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徐可可 樊三彩 實習記者 賈林海 報道
記者 顧學超 實習記者 朱亞明 攝影
“我國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的條件已經成熟,在‘雙碳’戰略背景下,發展鋼結構建筑是鋼鐵-鋼結構-建筑-房地產多產業融合發展的最佳切入點。鋼結構建筑的推廣應用是一項系統工程,難以單靠產業鏈某個環節實現,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
——何文波
“鋼結構建筑具有抗震性能好、材料可循環、環境效益優等優勢,推廣鋼結構建筑是新型建筑工業化的重要內容,是暢通房地產、建筑業和鋼鐵工業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舉措,具有重要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意義?!?/div>
——李如生
“希望委員會不負重任,堅持創新驅動、標準引領,強化高端材料、綠色低碳等工藝技術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強化鋼結構全產業鏈工藝、裝備、技術集成創新,推進鋼結構建筑工業全產業鏈實現綠色低碳、智能制造和融合發展,促進鋼鐵、鋼結構和建筑協同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助力國家實現‘雙碳’目標。”
——夏農
8月2日,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中國鋼結構協會、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聯合發起的鋼結構建筑工業制造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國家部委、行業協會、科研院所、鋼鐵-鋼結構-建筑-房地產產業鏈相關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匯聚一堂,共商鋼結構產業發展大計,共同擘畫在“雙碳”戰略背景下,以委員會為平臺,打造產業鏈綠色低碳生態圈,促進多產業融合發展、轉型升級的宏偉藍圖。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工程師李如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司一級巡視員夏農,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鋼鐵處處長文剛,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宜明,中國鋼結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劉毅,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會長郝際平,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副會長倪江波為大會致辭。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王惠敏、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姜維分別主持了會議的上下午環節。
圖為會議現場
隨著何文波、夏農、陳宜明、劉毅、郝際平、倪江波、文剛、張愛林共同登臺按下啟動手印,委員會正式成立。委員會的使命與職責是:全面貫徹社會、經濟、產業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理念,發揮鋼結構建筑綠色低碳特性,構建鋼鐵工業與工業制造、建筑行業、房地產及關聯行業之間的綠色低碳生態圈,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并以期推動鋼結構建筑技術與產品部件的實際應用。
圖為委員會成立大會啟動儀式
何文波在致辭中表示,今天,5家協會共同發起的委員會正式成立,這是鋼鐵-鋼結構-建筑-房地產產業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產業融合生態圈工作的新起點,值得祝賀、值得期待。
圖為何文波致辭
何文波指出,大力推廣鋼結構,既是建筑業轉型升級的方向,也是鋼鐵業產品結構優化、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還是鋼鐵資源戰略儲備、實現“雙碳”目標的有效方式。特別是今年以來,鋼鐵行業呈現“供給減量、需求下降”的運行態勢,行業的整體經營遇到了一些新的困難和挑戰。在護航經濟穩大盤的責任要求下,做好鋼結構推廣應用十分重要、非常及時。
何文波就發揮委員會平臺作用,推動跨產業協同,加快鋼結構建筑工業化進程提出三點意見:
一是穩中求進,力爭有所突破。大力發展鋼結構不僅是建筑行業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也是鋼鐵行業優化建筑用鋼消費結構、適應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舉措。同時,鋼結構建筑回收率高,是一條很好的“藏鋼于建筑、藏鋼于民”的途徑,建設鋼結構建筑,相當于建設了龐大的優質鋼鐵資源儲備庫,戰略意義顯著。近十年來,國家各部委、各地方政府和鋼鐵業、建筑業、鋼結構業等都在加大工作力度,積極做好鋼結構建筑的推廣應用,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總體看我國鋼結構建筑的發展仍有進一步突破的巨大潛力,包括鋼結構建筑比例的提高,鋼結構材料強度、質量的提高,鋼結構建筑設計、施工人才隊伍的建設等等,這就是委員會的職責使命,也是委員會成立的目的意義。
二是進中求變,孕育建筑用鋼供給變量。加速推進以鋼結構建筑為代表的跨行業合作,在建筑領域擴大鋼鐵應用空間,是在綠色低碳背景下供給側驅動需求增長的重要領域,這在未來鋼鐵需求總量逐漸減少的大趨勢下是一個重要的變量。目前,我國鋼鐵行業完全有能力為高品質的鋼結構建筑提供充足、優良的軋制H型鋼、高強鋼?!拔覀兿嘈牛瘑T會的成立、跨產業鏈的合作,將有利于打通產業間的堵點,推動共建共享共贏鋼結構標準規范的建設,加快鋼結構建筑的推廣應用,實現鋼鐵產業的轉型升級?!焙挝牟ㄕf道。
