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煤炭行業發生了不少大事。這一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深入,這一年,去產能由降總量為重點轉為注重調結構,這一年,煤炭市場平穩運行,科技飛速發展,這一年,煤炭行業在穩中有進的節奏中前進、發展。
那么,這一年煤炭行業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呢?
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與中國煤炭報共同評出的,2018“陜煤集團杯”煤炭行業十大新聞。
一:習近平考察撫順采煤沉陷區
事件:201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東北三省考察時,來到有百年煤炭開采史的撫順。習近平專程到撫順礦業集團西露天礦,察看西露天礦礦坑,了解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情況和礦坑綜合改造利用打算。習近平表示,十分牽掛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他強調,開展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要本著科學的態度和精神,搞好評估論證,做好綜合利用這篇大文章。資源枯竭型城市在轉型發展中先要解決好民生問題、保障好困難群眾生活。
點評: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十分牽掛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黨的十九大后首次調研,習近平就來到曾經的采煤沉陷區徐州賈汪區潘安湖神農碼頭,夸贊賈汪轉型實踐做得好。煤炭職工的付出、生活,城市轉型的困難與成績,總書記都看在眼里。煤炭企業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加大投入和科技研發力度,做好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這篇大文章,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二:煤炭行業管理部門調整
事件:2018年3月21日,《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全文對外公布。2018年11月中旬,按照既定“施工圖”和“時間表”,我國31個省份機構改革方案全部“出爐”。對照產煤省份機構改革方案,不少省份的煤炭行業管理部門有所調整。比如內蒙古和山西都組建了能源局,作為政府直屬機構,負責煤炭行業管理相關工作。
點評:行業管理部門調整,理順了行業管理體制、機制。隨著各地煤炭管理部門調整完畢、相關負責人到位,煤炭的行業管理職責將更加清晰、明確。我們期待在新的管理體制下,煤炭作為我國基礎能源,煤炭工業作為我國重要的工業領域,得到更加客觀公正的對待,實現高質量發展。
三:多家煤企參加首屆進博會
事件:2018年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幕。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一大創舉。此次進博會共有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600多家企業參展,展覽總面積達30萬平方米,超過40萬名境內外采購商到會洽談采購。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中國煤炭科工集團、中國煤炭地質總局等多家煤炭企業參會參展并簽約。
點評: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舉行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既表明了我國進一步開放的決心與信心,也表明了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我國愿意積極作為的勇氣與擔當。煤炭行業快速發展的歷史,也是不斷開放的歷史。正是伴隨著開放,我國的煤炭工業由弱變強,由小變大。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煤炭工業的開放程度和水平越來越高,發展質量同樣越來越高。伴隨著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煤炭工業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四: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由總量去產能轉為結構性優產能
事件:2018年初印發的《關于做好2018年重點領域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通知》明確,2018年煤炭去產能重點在“破”“立”“降”上下功夫,由總量性去產能為主轉向系統性去產能、結構性優產能為主,重點處置“僵尸企業”。根據國家能源局信息,2018年前8個月,我國已累計化解煤炭過剩產能約1億噸,完成全年任務的67%。同時,煤炭優質產能加快釋放,累計確認新建煤礦產能置換方案60處、規模3.3億噸,煤炭產能結構進一步優化。
點評:“去產能”這一概念逐漸變得更加精準,去產能不僅要總量控制,還要進行結構優化,是一個“有去有增”的概念。這是由能源需求和邁向高質量發展所決定的,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要求用先進產能來滿足需求,進一步推動煤炭清潔生產和利用,實現煤炭企業轉型升級。在經歷了前幾年大刀闊斧的去產能之后,特別在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新能源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的當下,今后的煤炭去產能工作更考驗科學、精細管理的功夫。
五: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
事件:根據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統計數據,2018年前11個月,我國煤礦百萬噸死亡率降至0.1以下,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2018年7月召開的全國煤礦安全基礎建設推進大會提出,要堅持“管理、裝備、素質、系統”并重,抓關鍵、補短板、強弱項,大力推進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大力推進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及機器人研發應用建設,大力推進人員素質提升,大力推進“一優三減”,提高煤礦本質安全水平。
