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經濟運行出現較快恢復的原因是什么?國家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嚴鵬程17日就此表示,一是統籌成效在顯現,二是政策效應在釋放,三是供需循環在改善,四是發展動能在轉換,五是市場信心在恢復。
嚴鵬程指出,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運行造成巨大沖擊,隨著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優化,宏觀政策效應逐步釋放,當前我國經濟正在加快對沖疫情影響,二季度以來經濟運行逐月好轉,生產需求持續回暖,支撐企穩回升的積極因素明顯增多,國民經濟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回升勢頭總體符合預期。
針對二季度經濟較快恢復原因,嚴鵬程表示,一是統籌成效在顯現。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是今年工作的重要原則,必須兩手抓、兩手硬。如何把握其中的平衡點,是一項很大的挑戰。經過各方面的艱苦努力,不斷加強和完善疫情防控機制,在兩三個月內阻斷了本土疫情傳播;同時,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復商復市,逐步恢復經濟社會正常秩序,二季度經濟實現了3.2%的增長,為下半年持續恢復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是政策效應在釋放。面對疫情帶來的罕見沖擊,及時果斷出手,出臺實施了一攬子幫扶企業、穩定就業、擴大內需等方面的對沖政策,對穩定經濟基本盤形成了強大支撐。比如,增加赤字規模1萬億元,發行抗疫特別國債1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加大減稅降費力度,目前已累計超過1萬億元;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推動金融系統向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等等。這些財政、貨幣政策都是直達地方基層、直接惠企利民的,可以說是“精準滴灌”。
三是供需循環在改善。隨著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穩步推進,疫情期間被壓抑的需求、被掣肘的供給都在逐步恢復。需求端反彈明顯,二季度以來市場消費逐月改善,汽車家電等大宗商品銷售回升,網上購物、直播帶貨持續火熱;在重大項目投資等牽引撬動下,二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8%,較一季度大幅提高20.9個百分點。生產端恢復有力,工業增速逐月回升,6月份增長4.8%,連續3個月為正,實物量指標加快改善;服務業生產指數連續2個月正增長,6月份增速為2.3%。
四是發展動能在轉換。疫情在對一些行業企業造成巨大沖擊的同時,也加快推進了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產業的發展,孕育了不少新產業和新業態,催生了一批新生企業,比如在線教育、網上辦公、遠程問診等行業都實現了快速擴張。疫情也倒逼很多企業主動應變求變,順勢而為推進轉型升級,同時促使我們加快補齊一些行業領域的短板弱項。比如上半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6.3%,醫藥制造業投資增長13.6%;電子商務服務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32%、21.8%。
五是市場信心在恢復。經濟形勢的好壞,不僅要看產業行業的運行情況,更要看市場主體的信心狀況。隨著各項政策持續發力,經濟循環逐步恢復,市場主體信心穩步回暖,3月份以來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4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這充分說明,市場主體是看好中國經濟下步發展的,經濟企穩回升態勢是有微觀基礎支撐的。也正是由于信心增強,企業的投資行為才有改善、居民的消費意愿才逐步回升,進而帶動投資、消費的恢復。
嚴鵬程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還面臨很多挑戰,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擴散蔓延,國際經貿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對我國的外溢影響還在演化;國內一些行業還沒有完全恢復正常運行,不少企業生產經營還比較困難,就業壓力還十分突出,這些都是下步工作需要重點解決的。
總的來看,雖然疫情對我國經濟運行帶來巨大沖擊,但并未傷及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二季度以來經濟運行穩步回升的態勢充分表明,我國經濟具有應對疫情等外部沖擊的巨大韌性,調結構、轉方式、優動能還大有可為。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扎實推進,中國經濟將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