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中冶華天設計的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沿江三公里景觀提升工程中的20萬噸煤筒倉外立面美化子項工程成功驗收,這標志著南鋼沿江三公里美化主體工程基本完工。該項目是中冶華天為南鋼量體定制的轉移轉型、綠色發展的全新解決方案,推動冶金行業工業轉型升級、生態改造之路上樹立了樣板,也是響應落實國家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有益探索和實踐。
南鋼沿江三公里景觀提升項目位于南京江北新區長江沿線,總投資約5000萬元,改造建設的建筑面積和綠化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此次驗收的20萬噸煤筒倉外立面美化工程,是沿江岸線最大的單體美化設計。筒倉高度45米,美化面積約6萬平方米筒倉藝術圖案,以生態南鋼,綠色江畔為主題,采用飛翔的仙鶴,騰躍的江豚和奔騰的長江江水為主要表達元素,成為南鋼江畔一幅優美的天空風景畫。
值得一提的是,原有的江岸風貌以鋼鐵、高爐、煙囪、門機等巨型體量構筑物為背景,工藝設備漆色老舊,現狀沿江面色彩斑塊雜亂、工業結構多樣且過度裸露,如何在不影響生產活動的前提下、形成去工業化的生態濱江風光帶,改變對沿江面景觀工業污染的固有印象,增強對工業文化的關注度,是項目設計的重點。中冶華天以國家長江大保護政策與長江生態規劃愿景為題,深度融入鋼企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統籌水、岸、氣協同治理,對鋼廠沿江水岸線和天際線統一規劃,清晰梳理城市色彩與生態環境,解構空間層次,分類、分期進行設計改造,做到設計施工與生產合理銜接,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兩不誤。
中冶華天針對沿江面易形成焦點的煙囪、筒倉類的設計,突破了以往簡單的美化設計手法,不僅包含對沿江三公里整體氛圍的思考,還高度關注藝術圖畫在工業環境中自然釋放,讓游覽者在南鋼能夠感受生態改善帶來的身心自由與更多可能性,為南鋼的工業旅游品牌注入新生機活力。圍繞沿江生態保護濕地公園及濱江大道,將原先碼頭的硬質岸線變生態岸線,設計成為人們健身慢行、休閑、觀賞、科普教育、娛樂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廠區最大的濕地公園;連接濕地公園的三公里濱江大道聯通著南北兩個原料碼頭和沿線南鋼1#、2#、3#高爐,經過步行系統改造后,沿途金桂飄香,綠蔭成行,成為南鋼生產工藝最重要的參觀游線。圍繞沿江面高聳的煙囪、筒倉等工業構筑物,設計著重去工業化痕跡,弱化煙囪的突兀感,提升沿江面及廠區的視覺感受,整體設計風格向花園工廠和旅游景區靠攏,展現江海之韻、碧水藍天之意。圍繞沿江建筑物,弱化突出建筑、亮化高點建筑、美化重點建筑、潔化低矮建筑,對立面、地面、頂面進行三維改造,“五化三維”的改造思路提升了園區整體文化環境,符合沿江生態風貌總體規劃。
如今,改造后的南鋼沿江三公里水岸線,猶如“江天一色無纖塵”,美不勝收,南鋼鋼廠也全力爭取從一個”鋼鐵企業生產園”,變為活力的、開放的、多功能的AAAA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
南鋼沿江三公里美化工程得到了南京江北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高度肯定,有力地展示了“中冶華天,綠色明天”的品牌形象,為中冶華天在工業旅游、環境改造提升類項目市場拓展贏得先機,擴大品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