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國家經濟學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執行主任陳彥斌在日前舉行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討會上表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我國各個行業已基本恢復正常。同時,消費表現相對低迷,復蘇乏力。不過,中國居民消費仍具有較大潛力,要提振消費,把這種潛力發揮出來需要依靠深化改革,特別是經濟發展模式、收入分配、房地產市場、社會保障、構建新發展模式等方面的改革。
陳彥斌表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我國各個行業已經基本恢復正常生產運營。同時,消費表現相對低迷,復蘇乏力,出現結構性分化。一方面,網上消費、新業態消費等快速增長;另一方面,餐飲、住宿、娛樂以及與旅游相關的服務類消費仍然疲軟。消費低迷現象依然存在,促消費任務仍然艱巨。
過去二十年,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提高居民消費水平,但是由于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偏低,因此各界人士更為重視投資和出口對于中國宏觀經濟的支撐作用,存在忽視居民消費的傾向。在“高儲蓄—高投資—高出口”的經濟發展模式下,中國經濟很容易受外部沖擊影響。于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其中新抓手是“使提振消費與擴大投資有效結合、相互促進”?,F實與這項戰略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因此,需要高度重視與合理應對居民消費乏力的問題。
陳彥斌認為,中國居民消費具有較大潛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居民部門消費率持續偏低,未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二是國內市場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的供給還較少,消費者對高品質產品的消費潛力由于供給側受到抑制而未充分釋放;三是消費環境整體欠佳,部分消費者的消費潛力未被釋放。
為有效應對新冠疫情對經濟的短期沖擊,部分地方采取發放消費券的方式刺激經濟,對此,陳彥斌認為,這只是疫情沖擊之下的權宜之計,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居民消費低迷的問題,當前只有依靠改革的辦法才能真正有效提振居民消費。具體有以下幾個抓手:
首先,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長期以來,“高儲蓄—高投資—高出口”的發展模式支撐了中國經濟的高增長。這種發展模式也導致資本積累超過黃金律水平,抑制了消費增長。鑒于此,需要堅定改變經濟發展模式的決心,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從而進一步挖掘居民消費潛力。
其次,從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兩方面入手,縮小居民收入差距,壯大中等收入群體。“十三五”期間我國重點解決了貧困群體的收入與消費問題,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期間我國需要戰略性地著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收入與消費。
第三,加快建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減輕居民部門住房債務負擔,降低居民債務對消費的抑制作用。近些年,由于房價高企,中國居民部門債務快速攀升,居民背負了較重的房貸壓力。房貸規模的擴張抑制了居民消費。因此,未來應加快構建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減輕居民部門債務負擔,從而釋放居民消費潛力。
第四,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根本性地減輕居民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方面的后顧之憂,降低居民預防性儲蓄。一直以來,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服務性消費供給數量不足,導致“上學難、看病難、養老難”等問題持續存在,明顯增加了居民預防性儲蓄。只有解決好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方面的后顧之憂,才能解決我國社會面臨的主要矛盾。因此,要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推進教育、醫療、養老等多方面體制機制改革,促使居民降低預防性儲蓄,為消費騰出更多的空間。
第五,構建“世界工廠+世界市場”新模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積極參與對外貿易,迅速發展成為“世界工廠”?!笆澜绻S”模式成功推動了中國經濟數十年的高速增長。但隨之產生的是中國居民消費水平偏低、內需持續不足的局面。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和貿易保護主義不斷抬頭的不利外部環境下,有必要構建“世界工廠+世界市場”新發展模式。在進一步維護好“世界工廠”地位的同時,加快培育國內市場,加速技術進步和轉型升級,提高中國產品的質量和技術含量,打造中國作為“世界市場”的新角色。通過“世界工廠+世界市場”的新模式營造更好的消費環境,促進居民消費的提升。(金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