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跟隨到領跑再到領先,一直都是鋼鐵人的追求所在。2004年12月29日13時48分,世界一流、中國首條百米長軌生產線——攀鋼軌梁萬能軋機生產線誕生了,標志著中國的高速鋼軌生產工藝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這一杰作正是出自中國十九冶之手。
如今,中國鋼鐵工業踏上了高質量發展的征程。在“重返攀西”發展戰略引領下,中國十九冶繼續深耕“家門口”市場,深入貫徹落實潘必義董事長提出的“冶金工程要以打造冶金建設國家隊為目標,加快技術的迭代升級,在綠色化、智能化和鋼鐵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方面下功夫,掌握冶金工程施工核心技術和運維的關鍵工藝”的要求,矢志不渝打造冶金建設國家隊,為新時代鋼鐵工業的高質量發展繼續貢獻力量。
攀鋼萬能生產線工程由中國十九冶和攀鋼冶金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承建,項目總投資10.41億元,工程引進了萬能軋制世界領先工藝、技術及關鍵設備。中國十九冶承擔了其中最核心部位的主軋線及配套設施項目建設,整個工程共澆注混凝土14.1萬立方米,鋼結構制安13447噸,機械設備安裝1996臺(套),電氣設備安裝2651套,電纜敷設250千米,液壓潤滑管道22千米,受檢焊縫100%合格,強度100%合格,接線準確率100%,清潔度達NAS4級。
工程于2003年9月15日開工建設,經過為期15個月的努力,通過深入踐行“質量為先 精益求精”理念,項目順利竣工并熱負荷聯動試車成功,世界一流、中國首條百米長軌生產線——攀鋼軌梁萬能軋機生產線誕生,2009年11月,該工程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
“石沙毫厘”之間考驗“真功夫”
攀鋼軌梁萬能軋機生產線項目不僅要在原密集的廠房群落中除舊布新,同時還要克服流沙、潛水、地下構筑物等地質條件困難,無異于“螺螄殼里做道場”,考驗著“西部鐵軍”的道行。
一石一沙:如開工前的預料,工程開工后遭遇了惡劣的地質條件,幾乎所有的挖孔樁內不是孤石就是流沙,有的孤石大如臥牛一般,甚至橫貫整個樁孔。比大石頭更讓項目部眉頭緊鎖的是基槽開挖過程中遭遇到的大面積流沙層。在總長470米的砼基礎開挖過程中,流沙使得柱子就像一根插在土里的筷子一樣,大量的地下水伴隨著流沙涌出來,如同一個能爆漿的“流沙包”。
一毫一厘:在萬能生產線設備開始進場時,部分設備未按常規配套組裝。如果將這些本應在制造車間里依靠設備規范組裝的工序,轉移到現場靠雙手組裝其難度可想而知,而且精度難以保證。這其中尤其困難的是人字齒輪機接手軸套熱組裝,它要求將常溫下小于軸頭1.04毫米的軸套內徑加熱膨脹至大于軸頭0.5毫米,然后迅速將其套上軸頭,推深包容至600毫米,待其冷卻后與軸頭凝為一體。如若軸套不能在瞬間推深到位,加熱的部件未裝到位即冷卻,以至進退兩難時,即會造成設備主要部件的報廢。
技術攻關擊碎項目“絆腳石”
為解決好“沙石”問題,項目部前后歷時20天時間將柱基兩側相關區域的10萬方土石方挖運出場,相關區域的地坪標高下降了5-6米,工程師們巧妙利用基坑周邊區域地坪下降,找到了形成流沙的滲水通道并采用露天排水的方式徹底解決了“流沙包”,確保了安全和質量。同時針對當時在沖渣溝和設備基礎之間選擇素土回填夯實的缺陷問題,項目部結合現場狹窄的施工環境和作業條件,設計變更為使用C10墊層混凝土回填,然后以土代模,同時解決了現場無法夯實的問題,讓工程質量得到了質的飛躍?! ?/p>
為解決好“套熱組裝”問題,項目部組織起青年技術能手及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成立熱裝小組,查閱資料,驗算數據,并與外方專家反復磋商,最終確定科學合理的操作方案。8月10日首次試裝從早8時起持續工作至次日凌晨,在軌梁廠的一塊臨時場地上,軸套被熱電藕均勻加熱至380度后,打開隔熱包裝。精測膨脹尺度,隨后一聲哨響,熾熱的工件立時掛上行車,迅速移位至待接連軸頭,調整高度、穩住工作,數人協同奮力一推,一聲清脆的金屬撞擊聲響,首次試裝順利成功,最終關鍵的熱裝過程在不足30秒內完成,操作流暢、精準、快捷無誤,令各方專家為之贊嘆。
齊心協力攻克最大“攔路虎”
萬能主軋線上的設備線七機架長達600米,由于業主采用的是德國西馬克公司的設備,而西馬克設備安裝標準又比我國國家標準還高,這無疑對安裝技術是一次重大挑戰!如何保證主軋線安裝的精確和標高的準確,這才是真正考驗“西部鐵軍”實力的大難題!
中國十九冶緊急成立設備安裝技術組,攻克施工過程中最大的“攔路虎”。為了保證安裝的嚴苛精確度,項目部根據技術組的建議,采用精密測量控制施工技術,專門從瑞士進口了一套高精度儀器:全站儀、激光準直儀、激光水準儀,不再沿用傳統拉鋼絲測線方法,而是采用激光先測量設定控制邊線,然后全線設放二級控制網的技術,邊線、軸線、網點三合一,讀數精度高達0.01毫米!
