日耗再度回落至52.05萬噸,同比偏低15%,需求端復蘇較往年同期仍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春夏之交,氣溫適宜,居民用電需求進入傳統淡季;另一方面,疫情防控仍在繼續,第三產業短期難以恢復至正常水平,且國際貿易停滯對國內經濟影響也將逐漸顯現。此外,進入汛期后,水力發電將有所增加,擠占電煤市場份額。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沿海六大電廠煤炭庫存依然處于同期高位,制約電廠北上采購積極性,部分電廠甚至紛紛推遲交貨日期,需求端極度低迷。
供應能力增強
供給側改革以來,產區供應能力增強,2019年原煤產量大幅增長接近2億噸。3月,陜西王峰煤礦獲能源局核準批復,礦井建設規模300萬噸/年;甘肅新安煤業公司產能核增獲得批復,生產能力由90萬噸/年增至150萬噸/年,優質產能仍在有序釋放。即便按照2019年煤炭產量增速計算,預測2020年月產能將較去年增加千萬噸以上,對進口煤依賴程度降低。從產地來看,目前煤礦生產基本步入正軌,產地煤炭供應穩定充足。
此外,港口錨地船舶數量同比僅占去年同期的二成到三成,港口庫存迅速攀升。截至4月3日,環渤海港口庫存2420萬噸,月環比增長58%,同比偏高超過14%,已經接近近年最高庫存水平。下游消費壓力開始向中上游傳導,對煤炭市場形成較大沖擊,削弱產區主動減產以及進口煤限制對供應端的利好。
警惕政策風險
上周,神華公布了4月份長協價格,所有外購品種降幅均在25元/噸以上,首次創下外購煤價全面低于自產的紀錄,且量大采取價格優惠政策。陜煤、中煤等大型煤企紛紛跟進,實際成交價格下跌,港口報價連續出現單日較大幅度調降。截至4月3日,汾渭能源公布的CCI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20元/噸,周環比下降21元/噸。
受現貨主動下調影響,期現價差已經處于近年同期高位水平,這將制約期價反彈空間。不過,主力合約2009一度跌至500元/噸下方,而一旦跌破?“綠色區間”下沿,或引發政策調控。
綜合來看,由于基本面缺乏利多題材,動力煤價格很難扭轉目前的弱勢,同時基差也將限制期價反彈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