點評:煤礦安全生產關系煤炭工業持續發展和國家能源安全,關系數百萬礦工生命財產安全。我國煤礦百萬噸死亡率歷史性地降至0.1以下。下一步要加強煤礦安全基礎建設,進一步提升煤礦安全保障能力。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是夯實煤礦安全基礎的重要手段。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今天,讓井下盡量減少作業人員,建設真正的本質安全型現代化礦井,方向和圖景已經十分明晰。
六:煤炭工業系統性總結改革開放40年成果
事件: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2018年12月1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018年12月27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在京組織召開慶祝煤炭工業改革開放40周年座談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重要講話精神,總結經驗、凝聚共識,推動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本報自2018年6月26日起,總結刊發了40年來煤炭發展重大節點、重大歷史事件以及進出口貿易、煤炭市場、地質勘探、煤炭清潔利用等相關內容。
點評: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煤炭工業整體面貌發生巨變,煤炭資源安全高效開發與清潔利用水平躍升世界先列,供應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傳統能源向清潔能源的戰略轉型,深化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煤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深入推進行業對外開放。
七:全國煤炭工業勞模表彰大會召開
事件:2018年10月17日,全國煤炭工業先進集體、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京召開。在此次表彰會上,共有117個先進集體、133名勞動模范、14名先進工作者受到表彰。2007年以來,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聯合相關部門組織開展了三次全國煤炭工業勞動模范評選活動。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還主辦了系列煤炭工業勞模事跡報告會。
點評:煤炭工業取得的所有成績都離不開廣大煤炭職工的艱苦奮斗和努力拼搏。對勞動模范進行表彰,大力宣傳勞模的典型事跡,讓煤炭行業的“好聲音”得以傳播,這有利于凝聚起行業發展創新的磅礴力量,形成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尊敬勞動模范、爭做勞動模范的良好氛圍。
八:煤炭中長期合作戰略升級
事件:2018年1月11日,國家能源集團與大唐集團等6家重點電力企業簽訂了3年長協。協議采用“基準價(535元/噸)+浮動價”的定價格,合同數量為前3年簽訂合同量的60%,剩下40%的合同量按照當年的政策簽訂年度合同。2018年11月12日,在2019年煤焦鋼中長期合同洽談銜接會上,國內主要煉焦煤企業與鋼鐵企業簽訂長協。2018年11月16日,中國中煤能源集團與中國華能等6家重點電力企業簽訂中長期煤炭供需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中煤集團將在2019至2023年間,向這6家電力企業供應煤炭5億多噸。
點評:自2016年以來,中長期合同對于穩定煤炭價格發揮了壓艙石的作用,也促使煤炭企業與下游客戶建立更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建立更深的信任。長期以來,煤炭中長期合同基本上是以年度合同的形式簽訂的。在國家相關部門的倡導和支持下,煤炭企業積極探索建立更健全的長協機制,建立了3年,甚至更長周期的長協。合同簽訂的周期更長,煤電雙方的共識基礎更牢固,合同的定價機制更加成熟,鼓勵支持政策措施更加完善,合同的監管機制更加健全。這對于維護煤炭市場秩序,促進直供直銷,引導更多煤炭電力企業簽訂3年中長期合同將起到良好的引領示范作用。
九:連接西北到華中煤炭鐵路運輸干線全線鋪軌
事件:2018年3月17日,連接西北到華中煤炭鐵路運輸干線蒙華鐵路開始全線鋪軌,這標志著該項目建設進入新階段。蒙華鐵路是國內最長運煤專線,北起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浩勒報吉站,終點到達江西省吉安市,縱貫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七省區,線路全長1837公里,設計為國家一級鐵路,規劃年輸送能力超過2億噸。
點評:蒙華鐵路是納入中國“十二五”發展規劃、“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和《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重大項目。蒙華鐵路建成后,能有效提高“北煤南運”鐵路通道運輸能力,優化國家能源戰略布局,開發內蒙古陜甘寧地區煤炭資源,保障鄂湘贛等華中地區能源供應,促進西部大開發和中部戰略實施,帶動沿線地區社會高質量發展。
十:山西煤企實行專業化重組
事件:2018年2月10日,山西省國資委制定的《省屬企業主輔業目錄》顯示,山西七大煤炭集團只有同煤集團、陽煤集團的主業維持煤炭開采和洗選,山西焦煤集團的主業由煤炭開采和洗選調整為焦煤生產加工和銷售,潞安集團、晉煤集團、晉能集團、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的主業分別確定為煤化工、煤層氣開發、清潔能源、煤炭物流和貿易業。
點評:雖然近年來山西把我國煤炭生產的第一把交椅給了內蒙古,但其仍在我國煤炭生產中占據重要位置。長期以來,山西煤炭企業的煤炭、電力、裝備制造、煤化工、物流貿易、金融等產業高度同質化,存在惡性競爭,嚴重制約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國大部分煤炭企業的狀況。通過專業化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其他優質資產將通過“騰籠換鳥”的方式實現轉型,低效無效資產通過市場化方式出清。集中清理后,山西省屬企業將進一步優化“內存”,輕裝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