通過三方檢測,粗軋線安裝中心線允許偏差值,國家標準是0.5毫米,西馬克是0.2毫米,而實際達到了0.05毫米;水平度,國家標準是0.05/1000,西馬克是0.02/1000,實際是0.01/1000;平行度,國家標準是0.05/1000,西馬克是0.04/1000,實際也達到了0.04/1000。如此高精度的安裝數值,讓外國專家們驚訝不已,連用三個“OK!”表達他們對于“西部鐵軍”實力卓越的敬意。
當好“搶險員” 守好“質量關”
一邊是老廠房正常生產,另一邊是人工挖孔樁,流沙、淤泥、地下水、障礙物,在和樁基“較勁”的過程中,項目部經歷了無數次突發險情,又一次次加以化解,最終這一切努力都成為了筑牢工程質量的基石。
在土建基礎開挖時,變壓器房恰好坐落在土方斜坡上,如果不小心一拉閘,攀鋼每天至少損失幾百萬元。當時,斜坡上站不住人,大家就用繩子把人綁住墜下去,打鋼筋、堆沙袋,并用挖機在外面壓鋼管。天下著雨,打鋼筋的時候,工人們站不穩,滑倒,手都刮破了,但大家完全不知道疼,一心想著要把變壓器房保住。2個半小時后,順利完成了搶險任務,解除了險情?! ?/p>
在土建樁基施工時,由于場地狹窄,現代化大型機械根本無法進場,采用泥漿護壁鉆孔又會產生大量廢泥漿,污染廠區。再加上老廠區地下幾乎所有的挖孔樁內不是孤石就是流沙,導致三組人工挖孔群樁變形報廢,坑內污水也越積越多,隨時都有洞壁垮塌的危險。項目部緊急成立了技術小組,反復研究,科技攻關,終于研制出鋼筒護壁樁基施工技術,將人工挖孔樁改為沖孔灌注樁,先堵住涌沙地段,再用水泵將潛水抽走,有驚無險地啃下了“第一場硬仗”。
在人工挖孔樁時,由于震動過大,擠跑了挖孔樁的護壁,副隊長趙洪興冒著水泵爆裂被水沖走、被流沙掩埋的危險下去查看,最終找到了優化施工的辦法。說時遲那時快,他剛上來幾分鐘,薄弱的基礎徹底被震開,頓時,水泵轟塌,水柱狂飆,再拖幾分鐘情況就不妙了。
在粗軋機人工挖槽時,根據設計,樁基要挖到21米深,沖渣溝的基礎在19米深,樁基之間的兩條沖渣溝都只有2.8米寬。沖渣溝挖到了設計標高位置,樁基幾乎全部裸露,下面只有2米的嵌入深度,像一根筷子插到土里,兩邊沒有依托,根基不穩,稍微一碰就可能傾倒,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隱患。項目部同事24小時輪流值守,前后一個禮拜,盯著挖機的每一個動作,直到打混凝土那一刻。
所有艱難困苦,皆為玉汝于成
世界一流、國內第一的攀鋼萬能生產線結合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軋制技術和設備,對工程建設提出了極其苛刻的要求。事實證明,越是困難,技術含量要求越高,“西部鐵軍”激發出的自主創新潛能就越大?! ?/p>
攀鋼軌梁萬能軋機生產線建成投產后,攀鋼可以按世界上最嚴格的要求和標準生產出高質量的鋼軌,能夠滿足鐵路建設的各種需求,使我國一舉成為世界上具備高速鋼軌生產能力的幾個少數國家之一,進一步確立了攀鋼在國內外重軌市場上的優勢地位。如今,在我國已投運的高速鐵路中,有70%以上的高鐵鋼軌出自攀鋼釩軌梁廠,正助力中國高鐵跑出世界新速度?! ?/p>
在當年建設部推廣應用的“十項新技術”中,攀鋼萬能生產線工程運用了《深基坑支護及邊坡防護技術》等八項新技術。十九冶人在科技創新方面還取得一系列成果,《處理基坑局部涌水的方法及設施》《用于處理基坑局部涌水的聚水罩》兩項技術獲得國家專利受理,《多功能組合式大型牌坊吊裝工具及吊裝技術》《復雜地質條件下狹小的深基坑支護場地預應力錨索微型樁的研究與應用》通過省部級科技成果鑒定,《液壓、潤滑管道施工工法》等四項工法獲得國家認可?! ?/p>
堅毅質樸的十九冶人作為攀鋼萬能軋機生產線的主要建設者,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和努力,得到了業主、行業乃至國家的認可。該工程先后獲得“四川省用戶滿意工程”、“冶金行業優質工程”、“創2005年度施工企業新紀錄”、“2008年度四川省‘天府杯’金獎”等殊榮,直至2009年成功斬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
時至今日,在攀鋼軌梁萬能軋機生產線旁,我們仍能看到轟隆隆的軋機和工人忙碌的身影。這條世界一流、中國首條百米長軌生產線深深烙印著十九冶人的奮斗足跡。在“重返攀西”的生動實踐中,中國十九冶將繼續用匠心守初心,努力在攀枝花這片情懷所系之地再樹新地標、再創新輝煌。(張云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