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楊愛國
他,白天跋涉高山深澗,櫛風沐雨,測量放線,為工程開辟道路;晚上則復核海量數據,廢寢忘食,繪制圖網,為施工導引方向。6年時間,他從測量實習生到項目主測、從測量工程師到全國技術能手,在荒野作業和電腦核算的切換中,快速成長。他就是全國技術能手、中國一冶交通公司測量主管許文軍。
2013年7月,許文軍從東北大學測繪工程專業畢業,入職中國一冶。在武漢市長豐大道高架橋項目,他第一次以測量員的身份扛著測量儀器,奔波在高溫蒸騰的工地上。兩年的工地磨礪,他練就了鐵腳板、硬肩頭、亮眼睛,成為工地上文能玩轉各類測量電腦軟件、武能扛起腳架、塔尺走四方的“文武雙全”的測量骨干。
2015年10月,由中國一冶承建的廣西梧州環城高速項目開工,許文軍首次擔任項目主測。
梧州項目主線長5公里,兩個連接線長5.5公里,包含2條隧道及3座大橋。這里丘陵連綿、山高林密、溝谷縱橫,測量工作極其繁重,并且全站儀完成不了復雜地形的測量工作,必須使用高精度GPS接收機進行測量作業。在團隊中,只有許文軍在中冶集團接受過短期GPS測量技術培訓,沒有操作經驗更沒有技術指導,一切都需要許文軍測量團隊摸索和積累。
年輕就要敢于接受挑戰。許文軍夜以繼日地投入到工作中。他看圖紙、算坐標,根據布點網型制訂詳細的觀測方案,同時對團隊成員進行GPS技術培訓。
他們在干中學、在學中干?,F場原有點站破壞嚴重,現場通視差,只能做靜態GPS網。白天,許文軍等人攜帶僅有的3臺GPS設備,在人跡罕至的大山里反復選擇適合GPS觀測條件的區域選點埋石作控制點;30多個點位,點和點之間,有的距離500米,有的距離1.5公里;圖紙上標注100多米的距離,實際上可能跨越大山或大河,有時1個點就要跑1個多小時,才能完成控制網的測設;晚上回到項目部,許文軍挑燈夜戰,對收集的原始數據和衛星發送回的定位數據進行處理,算出每個點的坐標,最后形成“控制點平差報告”,作為施工的“線路圖”。
該項目熊沖隧道為1.2公里長的非直線隧道,測量精度要求非常高。為保證隧道施工的準確性,許文軍拿著圖紙,在深山密林里沿線路反復踏勘,進行控制點復測和加密點埋設。為減小隧道貫通誤差,許文軍團隊對隧道洞內導線網形做了優化,在洞口設置3個GPS控制點、1個校核點,提高控制網的整體強度和精度,準確指導了隧道的掘進方向。工程完工復核,該隧道貫通誤差僅有2厘米,符合隧道工程規范。
工程未動,測量先行。2016年5月,貴州三荔高速公路項目即將開工,亟須進行現場踏勘路線,并布設控制網。許文軍作為一冶測量專家,從廣西馳援貴州,擔任項目主測。
三荔高速項目處于貴州高原,路線全長8.77公里,相對高差50米至400米,沿途深山峽谷、草深林密、荒無人煙。為盡快拿出測量數據,放紅線圈定施工區域,給后期進場的施工隊提供工作面,許文軍帶領5名測量員,每天早6點就帶上干糧出門。這時,貴州已進入夏季,工程沿線草木茂盛,山間蟲豸、毒蛇出沒。高速公路的測量控制點一般設置在半山腰和山頂上,每次出工,他們都是頭戴安全帽,腳穿長膠靴,肩扛測量設備,手持大砍刀。林密無路,就砍刀開道;草深處,就先打草驚蛇。他們背著20多斤重的測量儀器,披荊斬棘,插旗扯線,挖坑埋石,專注觀測。貴州素有“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寸平”的說法,很多時候上一秒還是艷陽高照、下一秒就是大雨傾盆,山野間無遮無蓋,他們就在暴雨里堅守。野外測量作業被蚊蟲叮、被荊棘劃傷是常態,每天直到夜幕低垂,他們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項目部。
皓月當空,許文軍卻要連夜進行核算。就這樣,僅1個月,許文軍團隊就完成全線踏勘,放樣中樁、紅線樁800多個;復核、加密控制點60多個,處理GPS點文件120余個,出色完成了三荔高速公路的前期測量工作。許文軍在完成測量工作的同時,也帶出了一支能夠熟練使用各類儀器設備的測量隊伍。
工作間隙,許文軍喜歡自編測量軟件或小程序來提高工作效率。在梧州繪制斷面圖時,他編輯批量處理指令導入cad,100多組原地面數據就可一鍵生成斷面圖。做導線平差處理和坐標計算,過去需提前編輯,程序煩瑣,耗時長、易出錯。為此,他自編小程序,在EXCEL里編輯代碼和公式后輸入數據,自動顯示出結果,直觀簡便。他研發的“控制道路填鋪標高操作法”,提高放樣效率1倍多。
2017年11月,許文軍作為測量專業技術尖子,代表中國一冶參加全國冶金建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拿下測量團體冠軍,并斬獲個人第二名。2019年春,國家人社部發布《關于授予職業技能競賽優秀選手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的決定》,許文軍榮登榜單。
《中國冶金報》(2019年06月13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