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煤層氣資源十分豐富,受地質條件復雜和適應性技術不到位的影響,目前總體產量較低。從全國能源消費趨勢來看,2018年天然氣消費增速創5年來新高,占比7.8%,達到2808億方(年增422億方),國內產量1603億方,凈進口量達1205億方,對外依存度大幅增加。煤層氣產業需求和政策扶持短期內不會改變,煤層氣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目前,經過持續的技術攻關和試驗研究,煤層氣富集和排采理論有了新認識,不同煤階煤層氣開發都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不同煤階煤層氣勘探開發技術體系,建成沁水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東緣兩大產業基地,為推動我國煤層氣產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示范和引領作用。
“持續穩定投資、確保工作量投入是煤層氣健康、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敝惺兔簩託夤靖笨偨浝硇禅P銀在演講時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幾個煤層氣大國的開發經驗給出了結論。
但是,由于目前我國9個大型聚煤盆地僅有沁水和鄂爾多斯盆地實現規模開發,而且截止2018年,沁水、鄂東兩大基地已建產能規模約90億方/年,產能到位率僅為59.4%,日產量低于500方的井數占總生產井數的56%,以及滿足我國復雜地質條件的適應性技術不夠等現狀,徐鳳銀指出,與以上幾個煤層氣開發大國相比,我國煤層氣開發面臨的主要挑戰是資源總體探明率低,后備資源嚴重不足;已開發區低產井占比大,產能到位率低;缺乏信心和動力,總體投資力度明顯不夠。
因此,徐鳳銀認為,下一步應持續加大投資力度,積極推進煤層氣開發工作,加強以排采為核心的理論和關鍵技術攻關,達到提高單井產量和高效開發的目的。同時,加大新疆、內蒙、南方等外圍區塊的勘探開發力度,全力推動我國煤層氣產業發展。
中石油華北油田公司副總經理朱慶忠通過綜合分析,指出要推進煤層氣產業健康發展,必須要解決四個關鍵,那就是現有技術條件下開發儲量的控制、經濟產能建設的區域優選技術、適應地層特征的工程技術系列和開發方案的頂層設計技術。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在山西省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經提煉了四項理論支撐,六項實用技術,商品氣量突破10億方大關,為煤層氣產業發展目標的實現奠定了一定的技術基礎。
來自中聯煤層氣公司的副總經理吳建光則對我國煤層氣領域“卡脖子”技術進行了分析研究,他指出,我國煤層氣產業面臨的最大困擾就是煤層氣資源量雖大,但是有效開采難度大。還有應用基礎研究程度低,共性關鍵技術尚待完全突破;煤層氣發展趨于不均勻,技術不成熟;煤層氣田自動化生產技術落后,開發效益有待提升;適應新形勢的煤層氣協調開發技術亟待優化。
“碎軟煤層是制約我國煤層氣產業化發展和煤礦瓦斯防治工作的重大難題?!敝忻嚎乒ぜ瘓F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張群主要介紹了碎軟高瓦斯突出煤層地面與井下以鉆代巷高效開發技術。他提出了高效抽采模式,并進行了可行性論證。在淮北礦區蘆嶺煤礦頂板巖層水平井抽采示范工程運行時創造了煤層氣井大排量、大液量、高砂比、高強度加砂的高效增產改造新記錄。
吳建光認為,我國煤層氣勘探開發技術發展應該圍繞應用基礎及關鍵共性技術、地質-工程一體化適配性技術及示范應用以及煤礦區煤層氣抽采技術展開。
山西省賦藏有富集的煤層氣資源,其勘探范圍、勘探程度、探明儲量均居全國首位。埋深2000米以淺的煤層氣資源總量8.31萬億立方米,占全國總量的近三分之一,探明地質儲量約占全國的88%。是我國主要的煤層氣賦藏地區。
在山西能源革命“去煤化”進程中,晉煤集團在國有煤炭企業中實現產業發展體系的革命性變化,形成了以燃氣為主業,煤炭、煤化工、電力為輔業的“一主三輔”新格局。來自晉煤集團的副總經理王保玉表示,晉煤集團通過業務統籌、資源整合、產業創新,逐步構建煤層氣(燃氣)產業上中下游全產業鏈,形成“煤層氣、天然氣、焦爐煤氣”多氣元開發利用格局。通過不斷擴大抽采規模、加強對外合作,全力將山西燃氣集團打造成山西省能源體系支柱產業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山西省煤層氣(燃氣)旗艦企業。
兩淮礦區煤及煤層氣資源豐富,含煤地層分布面積17950km2,煤炭資源量900億t,煤層氣資源量9088億m3。但是由于地質條件復雜,直接抽采煤層氣十分困難,必須通過卸壓開采和強化增透,才能實現兩淮礦區煤層氣資源的高效抽采。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永介紹,兩淮礦區高度重視瓦斯災害防治與煤層氣資源開發,開展了多組煤層群條件下的地面抽采、井下卸壓抽采、井上下聯合抽采試驗研究,“十一五”主要解決礦區瓦斯災害有效的控制難題,“十二五”著重解決煤層氣資源安全高效開采難題,“十三五”著力實現煤層氣資源的低成本、高效開采,進一步提高煤層氣抽采率和利用率。
兩淮礦區煤層氣抽采量從2007年的3.83億m3 ,提高到2015年的 7.81億m3;煤層氣抽采率和利用率分別從2007年的 47.1%和 17.2% ,提高到2017年的71.1%和2016年的 40.5%的歷史最高水平。示范工程的成功實施實現了兩淮礦區松軟煤層群條件下瓦斯安全高效抽采,大幅提高了兩淮礦區煤炭產量、瓦斯抽采量和瓦斯抽采率,為全國同類條件礦區安全高效抽采瓦斯提供了借鑒和技術保障,技術已推廣至全國10 多個礦區 100 多個礦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