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由冶金工業出版社和東北大學共同主辦的鋼鐵工業協同創新關鍵共性技術發展論壇暨《鋼鐵工業協同創新關鍵共性技術叢書》全套首發儀式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在北京和沈陽同時舉行。
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一級巡視員高潤生,高新處二級主任科員吳惠斌;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干勇;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姜維;中國金屬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田志凌;東北大學黨委書記熊曉梅;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王國棟;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唐立新;東北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強;冶金工業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蘇長永,總編輯任靜波,副社長馬文歡出席會議。任靜波、王強主持了會議。行業內專家學者、企業領導、鋼鐵行業工程技術人員及媒體記者,參加了會議。
圖為北京會場
圖為沈陽會場
作為特邀嘉賓,高潤生、干勇、姜維、田志凌做了主旨發言。
圖為高潤生發言
高潤生在發言中表示,近年來,東北大學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圍繞關鍵核心技術和行業共性技術做了大量工作,可以用三個一流來形容,即培育了一流的人才,產生了一大批一流的成果,做出了一流的貢獻。希望東北大學及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牢記使命,堅守初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科技大學老教授回信的重要精神,把高校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地結合起來,努力為國家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為此,他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強化創新人才培養,打造人才高地;二是加快核心技術攻關,支撐行業進步;三是深化協同合作交流,凝聚發展合力。
圖為干勇發言
干勇對鋼鐵行業的未來充滿信心。他說,鋼鐵產品制造正在向可循環綠色智能化發展,它將轉變為工業化后期支撐現代文明的基礎性的新興產業。我們已經把鋼鐵材料變成一種功能結構材料,而且還在繼續開發。鋼鐵工業潛力無窮,前景可期。他表示,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協同我國主要鋼鐵企業,匯聚成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鋼鐵隊伍,為企業解決了多項關鍵共性技術問題,為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創新體系做出了積極探索,在集聚產學研資源、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鋼鐵工業協同創新關鍵共性技術叢書》全套首發,對完善我國鋼鐵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理論體系,推廣協同創新的技術成果、推進鋼鐵工業轉型升級、加快我國鋼鐵行業綠色化和智能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圖為姜維發言
姜維講話指出,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高度重視高校和人才工作,未來將繼續努力為院校做好服務,共同努力推動鋼鐵工業的高質量發展。他表示,在王國棟院士帶領下,東北大學“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在推動鋼鐵工業低碳綠色、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的關鍵技術融合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叢書就是充分展現。他透露,鋼協正在醞釀聯合中國金屬學會啟動“冶金專業教材和工具書經典傳承國際傳播工程”,成體系地修訂、新編專業教材,以總結、提煉、傳播最新科技成果,完成行業知識傳承的歷史任務,支撐中國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為世界鋼鐵工業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圖為田志凌發言
田志凌對東北大學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在采礦、煉鐵、連鑄煉鋼、軋鋼和鋼材產品方面取得的創新成就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認為有必要總結、學習和推廣他們的成功經驗。他表示,創新驅動是我國鋼鐵行業從小到大,從跟跑向并跑到領跑邁進的不二通道。當前我國鋼鐵科技創新的動力將來自綠色低碳的國家戰略要求、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要求,以及產業鏈安全的要求。他號召大家一起圍繞4個面向,發揚東北大學協同創新的機制、組織模范作用,不斷突破冶金關鍵共性技術和前沿技術,早日實現我國冶金科技的自立自強,實現鋼鐵強國夢。
作為會議主辦單位領導,熊曉梅、蘇長永分別致辭。
圖為熊曉梅致辭
熊曉梅在致辭中表示,東北大學在高端金屬材料制備、高品質鋼軋制及控制等若干關鍵領域實現前沿突破,填補多項國際國內空白,為解決國家急需做出重要貢獻?!朵撹F工業協同創新關鍵共性技術叢書》的出版是東北大學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與冶金工業出版社聯合推動科技創新向知識創新轉化的重要實踐和成果結晶。下一步希望雙方充分利用融媒體等新興技術手段,共同將各類創新成果逐步轉化為符合時代特征,適應新時代育人育才需要的教材或科普服務,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做出貢獻。
圖為蘇長永致辭
蘇長永在致辭中表示,當前一些鋼鐵科技創新成果沒有及時總結、凝練、轉化為科技專著和教材,長此以往會嚴重影響鋼鐵專業人才培養,反過來對行業科技創新形成制約。因此亟需成體系地策劃、新編、修訂鋼鐵專業教材、工具書和科技專著?!朵撹F工業協同創新關鍵共性技術叢書》是一個非常好的案例,希望以后能推出更多此類好書,做好最新、最佳鋼鐵技術成果及實踐經驗的推廣應用,助力鋼鐵工業的高質量發展。
圖為北京會場嘉賓為叢書揭幕
圖為沈陽會場嘉賓為叢書揭幕
在北京、沈陽會場,參會嘉賓與東北大學、冶金工業出版社的領導一起,同時為《鋼鐵工業協同創新關鍵共性技術叢書》揭幕。該叢書由東北大學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與冶金工業出版社策劃組織編寫,榮獲了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叢書共23冊,1000余萬字,由王國棟院士任主編,業內多位院士為顧問,近百位專家參與了編寫。叢書的出版,將對完善我國鋼鐵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理論體系、推廣關鍵共性技術、傳播科技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圖為王國棟發言
在論壇環節,王國棟院士做了《協同創新,攻克鋼鐵關鍵共性技術促進中國冶金科技登上世界最高峰》的主旨報告,他從國家戰略、三個面向、資源匯聚、產學研用創新鏈、科教融合協同育人、國際化等方面,全面闡述了東北大學在協同創新體制機制方面的創新工作,踐行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東北大學姜周華教授、朱苗勇教授、張殿華教授分別以高端裝備用特殊鋼電渣重熔技術與裝備的協同創新、微合金鋼高效連鑄理論與關鍵技術、板帶鋼生產全流程信息物理系統的架構與實踐為主題做大會報告。
圖為唐立新做總結發言
最后,唐立新對會議進行總結。他表示,《叢書》的出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是縮短教材和產業發展之間的差距;二是鋼鐵企業可以從該套叢書獲得共性技術的支撐,提升研發攻關的速度;三是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將對學術界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他希望,東北大學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在王國棟院士的帶領下,再接再厲,取得更大成績,為我國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東大力量。
圖為任靜波在北京會場主持會議
圖為王強在東北大學會場主持會議