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冶北方設計的越南和發榕橘燒結球團項目。
本報通訊員 劉喆 記者 杜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引領下,中冶北方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北方人”經60多年櫛風沐雨洗禮后愈加赤誠的不變初心,為企業科技創新工作一路護航,在創新體系建設、核心技術攻關和加速成果轉化等方面,提供了“匠心”獨運的“北方”方案。
以初心掌舵,突出科技創新
成為企業發展進步的“源頭活水”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冶北方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及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緊跟國家經濟發展戰略新方向,堅定冶金報國的初心和自主創新的決心,牢記冶金建設“國家隊”的責任擔當。他們通過打造統籌管理和獨立承擔相結合的兩級科技創新體系、采取深化自主研發和產學研合作協同創新機制的方式、組建專題研究項目組、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全流程管理體系等舉措,不斷突出科技創新對企業生產經營工作的支撐引領作用,使其真正成為企業發展進步的“源頭活水”,源源不斷地為企業從國內為主走向國內、國際并重,從鋼鐵冶金為主走向冶金、非冶金業務齊頭并進的大型國際化工程公司輸送不竭動力。
以創新擎帆,嘗試多箭齊發
激發企業科技效能的“厚積薄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敝幸北狈阶鳛榈滋N深厚的央企子公司,在冶金行業鐵前領域深耕多年,一直靠超強的頂尖技術實力“闖蕩江湖”。中冶北方在科技創新工作上提出了“下足實功夫、磨出細致活、練就真本事”的指導思想,針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創新缺乏體制機制支撐、核心技術攻關力度不夠、成果轉化速度慢等各種問題,制訂出一系列改革對策,大膽嘗試,多箭齊發,從而有效激發企業上下創新熱情,科技效能在日積月累中厚積薄發。
第一箭:在科技創新體系上“下足實功夫”。為進一步提高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中冶北方打破原有模式,實行公司、設計院所兩級的科技創新體系。其中,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由公司統籌管理。比如,數字化礦山、BIM技術、活性焦煙氣綜合治理技術等產業化前景巨大的研發重點課題,作為企業“爭做冶金鐵前領域設計研發國家隊、節能環保領域主力軍、新型產業探索者”發展戰略的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由公司全面統籌管理,給予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政策傾斜,集中優勢資源,多專業相互配合,主管部門統一協調,確保項目有效實施,取得預期成果。同時,業務建設項目交由中冶北方各設計院所獨立承擔。這些項目基本都是圍繞于工程設計服務,項目的確定是針對設計過程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梳理和總結,并提出相應的技術解決方案。最近幾年,中冶北方各設計院所每年獨立開展的業務建設項目均保持在50項以上,對于提高工程設計質量和設計效率起到了實打實的支撐作用。
第二箭:在核心技術攻關上“磨出細致活??萍紕撔氯绲嗡┦?,非一日之功,更不能靠一時之興。必須堅持凝神靜氣,拿出只爭朝夕的精神和精雕細琢的勁頭,耐心、恒心、信心缺一不可。中冶北方堅持新發展理念,強調核心技術攻關的重要性,并提出“沉得下去,浮得上來”的科技創新發展新道路。通過采取深化自主研發和產學研合作協同創新機制的方式,在提升創新研發的自主可控能力的前提下,加強與高校、鋼企的合作與交流,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力度得以進一步加強。此外,他們積極推進“專人、專管、專責”的攻關模式,組織成立了智慧礦山、帶式焙燒球團和燒結球團智能化研究項目組,為高品質的科研項目和科技人才培養搭建了平臺,為企業實現“在主體領域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在相對優勢的部分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科研目標起到了有力推動作用。
第三箭:在成果轉化提速上“練就真本事”。將技術轉化為市場是中冶北方科技創新的工作落腳點。從這一落腳點出發,為了更好地將科技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中冶北方深入把握科技發展趨勢,加強科研項目的戰略布局,圍繞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低碳化發展,加快技術創新和技術成果轉化步伐,在核心技術再拔尖、再拔高的基礎上,加速成果轉化落地;作為產業鏈上游企業,抓住產能置換、環保搬遷、超低排放改造機遇,加快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領域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步伐,適當延伸主業鏈條,培育發展新動能,以獨有的核心技術牢牢占據競爭制高點,不斷鞏固鐵前領域技術領先地位;面對冶金市場容量不斷縮小,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的殘酷現實,潛心做好技術優化和升級,做好全流程服務,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全流程管理體系,有效釋放了科技創新效能。
以實干揮槳,打造精品技術
詮釋企業砥礪奮進的“篤行致遠”
推進科技創新,不為一事謀、一時謀,而是為全局計、為長遠計。作為鋼鐵行業鐵前領域重要的設計研發力量,中冶北方在堅守傳統主業陣地的同時,為積極響應國家“綠色低碳發展”號召,在冶金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方面,也堅持靠實實在在的真功夫,打磨出經得住實踐和時間檢驗的精品。近年來,隨著鋼鐵行業節能環保工作的穩步推進,現代燒結生產對環冷機的運行穩定性,尤其是對密封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燒結環冷機暴露的環保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燒結廠向綠色發展模式轉變的“瓶頸”。
面對這個“卡脖子”難題,中冶北方組建專業研發團隊,針對傳統燒結環冷機在生產效率、余熱利用和節能環保等方面的多重“病癥”,進行技術攻關和產品優化。無論是環冷機回轉框架結構、臺車技術和密封形式的集成,還是智能檢測控制技術、配風技術的創新,在技術攻關過程中的各個節點,團隊成員團結協作、共同努力,一路愈戰愈勇,成功研發出了既擁有高效冷卻功能,又兼具余熱高效回收性能的多功能高效燒結環冷機。該項技術共申報專利29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21項。這標志著中冶北方在該領域專利布局趨于完善,技術與知識產權優勢得到進一步鞏固,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
短短幾年間,由中冶北方設計或總承包建設的多功能高效燒結環冷機已達30余臺,產品遍布遼寧、江蘇、山西、山東等多個省以及越南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從2013年底在聯峰鋼鐵(張家港)有限公司450平方米燒結機項目中實現首次應用,到2020年9月底山西太鋼四燒715平方米環冷機改造工程順利投運,中冶北方技術裝備水平隨環保標準日趨嚴苛不斷提升;從第一代產品的“小試牛刀”到第六代產品的“大顯神威”,中冶北方為冶金行業實現綠色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也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冶金看我,國際市場有我”的責任擔當。以多功能高效燒結環冷機技術為代表的多項精品技術順利完成項目落地應用,不僅成為鑄就“匠心北方”品牌形象的生動印證,更是中冶北方科技航船開啟砥礪奮進的新征程后實現篤行致遠的最佳詮釋。
行程萬里,初心如磐。60余年來,中冶北方一路風雨兼程,始終不忘來時之路,以“一天也不耽誤、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向著爭做冶金鐵前領域設計研究“國家隊”的目標不斷奮力前行。今天,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上,中冶北方將始終堅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圍繞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低碳化發展,繼續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對企業生產經營工作的支撐引領作用,為企業開啟“匠心北方、服務共贏”的發展新篇章書寫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國冶金報》(2021年11月02日 05版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