三是變中求新,全面構建新型建筑工業化體系。在新型建筑工業化轉型的進程中,鋼鐵材料將充分發揮其高效、循環、綠色的特性,以及制造規?;藴驶?、智能化優勢,實現鋼鐵產業與建筑產業的無縫銜接、綠色互動。通過系統集成和資源優化,推動解決鋼鐵企業與鋼結構研發、設計、制造、工程全產業鏈協同不足,以及鋼結構建筑建造成本過高、鋼材應用率低、供給方式局限等問題,形成具有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等特征的新型建筑產業鏈條,推動我國建筑工業化進程。
“積力之所舉,無不勝也。鋼鐵工業將依托委員會這個跨產業鏈的平臺,充分發揮鋼鐵材料保障及綜合服務優勢,與上下游行業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實現有效銜接高效運轉,共同打造產業鏈、供應鏈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攜手共迎更加廣袤的星辰大海!”何文波說道。
李如生在致辭中首先高度肯定了委員會成立的重要意義。他表示,5家行業協會以發展鋼結構建筑為共同目標成立了跨行業、跨學科的委員會,這將成為我國鋼結構建筑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節點,也將成為新型建筑工業化的重要支點。他提出3點意見:一是堅持標準先行,推動鋼結構建筑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在完善國家現代產業體系中發揮作用。二是堅持示范引領,打造鋼結構高品質建筑的良好形象,在保障民生事業中發揮作用。三是堅持科技賦能,提高鋼結構建筑節能減排綜合效益,在國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發揮作用。
圖為李如生致辭
“新時期建筑業轉型發展的任務艱巨、使命光榮,鋼結構建筑具有廣闊的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希望各相關協會以委員會的成立為契機,堅定信心、奮發有為,著力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為人民群眾建造高品質的建筑產品,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加突出的貢獻。”李如生說道。
夏農在致辭中表示,鋼結構建筑被譽為21世紀的“綠色建筑”之一,是一種基于全生命期設計理念的新型節能環保建筑體系,符合我國發展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鋼鐵工業是鋼結構建筑發展的物質基礎、重要的基礎原材料保障。當前,鋼鐵工業正處在調整升級的關鍵時期,要抓好“雙碳”工作機遇,持續深入推進鋼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鋼結構建筑領域的新需求,進一步加大上下游產業鏈信息共享和協同創新,提升產品質量水平,提高鋼鐵產品的附加值,加快高性能與高效能鋼鐵產品的推廣應用,共同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鏈,助力我國鋼結構建筑工業進入世界領先梯隊。
圖為夏農致辭
文剛在致辭中表示,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是鋼鐵工業和建筑業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積極推進“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抓手和途徑;是推動鋼鐵工業和建筑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利于節約資源、減少施工污染、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發展質量水平,有利于促進鋼鐵工業和建筑業融合創新發展。希望委員會匯眾智、集眾力,大力推進上下游產業融合,聚焦鋼結構建筑發展方向,著力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強化技術創新,健全標準規范,積極建言獻策,攜手推進鋼鐵工業和建筑工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圖為文剛致辭
陳宜明在致辭中首先對委員會的成立表示祝賀。他認為,委員會的成立本質上是鋼鐵業和建筑業的結合,這兩個行業本就是“骨肉關系”,并且雙方有非常友好的合作歷史。他表示,在以往的發展過程當中,針對鋼結構的特點,我們堅持先公共建筑后住宅的發展路徑,但是技術發展到今天,同時還要積極發展鋼結構住宅。按照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去年全國住宅新開工面積約14.7億平方米,在這個量當中,鋼結構住宅占的比例還不高,發展空間還很大。發展鋼結構建筑是在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十三五”期間提出的“藏鋼于建筑”戰略目標,以及2016年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的具體任務和要求。他希望,未來依托委員會,鋼結構建筑的發展能夠堅持簡潔銜接、開發配套、建立體系(技術體系、材料體系和標準規范體系)、提高品質4個方面,在“雙碳”背景下達到一個更好的發展水平。
圖為陳宜明致辭
劉毅在致辭中表示,國家對鋼結構行業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強,明確指出要推廣鋼結構裝配式等新型建造方式,推廣鋼結構住宅。2021年全國鋼結構加工量達到9700萬噸,已超過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粗鋼產量,可見我國鋼結構市場規模遠超世界其他地區。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碳排放、綠色發展等領域的日益重視,鋼結構更應該充分發揮其輕質高強、施工周期短、綠色環保的優勢,在以后的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更大貢獻。今天成立委員會是一個成功的起點,5家協會將共同推動我國鋼結構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為我國由鋼結構大國走向鋼結構強國而努力奮斗。
圖為劉毅致辭
郝際平在致辭中表示,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在轉型升級,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轉型升級的重點領域。鋼結構建筑作為工業化生產特征明顯的建筑工業產品,必須走裝配化、工業化、數字化發展之路。鋼結構建筑的優勢很多,但是發展尚不能令人滿意,缺少跨產業平臺是原因之一。我們有優質的鋼材、墻體、結構以及與之相配套的部品部件,但是沒有形成很好的鏈條和互動機制。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委員會的成立,順應了發展需求,希望通過以企業為主體,行業協會引領、上下游產業融合,推動鋼結構標準化設計、型鋼標準化供給、綠色化智能化建造等方面的產業融合,進而提升全行業總體發展水平。
圖為郝際平致辭
倪江波在致辭中表示,當前,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提出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委員會成立后,可以從工程建筑的全過程發力,從全生命周期發力,從全產業鏈發力,全專業技術領域發力,推動協同發展,構建建筑業和冶金工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格局,這正是落實黨中央要求的生動實踐。他指出,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對各行業都做出了部署,其中包括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提出要推進城鄉建設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鋼結構住宅,推動建材循環利用。住建部在近期發布的《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中做出了進一步部署。鋼結構建筑體系應當從建筑產品二氧化碳直接排放、間接排放、隱含碳即全生命期發力,發揮鋼結構建筑綠色低碳綜合減排效能,并通過協同完善提升保溫隔熱技術體系及用能設備能效水平,加快優化建筑用能結構等,為社會推送出高質量的綠色低碳建筑產品。成立委員會是5個相關協會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雙碳”工作部署的重要舉措,將有力推動鋼結構建筑工業制造的發展。
圖為倪江波致辭
圖為王惠敏主持會議上午環節
圖為姜維主持會議下午環節
在委員會成立大會上,圍繞鋼結構建筑推廣應用的相關問題,來自鋼鐵制造、鋼結構加工、建筑設計、施工及房地產開發、標準研發等領域的11位專家做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北京建筑大學原校長張愛林作題為《工業模式、數字驅動、智能建造、綠色建筑——我國鋼結構建筑新時代創新發展重大需求》的專題報告。
圖為張愛林作專題報告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李自剛作題為《更好的鋼鐵,更好的建筑》專題報告(視頻連線形式)。
圖為李自剛以視頻形式作專題報告
全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郁銀泉作題為《設計引領建筑鋼結構產業化發展》專題報告。
圖為郁銀泉作專題報告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專家靳星博士作題為《南鋼高性能建筑用鋼開發與應用》專題報告。
圖為靳星博士作專題報告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雜志社社長文林峰作題為《發展智能制造 促進鋼結構建筑高質量發展》專題報告。
圖為文林峰作專題報告
中國寶武馬鋼技術中心型鋼研究所所長、中國寶武工程科學家吳保橋作題為《結構用熱軋H型鋼的研發及應用》專題報告。
圖為吳保橋作專題報告
同濟大學教授博導、國家土建結構預制裝配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元齊作題為《鋼結構建筑工業化建造的新業態思考》專題報告。
圖為李元齊作專題報告
中冶建筑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吳耀華作題為《熱軋H型鋼應用現狀調研及發展思考》專題報告。
圖為吳耀華作專題報告
包鋼技術中心副主任(副院長)、正高級工程師濤雅作題為《高品質鋼鐵產品助力鋼結構建筑高質量發展》專題報告。
圖為濤雅作專題報告
安徽富煌鋼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沈萬玉作題為《高層鋼結構住宅型鋼構件與成套技術體系研究與應用》專題報告。
圖為沈萬玉作專題報告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智能建造委員會執行主任兼秘書長張鳴作題為《中國建筑進入鋼鐵時代》專題報告。
圖為張鳴作專題報告
本次會議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住建部指導,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中國鋼結構協會、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中國建筑節能協會主辦,中國冶金報社協辦,新興際華資產經營管理公司支持,銫鐠公司承辦,來自鋼鐵、鋼結構、建筑、房地產以及相關產業的200余名代表參會。本次會議通過網絡全程直播,受到廣泛關注,線上共有約16萬人觀看。
圖為何文波與李如生在會前交流
圖為鋼協副秘書長,中國冶金報社黨委書記、社長陳玉千在會議現場
圖為鋼協副秘書長黃導在會議現場
圖為會議現場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張雨恬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